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当越王赵肃元准备给南山君授封官职之时,丞相田弘光突然出言阻止,中途而断。朝堂之上顿时一片静寂默然。
“丞相还有何话要说?”越王赵肃元竟然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吓了一跳,还好他在众人觉察之前,安心收神,正襟危坐问田弘光道。
“王上,微臣以为南山君新降,授予官职之事,册封勋爵之行,还是应从长计议!”田弘光也是安心收神,缓缓禀道。
“为何?”越王赵肃元一言两字,问得极为简便。
“君侯,献国出降,弃暗投明是你自己之明断,还是土地全城百姓之共议?”田弘光一言缓缓笑着问南山君道。
“在回答田丞相您这个问题之前,本君必须先纠正,本君之行为不是‘献国出降,弃暗投明’而是‘洞察时务,削弭刀兵’!”之后,才回答道:
“此议虽在本君心中思虑已久,可还未来得及与楚国的群臣商量。当然,本君作为楚国的摄政王对楚国的军政大事有全权!”
“此等大事,虽说不用与楚地的百姓商量,却还是知会一声的好!”田弘光对越王赵肃元启奏道:
“微臣以为对于南山君官职的授予,爵位的册封,还是等楚地的事宜都处理完毕之后,在徐徐商议不迟!如若太过急促,一来所授官职,所予勋爵恐有不适之嫌,南山君之才何其博大,南山君出身何其高贵,授官予爵,必要量身定才才是!
二来,南山君此次出使原先只是为两国化解仇怨,缔结盟好而来,如若今日着即便受了越国的官职爵位,由楚国的摄政大臣变做了越国的勋爵高官,传扬出去难免会引起别有用心之人的恶议!于南君声名恐为不利!”
“丞相多虑了!”越王赵肃元道:“南山君虽然出身高贵,却也只是王族旁支,册封为侯爵足矣。至于官职,目前朝廷,地方好像没有什么空缺。孤王之意先位居散官。在朝廷里随事而议,等过个一年半载,有了合适的官缺,再任以实职亦不迟也!”越王赵肃元就是要让南山君一时之间成为降臣!“南山君,你意下如何?”
“臣谨从王上之意!”南山君欣然称臣道。
“很好,”越王赵肃元浅浅一笑道,“至于丞相所忧虑的‘恶议’,想南山君慧眼识时务,为楚国和越国解开了近百年未解之仇怨心结,兵不血刃地促成了江东与江汉的统一,使得多少百姓免于刀兵之苦?可谓功莫大焉,天下传颂还来不及,能有什么恶议?
再说,就算有些流言蜚语,那都是存心不良之人的别有用心之话,良善之辈谁人肯信?“越王赵肃元心中道,孤王就是要他饱受天下的谤议,就是要看着“天下第一君子”彻彻底底的成为“卖国求荣”的大奸贼,身败而名裂!
“王上,微臣也以为关于册封南山君之事,不宜操之过急,还是应该从长计议为好!”礼部尚书陈之明在越王赵肃元说完之后,出班陈奏道。
“是啊,是啊!……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啊!”朝堂上众人纷纷小声议论道。有不少人都十分惊讶,今日这朝会就成了这样?
“众位爱卿,皆是这般认为的?”越王赵肃元一言问道,脸上隐隐有不悦之色。
“王上,微臣以为王上之言圣明!”秦季武出班一言奏道,“王上应该即刻封赏南山君!”
“秦大人……你……”萧君霆看了秦季武一眼。
“萧大帅,各位大人!”秦季武环视半个朝堂,不紧不慢地说道:
“王上为何要急于封赏南山君,难道诸位同僚真的不知?还是各位讳莫如深,不愿说出?”他又清了清嗓子,道:“众所周知,楚国和越国那是近百年的血海深仇,可以说楚国人的手上沾满了越国人的鲜血,而越国人的手上未必少占了楚国人的鲜血!近百年了,两国进行了多少次血战?又有谁能记得清,这其中是非,又有谁能辨得明?
攻杀一年,两年三年,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难道我们就要这样永无止境的互相攻杀下去吗?我们难道真的有什么不共戴天的仇恨吗?
“是,我们各为其主,我们的父兄,我们的祖辈曾经杀得你死我活!但这终究是一时的,因为这个乱世就是暂时的!我们都是华夏子孙,炎黄后裔!我们的大刀长矛,铁枪铁戟应该向真正的敌人砍去,刺去……
而我们之所以相互攻杀,完全是为了中原的统一,结束乱世!现在南山君明于中原大势,而十分诚挚的来朝归降我国,消弭刀兵,费尽心力的促成江南的局部统一!其衷心之赤诚,可表日月矣;其深思之熟虑,可感人深矣!
“如若天下诸侯,都是如此深明大义,我华夏还会出现当今如此乱世吗?作为受降的一方,难道我们不该有所表示吗?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怀柔之策弭刀兵于无形,乃是兵家的上上之策,是王道的上上之策!
“南山君竭城来朝,王上高官厚禄以礼相待,华夏子孙,中原诸侯,有何可议?”秦季武说的是义愤填膺,慷慨斐然!
“有道理,有道理!……说得是啊!”这一番言论顿时在朝堂的人群中引起了沸腾。
一言以蔽之,秦季武这番言论直接说出了楚国和薛国之间所谓世仇的实质,与其说是为了江南霸权的争夺吴宁说是为了江南的统一,中原的统一,甚至是整个华夏的统一。两国之所以相互攻杀近百年,是因为谁都没有能力一口气吞掉对方。现今越国是有这个实力了,但是出国这时却已衰弱不堪,难道越国真的要用刀兵,割下楚国人民的头颅?用鲜血来徐雪祖先们所谓的深仇大恨吗?这显然是不符合王道,也不符合近百年争霸的初衷!
所以就算是不同意立即封赏南山君官员,也无法否认这番言论具有相当的正确性,合理性。如果楚国真的是诚心诚意的归降,那么封赏南山君,甚至是楚国其他宗室群臣又有什么不可?但是为何又要急于这一时,这一日呢?还有官员顾虑,南山君是真心实意的献国投降吗?这背后有没有隐藏着什么?毕竟,两国相互攻杀实在太久,死的人流的血,实在太多,仇怨,实在太深!
“众位爱卿,你们以为秦爱卿的话如何?”越王赵肃元正色问道,脸上隐隐的不悦之色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若隐若现的喜悦之形。
“但凭王上圣裁!”朝中一部分人想来想去觉着两难,最终说了一句。
“孤王之意,今时今日是黄道吉辰,我朝之开元大会,孤王不但封南山君官爵,还要封他高官厚爵,并昭告天下!
“孤王要树立一个标范,一个令天下弱于本朝诸侯都能模仿的标范!孤王要用楚国的实例,告诉天下诸侯,最少也是江南诸侯,只要他们诚心归复,不做困兽之斗负隅顽抗,不仅对天下苍生百姓有好处,而且还能保留原先的荣华富贵,祖宗的香火祭祀!顺势完成江南,中原,华夏的统一大业!”
“王上——圣明——”既然当朝王上,都将自己的深谋远虑战略意图说得如此清晰,明白,透彻,田弘光,萧君霆等人再无反对之理,可是在朝堂中总有些人老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但究竟哪里不对劲,就连田弘光也揣度不来,更说不出!
田弘光一直都在注意南山君,许久一言未发,只等待圣意的南山君,先想:“难道他真的明白了江南的大局?诚心诚意的归降了?不,不可能!”
很快田弘光便否决了自己,原先那般幼稚的想法,南山君,一个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的王族大才,怎么会这么轻易的就屈膝投降?将先辈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不肯舍弃的基业拱手让人?为了百姓,为了江南,为了中原,为了华夏!层层递进说得是多么大义凛然,道貌岸然!
田弘光看着正值盛年的南山君,是越看越迷糊,这不得不让他怀疑自己已经老了!当真不能再思虑了?难道他不是来鼓动王上背弃越国先王的国策,悍然称帝的?
他不过是想,借江南诸国之力抗衡薛国而已,谁都知道楚国和薛国虽然还僵持着表面的一团和气,但早已撕破面皮,薛国近年来蚕食的楚国的土地城池未必就比越国的少!他只不过是打着合兵的幌子,让越国和薛国两大强国,两虎相争两败俱伤而已,天下谁人不知,两个蜀国和大理兵少将寡?
以越国现在的实力,举倾国之力,一战便可灭楚全境,将,“楚”这个字眼从地图上抹去,一战之间就是有些损伤,也不过是小损小伤……如果越国真的称帝,那么一定会引起薛国的警惕,当薛国灭了孱弱梁国之后,兵锋封肯定会指向越国!
他就是想要借力打力,借薛国之力打压越国,借越国之力打压薛国……
可是,为何他没有说一句建议越王称帝的言语,而是诚心诚意的,一心一意的要向越国归降?“难道是老夫想错了?还是,这期间隔着一层薄薄的纸,老夫始终无法戳破,而无从所知?”
田弘光想着想着,彻底地堕入了十里迷雾之中,茫然不知所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