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爷是觉得,细作很有可能在将领们当中?”
宗瀛没有回答,只是一双眸子看着门口的方向。
“如果对方真的是细作的话,且在将领们当中的话,那就只有可能是李头领和陈头领当中的一个了。”
郑越溪叹了口气,大军当中的将领总共有七个,但是能够将目标这么快就确定在两个人当中,一是因为只有将领有机会能够在京的时候靠近到紫禁城当中的绣娘,而之所以选定这两个人是因为但从样貌判断的话,这两个人的长相过于粗犷,更像是赤戎族的长相风格。
“也可能不止一个人,所以这件事不可张扬,一定要确认究竟是几个人,究竟是谁,才能从长计议。”
郑越溪赞同的点了点头。
郑府。
“老爷,陛下已经继位这么久了,您真的不前去拜见吗?”
郑家的老管家年岁大了,于是推荐了个稍年青的,干活干净利索的,自己回老家了。
新管家姓钱,年纪轻轻的却是一个热心肠,府里的宫里的事,他也是常常跟着着急的焦头烂额。
“这些事儿你就不必操心了。”
郑茂伯叹了口气,自从老管家走了之后他便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是具体是少了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
钱管家虽然头脑灵活,但是刚来,总是缺少一些默契的。
这些日子,宫里面新帝继位,宫里宫外传的沸沸扬扬的都是关于宗明山的传言。
宗明山弃自己生母皇贵妃的性命于不顾也就罢了,先帝尸骨未寒就着急登基,守孝未满……
这一系列的传言已经让很多大臣对辅佐新帝失去了信心,纷纷辞官离去。
加之之前林家囚禁绑架了乐菱公主一事,如今竟然还加官进爵,被封了丞相。
不少资历深厚的大臣们都寒了心,最近甚至有不少大臣,没有递交辞官的文书便离职远走他乡。
郑茂伯看在眼里,原本因为宗明山做皇子的时候总是跻身于大事小事前忙活着,便对宗明山没什么意见,但是如今却是不同了。
一个人有了权势地位了,便能看出来这个人的真面目,宗明山继位之后,笼络人心重用佞臣,还对当初支持五皇子的大臣们赶尽杀绝,丝毫看不出他身为帝王的一点风度。
“老爷,是奴才多嘴了,但是现在政局动荡,虽然您一直都是朝中的清流,但是如今的陛下非比寻常,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就收到了千夫所指。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君王对谁来说都是未知数。”
钱管家看着不为所动的郑茂伯,心里实在着急,上前两步,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钱管家。”
看着钱管家似乎的确是操心了不少郑家的大小事,郑茂伯叹了口气。
“也罢,既然日后你便是咱们郑家的管家了,有些事瞒着你也不是个办法。”
“老爷。”
钱管家听到郑茂伯这么说,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奴才知道,从前奴才不是在郑府办事的,一直以来不过是宫里面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管事,多亏了咱们府里老管家的帮扶,我才能得到这样一个机会。”
钱管家说着缓缓地抬起了头,看着不动声色的郑茂伯,那双经历了不知道多少雨雪风霜的双眸当中到底在思考着什么样的事情。
“所以奴才希望老爷不要怀疑奴才的忠心,奴才全部的所思所想都是为了郑府。”
郑茂伯动容的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只不过这件事情没有你看上去的那么简单,郑家能够这么多年在朝廷当中屹立不倒,不仅仅是因为郑家始终立于中流的地位,也同样是因为郑家对朝廷江山,对黎民百姓的忠诚。”
郑茂伯说到这里深深地叹了口气,好像这么长时间以来积攒的失望都释放了出来。
“现在正是新皇登基,百姓们的心中还十分不安的时候,皇帝不体谅民情也就罢了,这个时候还在斤斤计较几个皇子的事情,这哪里是个明君所为?”
在郑府本来就百无禁忌,钱管家虽然有些吃惊,但是听完郑茂伯所说之后也深觉有理。
“但是老爷,就算这件事咱们郑家想要置身事外只怕也做不到了。”
看着钱管家为难的样子,郑茂伯摸了摸胡子,倒是搞不清楚究竟了。
“这是为何?”
这么多年来,郑家都是置身事外,这如何就使不得了?
“老爷,您是不是忘了,咱们家二小姐还被赐婚给了皇帝呢。”
钱管家四处张望,确定了没有隔墙之耳,才说出这句话。
郑茂伯好像被雷电击中了一般恍然大悟,突然起身,前前后后的踱着步子,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老爷,您看,您已经抱恙在家这么久了,若是再不上朝,皇帝说不准就真的要把心思打在咱们郑家的身上了啊。”
郑茂伯点了点头,一边踱着步子,一边最里边嘟囔着。
“梅儿,梅儿,对了,许久没见到梅儿了,二小姐近些日子都在忙些什么?”
郑茂伯也奇怪了,郑越溪在的时候郑越梅总是要隔三岔五的就惹出什么事端,现在郑越溪不在了,郑越梅反倒安静下来了。
观梅阁。
“小姐,小姐,小姐……”
“这儿呢,一大早上的嚷嚷什么,本小姐还没死呢。”
郑越梅伸了个懒腰,最近总是觉得身体困乏,怎么睡都好像睡不醒。
“小姐,是老爷找你过去呢。”
“我爹?”
郑越梅先是一愣,紧接着慵懒的打了个哈欠。
“这几日明山哥哥登基,爹爹不是应该忙着朝廷之上的事情吗?怎么还有时间理我了?”
郑越梅这几天感觉自己的身体疲乏得很,好像坠了千金的石头一般,别说是出门了,甚至连一步都懒得动。
“小姐你还不知道呢吧,虽然姑爷如今登基,成了陛下了,但是老爷却称病,自从登基大典之后就再也没有上过朝。”
“什么?”
郑越溪错愕的长大了嘴巴,半天才皱眉定下心来思考。
“爹爹从前也对明山哥哥没什么意见啊,这是怎么了,不会也像其他人一样听信了那些谣传了吧。”
那侍女咽了口唾沫,想说什么却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那些哪里是什么谣言啊,根本就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只不过郑越梅好像着了魔一样,只要是有关于宗明山的事情就变得敏感得不得了。
“老爷兴许不是对陛下有什么意见,只是这不是打春了吗,老爷的身子本就不好,这天气潮湿了不少,老爷的身子骨不好也是寻常的事。”
郑越梅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
“行吧,过了请安的时辰便去。”
“是,奴婢这就去跟老爷说一声。”
那侍女刚想退下,又好像想到什么似的退了回啦。
“对了小姐,上一次您叫我找的大夫已经找到了,是外地的,保证人可靠,守口如瓶。”
“嗯,那就带上来吧。”
郑越梅连眼睛都懒得抬一下,虽然她已经差不多知道自己的身体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但是毕竟这种事情兹事体大,还是确认的详细一点才好。”
“是。”
边关帐篷外,十六已经把七个将领都带过来了,但是宗瀛却说要稍候片刻才能够进去。
十六虽然也不知道宗瀛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既然是命令也就只好执行。
之前十六来到边关的时候,传达宗瀛的命令总是让人难以信服,但是直到有一次武艺比拼的时候,十六技压群雄,才有了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