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战败国,一向如此。
“陛下,突厥妄自尊大竟敢谋夺我大明疆土,实在罪不可赎!”
“臣建议,立刻斩杀此贼以儆效尤!”
大明周边不乏还有吐蕃,大食这样的强敌,如果每个国家都对大明有不臣之心,那大明的军士岂不是要累死?
所以长孙无忌建议直接杀了颉利和突利,好震慑一番周边的其他国家。
这一点,得到了绝大多数的人的赞同。
毕竟败军之将,毫无可惜之言。
然而朱元璋却看向了朱明,他想知道朱明的意思,这一场胜仗,可以说是朱明的胜仗。
朱明微微拱手道,“儿臣同意李大人所言,此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震慑诸国。”
这时,魏征忽的道,“陛下,突厥此番倾巢而出却败在渭水,此乃我大明统突厥的大好时机!”
“若是杀了魏征,只怕会引得突厥人疯狂反扑,到时候如何一统突厥?”
事儿逼魏征提出了反对意见。
而他的意见也相当中肯。
如觉此番倾巢而出,国内肯定空虚。
大明此时出兵收服突厥自然水到渠成。
可如果此时杀了颉利和突利,那会不会引起突厥人的疯狂反扑?
一旦如此,那杀颉利岂不是自增麻烦?
文物朝臣闻言皆是蹙眉,魏征这话不是没有道理。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魏卿此言也有道理。”
“庆王,你怎么看?”
朱元璋再度问及朱明的看法。
谁知朱明若无其事的看向魏征,“魏大人,本王有一事不明。”
魏征看了朱明一眼,淡淡道,“庆王请讲。”
只听朱明道,“本王想知道魏大人究竟是真的脑子不好使还是在装傻?”
魏征闻言一怔,随即怒上眉梢喝道,“庆王!”
朱元璋装模作样的蹙眉呵斥道,“庆王,不得无礼。”
然而朱明却道,“儿臣只是觉得奇怪,魏大人既然知道突厥此来乃是倾巢而出,国内防卫肯定空虚,那魏大人以为杀了颉利和不杀颉利又有什么区别?”
“难道说突厥百姓的发起疯来竟比我大明军士还要猛?”
“你知道越王勾践破吴归的故事么?你觉得颉利这种人能留么?”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自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初正是因为吴王自大没有杀了构建,导致勾践最终灭了吴国。
用颉利来使突厥百姓归降大明的确是个办法,但这个办法显然在这个时候是不适用的。
因为突厥国内现在毫无防守之力,大明兵锋所至必定所向披靡,颉利是生是死又有什么区别呢?
朱明这番话一出口,朝臣们顿时尽皆点头。
对他们而言,自然是希望看到朝廷的稳固和大明江山的扩张。
这样的话,他们也就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而杀不杀颉利,跟他们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毕竟只是一个战败国的国主,杀了也就杀了。
魏征看着朱明。一时间竟找不到话来反驳,只好念起儒家之道,“得饶人处且饶人,这颉利已然战败,已然成为俘虏,我大明乃礼仪之邦,乃仁道之国。”
“若如此斩杀俘虏,岂不叫后人笑话?”
朱明闻言一笑,“原来魏大人想和本王讨论儒道。”
“那本王就跟大人好好讨论一下儒道。”
“那本王就跟大人好好讨一讨论儒道。”
朱明看着他道,“如家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颉利见我大明式微,携千军万马而攻,烽烟四起,战火燎原,生灵涂炭,惨不忍睹。”
“颉利不仁,舍本逐末,咎由自取,死乃是他最好的归宿。”
“然颉利不是君子,并不代表我大明君主不是君子。”
“倘若以颉利为饵诱使突厥百姓归降我大明,那么事后呢?这颉利你是继续留着养虎为患还是一到杀之以绝后患?”
“若是留着,你魏大人凭什么保证他不会是下一个勾践?若是一到杀之,那之前以他为饵诱使突厥百姓归降岂不是贻笑大方?天下人以后谁还会相信我大明朝廷?”
“出尔反尔亦非君子所为。”
话到这里,朱明微微一顿,淡淡道,“以德治国乃仁治最高体现,而今民智未开,空谈此等境界亦是枉然。”
“魏大人嘴上说着仁道,但心里却不见得何等光明,这便是魏大人所谓的儒道?”
谁也没想到朱明对儒道竟也如此精通,这一番话可谓是滴水不漏,让人根本找不出任何刻意反驳的点来。
饶是魏征也被他这一番话呛得无法发声,只得冷哼一声以表示自己心中的不满。
朱明看了他一眼,并未穷追猛打,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朱元璋,“陛下儿臣以为颉利可杀,而且必须杀。”
“杀了他,一来可以给我大明军士祭旗,而来也可以警示诸国,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最后九个字落下,朝堂之上顿时死静。
片刻之后,朱元璋猛地大喝一声,“好!”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好一个虽远必诛!”
“朕要得便是虽远必诛!”
朱元璋心中豪气狂涌,好些年没有听到这般意气风华的声音了。
没想到今时今日竟从自己儿子口中说出,一时间心中涌动豪气加上欣慰,交织缠绕,好不热闹。
而文武百官听得此言,也顿时心潮澎湃,顿时齐齐拜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颉利必杀。
这一点,再没有任何人反对。
魏征脸色不太好,但却并为多说什么,他也没法再多说什么,只是在心中暗道,“赌约还在继续,你可别得意的太早。”
他所谓的赌约,自然是和朱明对赌朱明能否在两年内彻底解决百姓们的温饱问题。
这个赌约,谁都可以忘,唯独他不可能忘。
关于这件事,朝廷上下一直都在持续关注,可谁也不知道朱明究竟要干什么,每天种地也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难道不该去研究怎么提高粮食产量吗?
就在渭水之战结束后不久,李善长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