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康熙让那答应禁足的消息刚传过去,那边就宣了太医,然后说是怀孕了。正巧康熙还在景然这边呢,景然就斜眼看康熙:“这可真是凑巧啊,天底下都没有比这更巧合的事情了。”
“巧合不巧合的,和禁足都没关系。”康熙说道,禁足又不影响养胎是不是?反而,怀孕的前三月,最好都是静养的,禁足正好能让人自己安心的养着了。
半点儿没改变主意,甚至,康熙连去都没去那贵人那边。景然算是满意了,整个后宫,也都安静了——连怀孕都改不了禁足的处罚,可见相比较起来,皇上还是更看重德妃的,从侧面说明,就算是德妃老了,就算是德妃现在不管事儿了,她也不是任由别人挑衅欺负的。
所以,各种小心思什么的,都可以收一收了。
康熙绝情起来也是真绝情,说不去就不去,那答应被禁足的期间,康熙真是一眼都没去看过,不过,景然也不管这些后续的事情,她忙着呢。忙什么呢?忙慈善会的事情。
茉雅奇考虑了小半个月,然后就来找了景然:“额娘,我愿意做。”
她的皇祖母,就问了她两个问题,成亲以后,是不是就甘心和别的女人一样,一日三餐围着男人转?见到苦难的人,是不是就能漠视他们的苦难?
她不甘心,她看见受苦受难的情景,她会难受,感同身受。
所以,她决定,接受额娘的建议,去做这个慈善会,去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额娘说的没错,她是公主,生而为大清最尊贵的公主,就应该作一些公主应该做的事情。
就像是她的三姐,擅长经商,擅长权谋,所以她可以拥有经济手段来联通蒙古和大清,她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让蒙古臣服于大清。
“好,这个事情呢,最终还是要你自己做的,所以额娘能给你的帮助就是给你个计划书,你若是觉得可行,就按照计划书来,但是这个只有前期的计划,到后面,是需要你自己来补上去的,你若是觉得不可行,你回头修改了一下再用。”
景然是给这个慈善会,大致的弄了一个框架,比如说,善款从哪儿来,善款怎么放到下面去,怎么样才不会有人贪污,怎么样才能真正送到有需要的人手里面。
茉雅奇以往是天真,但那是因为周围的人不需要她成长,不管是康熙还是皇太后还是景然,以前都只盼着茉雅奇是健健康康的,能长命百岁就好了。可现在,景然不甘心让茉雅奇做个普通女孩子了,茉雅奇自己也有了决断力,那太后和康熙,也就只会帮着茉雅奇去成长。
巧云跟了茉雅奇走,景然身边得用的人手立马又少了一批——剩下的,她安排给十一阿哥还有小阿哥了。她身边的大丫鬟,这都是换第三批了,这一次的,叫松柳荷雁,巧松,巧柳,巧荷,巧雁。
景然自己向来是没有取名的天分的,茉雅奇的名字是太后取的,胤禛兄弟三个的是康熙取的,景然也就只能是给身边的丫鬟们换一换名字。一个巧字,用了十几年。
她没打算换,能用就行,何必搞那么多的花样呢?
慈善会是在颁金节的时候成立的,茉雅奇是当仁不让的会长,她找了六格格做副会长,让巧云做账房,又找太后要了个年长的嬷嬷做库房管理员。
头一次的慈善会,是在颁金节前夕召开。主题是帮助慈济院的孤儿——这个是最简单的,最适合用来练手的。景然也是比较赞同这个方案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这个方案里面,包含了一下私心——她之前和茉雅奇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给衣服食物是帮不了这些人的,得给他们生活的办法。
茉雅奇在计划书里面,就增添了找人教导这些孩子们读书的项目——不是四书五经,而是算数以及各种工匠之类的活计。这些活儿,现在看不出来什么,但是以后,这就是技校的底子了。
教导人的先生从哪儿来呢?纺织厂那边可以给一些赞助,工部这边可以给一些赞助,内务府这边可以给一些赞助。
为了不让康熙起疑心,这第一次的教导,景然当然是不能插手的。她也不需要插手,只要茉雅奇的名声出来了,天然的,她就是德妃这一派的代言人。
景然以前做过的事情,会被人翻出来,景然以前的名声,会被人宣扬开。那么,作为景然的儿子,作为茉雅奇的兄长,胤禛什么都不做,就可以站在众人面前了。
以前胤禛没长大,景然是不能让这些名声翻腾出来的,所以她宁愿将牛痘法的功劳让给太子,她宁愿十来年什么也不做,就只埋头在永和宫读书写书。
可现在,胤禛长大了。
景然不打算让他和历史上一样,去走一条十分坚艰辛的夺嫡之路。
历史书说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胤禛铺路,。当然,为了不让胤禛落的一个和历史上的胤禩一样的结局,这个贤王的名号是不能要的,要不然康熙一着急,将当年责骂胤禩的话再扔到胤禛身上,那景然可真是……想杀人了。
所以,这扬名,得有个度。
景然将这些在心里揣摩了好几遍,确定自己的思路不会出问题。这才安心下来,只在旁边关注茉雅奇的慈善会。她按照计划书,特意下了帖子给和她交好的闺秀们。
这帖子上就写明了是慈善宴会,到场之人需要拿出一件儿首饰来,集资所得的钱财,会用于慈济院的孤儿身上。马上就要到冬天了,他们需要冬衣。
一开始嘛,这个慈善会肯定是规模很小的,所以,这个是完全不用引起康熙的警惕的。
到场的总共有二十四个人,除了茉雅奇,还有宫里的五格格六格格等,还有宗室格格,还有各位妃嫔的侄女。人是不少,茉雅奇站在前面略有些紧张的开始背诵自己之前写好的发言稿:“路有冻死骨……咱们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就可以挽救千千万万的孤儿,这是积善行德的好事儿……”
下面不管是感动还是不敢动的,都连忙点头,表示很赞同茉雅奇的话——茉雅奇是谁啊,太后唯一养在身边的公主,宠妃德妃的唯一女儿,除了三格格之外最受康熙看重的女人,哪怕是脑子进水了,也不敢去得罪茉雅奇是不是?
能得到茉雅奇的帖子的,非富即贵,甚至还只有贵,这样的人家,能是拿不出来一件儿首饰的吗?
五格格很给自家妹妹捧场了:“我出一对儿镯子,这一对儿镯子是额娘送给我的生辰礼,我若不是在内宫没办法出来,我都想亲自去慈济院看一看走一走了,我觉得七妹妹的主意很好,我们虽然出不去,但是,我们能送一份儿心意去。”
说着话,又拿出来一个簪子:“那镯子是给他们买冬衣的,这个簪子,就用来给她们买粮食,冬天粮食也是很贵很不好买的,希望他们能天天吃饱肚子。”
有五格格开头,剩下的就就不好意思不给了。或者,给一个也挺不好意思的,毕竟大家都是给两个。
巧云在旁边飞快的纪录——德妃娘娘说过一句话,若是连买一块儿肥皂都在账本上写得明明白白,这贪污的事儿,也就会大大减少了。
这是景然盗用了现代一个慈善女明星的话,她觉得特别的对,特别的有道理,印象深刻,所以一直记到现在,还亲口对茉雅奇说了一遍儿。
所以茉雅奇早早就定下来了规矩——不管东西大小贵重,只要是存在,就必须记录在账本上。
景然说不过问就不过问,她只是在旁边看着。
茉雅奇这边将东西收集起来,那边就拿去卖,一个簪子多少钱,一个耳坠多少钱,一个镯子多少钱,写得明明白白,然后再写上买棉花多少钱,买粮食多少钱,一粒米,一根线,都不会写错了。
两个账本,用景然书铺那边的印刷给印刷出来,然后凡事参加慈善会的,都人手送过去一本,这个印刷的费用,也要记录在上面。
一开始茉雅奇说是要自己掏的,这个是小钱,她完全可以负担得起,但是被巧云给劝阻了——还是那句话,既然是做要公平公正,就不应该存在让谁来买单的问题。这属于慈善里面的一个支出,就必须要记录在里面。否者,这就是坏了规矩。
今儿是印刷的费用,那明天,有人说,正好某一家开了布庄,去布庄拿布料抵用不就完事儿了吗?那是用还是不用这方法?用的话,布庄会不会收费过高?会不会有强制人做慈善的可能发生?
茉雅奇是个性子很好的,能听得进去意见,所以,这个印刷的费用,最终还是写上去了。
总共是筹到了三万两银子,两万两买了棉花和棉布,剩下一万两买了糙米。送到哪个慈济院了,当时接手的人是谁,送了多少,全都是记在册,还得有接手人的手印和签名。
这些,是要贴在公告栏里面的。
所谓的公告栏,也是茉雅奇找康熙要的,就在内城和外城的交界处,用青砖建了一堵墙,然后刷上水泥,特别的坚固,再搭建了木头棚子,防雨。就跟衙门弄的贴榜栏一样。
不同的是,衙门贴榜是要在城门口,要在进进出出的城楼里,这个是在大街上,木框外面还有一层玻璃盖,谁都能看,也不用担心会被谁给撕掉。
大约是考虑到成本问题吧,回头茉雅奇就和景然说,做账本这个方法太繁琐了,又耗费印刷费,又耗费纸张,倒不如将所有的账本都贴出去。谁想看账本,那谁就去公告栏那边看。
景然对这做法表示了不认同:“万一有些人家觉得,不能比别人落后呢?于是,形成攀比之风,借钱也要给慈善会筹款呢?”
比如说,乌雅家和佟家不对付,佟家这次给了一万两,那乌雅家是不是要给三万两?然后两家斗气,那是不是就会出事儿?
还有的人家,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内里已经是没钱了,为了这个慈善会,变卖了不少东西,结果到告示上一看,排名居然在最后,那他们会不会怨恨是茉雅奇让他们没了面子?
茉雅奇还处于成长阶段,反正她的人生还长,所以,也不用太着急了,一步走,一步看,合适的就继续往下用,不合适的就改掉。
到年底,茉雅奇这边的慈善会,就开始走入正轨了。
她还借助了康熙的力量,在告示栏旁边弄了信箱——但凡家里有困难,需要帮忙的,都可以往这信箱里面塞信纸。这信箱,每天会有专门的人来筛选。
选完了,就要找当地的官员了解情况了。
于是,慈善会又增添了两个部门——一个是信息采集部门,这个是用会识字的宫女们组成的,一个是调查部门,这个茉雅奇是求了十一阿哥,十一阿哥带头帮忙的。
他们这些年纪小的阿哥,又不能上朝,天天读书之外,也总想着干点儿大事儿,这个正好送上门来,所以,很快,十阿哥和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全都闻风而来。
景然也不管,任由他们闹腾。
她现在忙着给胤禛相看呢,又是一年过去,胤禛已经十六了,也到了要相看的年纪了。
康熙虽然是答应了胤禛的婚事让景然做主的,但是,也不是不能给建议的。翻过年他就开始撺掇景然了,要先给胤禛挑一个伺候的人,若是景然不喜欢侧福晋,那就先弄个格格庶福晋什么的,先有人伺候着,也免得胤禛到时候不开窍什么的。
景然虽然想立马拒绝,但一想,胤禛和自己不一样,他是土生土长的人,他又是皇子,他身边所有的男人,绝没有只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的,包括写出了最深情的诗词的纳兰容若,所以,一心只让他只守着一个嫡福晋的自己,在胤禛看来,才是最奇怪的吧?
再说了,入乡随俗啊。
她自己都改变了,变得和这个时代所有的女人一样了,如何能要求儿子,去做做不到的事情呢?
胤禛以后可是要当皇上,历史上难么多皇上,只有一个皇后的,才几个?五根手指头都凑不全。所以,这事儿,她不能给胤禛做决定。
于是,景然找了胤禛过来问。
没想到胤禛自己却是摇头了:“府里没有女主子,现下若是进了人,难免会养出来她的野心,倒不如暂且让我清静清静,等日后福晋进了门再说,这些事情,合该福晋来安排的。”
景然也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她很果断的摆摆手:“你要是有相中的宫女什么的,回头可别忘记让人给一碗避子汤,你嫡福晋没进门,不该闹出来的事儿,可千万别闹出来。”
正说着话,就见巧松进来了:“娘娘,钮祜禄贵妃那边怕是出事儿了。”
“怎么回事儿?”景然忙问道,巧松也不敢耽误:“奴婢刚才瞧见太医都去了钮祜禄贵妃那边。”
景然沉思了片刻:“难不成是小格格有什么事儿了?之前只说小格格着凉,有些发烧,可是昨儿不是已经好些了吗?”昨天可就只有一个太医过去诊脉。
胤禛就更不知道了,他少有往后宫来的时候。来也是给景然请安,不曾关注过别人宫里的事情。
现下后宫既然是有事儿,胤禛也就不好多留了,他和景然行了礼,就先告退走人了。
景然让人留意了钮祜禄贵妃那边的消息,太医只有进去的没有出去的,到了午后,大概两点多吧,连御医都去了,康熙亲自带着过去的。
再然后,到了晚上,钮祜禄贵妃那边就传出消息——小格格没了。
这可真是,景然都忍不住叹气,小格格眼看都一岁多了,怎么说没就没了呢?钮祜禄贵妃生了十二阿哥之后可是许多年才又生了小格格的,现下小格格忽然过世,也不知道钮祜禄贵妃得难过成什么样子呢。
但是想到钮祜禄家,景然就将心里的怜悯给收起来了——她可是个小心眼的,现下都还没忘记自己当年受的罪呢。
小格格没了之后,钮祜禄贵妃就病倒了。作为同僚,景然还特意去探望了,钮祜禄贵妃本身年纪小,现下也才二十来岁,看着正好是一个女人年岁正好的时候。
景然进门的时候,惠妃正在劝她:“你年纪还小,好好的养好了身体,下次再生一个就是了,这个,你就当她是去伺候菩萨了,是去当金童玉女了。”
这话说的,景然都有些无语了,很有些戳心窝了。人刚死了孩子,你就不要提孩子的事儿了好吗?
“德妃啊。”见景然进来,钮祜禄贵妃有气无力的打招呼,让人给赐座。景然顺势就坐下了:“刚瞧见十二阿哥,十二阿哥略有些清减了,看着也比往日里更懂事儿了,娘娘还是安心养病,等日后十二阿哥出息了,娘娘您的好日子也就来了。”
她本意是说还有个十二阿哥在,钮祜禄贵妃也不该总沉浸在悲痛里而忘记十二阿哥。
可钮祜禄贵妃却误会了,只觉得景然在嘲讽她——以前的十二阿哥多调皮捣蛋啊,现在为什么变得懂事儿了?还不是因为她这里出事儿了。
钮祜禄贵妃只觉得心口都疼了,景然见她脸色不好,索性也就不开口了。
正好宜妃也过来了,景然就起身了:“永和宫还有些事儿,我就先回去了,贵妃娘娘好好休养,我们还盼着贵妃娘娘能早日和我们一起去赏梅呢。”
十一月了,有些早梅也到了盛开的季节了。
但钮祜禄贵妃估计是真伤心了,缠绵病榻,一直从冬天病到春天,十二阿哥每天放了学就是回去照看额娘,可他一个孩子,能做的事儿也不多。
到了春天,三月份,钮祜禄贵妃还是闭上眼睛再也没睁开了。
景然原本在宫里看书呢,听到巧雁说这个消息,顿时惊呆了——她完全没想到,钮祜禄贵妃居然会没了。
这个女人,在后宫是个很特殊的存在,因为年纪下,在宫里几乎没有说得上话的,平日里也多是独来独往。可是,她的存在感,绝对是不低的,宫里位分最高的,亲姐姐是康熙心里的朱砂痣,娘家势力也大,宫里多少人想巴结她想讨好她来着。
她和景然,有仇怨,互相看不顺眼。
若是她还活着,景然想到之前的事情,总会生气的,可现在,人忽然死了,景然就觉得,那一股气,好像忽然散开了。
她还年轻呢,才二十多岁。
景然之前去探望她,虽然生着病,却也还是很漂亮的。
“死了啊。”良久,景然长长叹口气,可惜了,原先多么鲜活的一条性命啊。
正想着呢,就见十一阿哥回来了:“额娘,让御膳房给我准备些素菜吧。”
不等景然询问,他自己就说到:“我是看十二阿哥可怜,他额娘没了,现在那边是一片白,十二阿哥就跟个小狗一样,自己孤零零的坐在门口,我看着就觉得得伸把手了。”
景然摸摸他脑袋:“到底是亲兄弟,你关心他也是好的,不过,到时候他要是不领情,你也别在意……”
十一阿哥迅速点头:“我知道我知道,我体谅他心情不好,额娘,我不会和他计较的,你放心就是了。”
十二阿哥果然不领情,还和十一阿哥打了一架。两个人,一个是连日操心亲额娘,身体熬的有些受不住,一个是只喜欢安安静静的看书不喜欢练武健体,于是,打了个不分上下。
景然一边给十一阿哥上药一边絮叨:“明知道自己不擅长打架还要去,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聪明人就该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用自己擅长的,去对付别人不擅长的,我觉得,你过几天,不如再看看兵书。”
至于十二阿哥,自有嬷嬷宫女会照顾,她也就不操心了。
小孩子打架嘛,正常的,犯不着多重视,反正也没打伤打残,至于青黑什么的,过两天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