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9章 你今日和他出门,问过我了吗?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酒楼檐角的灯笼便被风卷得晃了晃。
    谢凌原是陪着同僚在风客楼应酬,方才送他们下了楼梯,在门口目睹着对方登车离开,可怎么也没料到,会在此地碰上两日不见的表姑娘。
    阮凝玉还不是一个人。
    谢凌看向她旁边坐着的沈景钰,眸光沉沉,像浸在寒潭里的墨,不知在想些什么,只剩下一片难测的沉静。
    谢玄机怎么会在这里?
    阮凝玉突然惊讶,自己见到他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心虚。
    心虚自己和沈景钰在这里喝茶叙旧的时候,不慎被谢凌给撞上......
    赵昭掌权后,朝中局势骤变,但表面依旧维持着平静。皇帝虽被迫允其辅政,然其心腹仍盘踞要职,暗中布控,伺机反扑。赵昭深知,此时虽已掌控兵权,然朝堂之上,尚需稳扎稳打,不可操之过急。
    林修远与沈怀远亦不敢懈怠,趁热打铁,开始在朝中安插赵昭亲信,逐步蚕食皇帝旧部的权力。吏部尚书王允上任后,迅速清理吏部冗员,提拔赵昭旧臣,使得官员任免之权,逐渐落入东宫之手。
    朝中风向,已然转变。
    然而,皇帝并未坐以待毙。他虽表面不动声色,实则已开始秘密布局。他召见心腹大臣,密令其联络江南世家,暗中筹措银钱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他亦开始拉拢朝中中立派,试图分化赵昭阵营。
    风雪未止,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赵昭对此心知肚明,却未轻举妄动。他每日照常上朝,与百官议事,态度谦和,言辞得体,仿佛从未与皇帝有过冲突。然而,暗地里,他已开始布局反击。
    “林大人,江南那边可有动静?”赵昭在东宫书房中,低声问道。
    林修远点头:“陛下已遣心腹前往江南,意图联络世家,筹措军资。属下已命人在沿途布控,若其有异动,便可截断其后路。”
    赵昭沉思片刻,缓缓道:“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若我们动作太大,反而会引起皇帝警觉。不如先放其一马,待其自乱阵脚。”
    林修远微微颔首:“殿下所言极是。属下已命人在江南布下眼线,一旦皇帝有异动,便可及时应对。”
    赵昭微微一笑:“好。我们便静观其变。”
    与此同时,朝中局势亦在悄然变化。皇帝虽有意拉拢中立派,然赵昭的手段更为高明。他以太子之名,频频召见朝中中层官员,亲自赐宴,嘘寒问暖,拉拢人心。许多原本中立的官员,见赵昭势大,纷纷倒向其阵营。
    皇帝虽察觉此变,却一时难以应对。他虽贵为天子,然手中实权已被赵昭逐步蚕食。兵部、吏部皆已落入赵昭掌控,连户部亦开始向其靠拢。
    赵昭之势,已成燎原。
    然而,赵昭并未因此放松警惕。他深知,皇帝虽已势衰,但其根基仍在,若不彻底将其压制,终有一日,必遭反噬。
    “魏衡,北疆军中可有异动?”赵昭在一次夜间密议中,问向魏衡。
    魏衡拱手答道:“回殿下,北疆军已彻底归心,军中将领皆愿为殿下效死。然京城之中,陛下已开始调动禁军,似有异动。”
    赵昭神色微沉:“他终究还是忍不住了。”
    魏衡低声道:“属下已命人在禁军中布下眼线,若有异动,便可第一时间知晓。”
    赵昭点头:“好。你继续密切注意禁军动向。若皇帝真有异心,我们便先发制人。”
    魏衡领命而去,书房内,只剩赵昭与林修远二人。
    “林大人,你觉得皇帝下一步会如何?”赵昭低声问道。
    林修远沉吟片刻,缓缓道:“陛下若真欲反击,必会借助世家之力。江南世家,素来与皇室关系密切,若其真与陛下联手,恐怕会对殿下造成不小威胁。”
    赵昭微微一笑:“世家么?他们若真愿与我为敌,那便让他们尝尝苦头。”
    林修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殿下已有对策?”
    赵昭缓缓起身,走到案前,取出一封密信:“江南沈家,乃世家之首,若能将其拿下,其余世家必不敢妄动。”
    林修远闻言,神色微动:“殿下之意是……”
    赵昭目光沉静:“沈家虽与皇室交好,然其根基仍在江南,若能借户部之手,查其税赋,便可将其一网打尽。”
    林修远点头:“属下明白。此事属下可亲自去办。”
    赵昭微微一笑:“好。你去办,我另有他用。”
    林修远领命而去,书房内,赵昭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的京城。
    “父皇,这一局,我不会给你翻盘的机会。”
    数日后,户部突然下令,彻查江南税赋,沈家首当其冲。户部尚书乃赵昭旧部,接到命令后,立即派遣密探前往江南,暗中调查沈家税赋情况。
    沈家虽为江南世家之首,然其多年积累,难免有贪墨之嫌。户部密探一到,便迅速搜集证据,短短数日,便掌握大量罪证。
    皇帝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立即召见心腹大臣,商议对策。
    “陛下,赵昭此举,显然是冲着沈家而来。若沈家倒了,江南世家必不敢再与陛下往来。”一名大臣低声说道。
    皇帝沉声道:“赵昭果然不肯罢休。他这是要断朕的后路。”
    另一名大臣道:“陛下,若不尽快出手,恐怕赵昭之势,将再无人可制。”
    皇帝沉思片刻,缓缓道:“朕已有安排。”
    然而,他尚未行动,赵昭便已先一步动手。
    户部密探在江南搜集完证据后,立即将其呈报京城。赵昭亲自审阅后,立即命人将沈家主事之人押解入京,交由大理寺审理。
    沈家虽为世家之首,但在赵昭的雷霆手段之下,亦不敢轻举妄动。沈家主事之人被押解入京后,很快便供出诸多罪证,牵连甚广。
    江南世家,一时之间,人人自危。
    皇帝虽欲营救沈家,然赵昭已掌控大理寺,此案由其亲自督办,皇帝亦难以插手。
    最终,沈家主事之人被定罪,抄家流放,江南世家亦纷纷表态,愿归顺赵昭。
    赵昭之名,自此彻底震慑朝野。
    而皇帝,亦终于意识到,自己已无退路。
    他虽贵为天子,然手中权力,已被赵昭逐步蚕食。兵部、吏部、户部皆已落入其手,连大理寺亦被其掌控。朝中旧臣,纷纷倒向赵昭,昔日的皇帝,如今竟成了孤家寡人。
    “林大人,陛下已无退路。”赵昭在一次密议中,缓缓说道。
    林修远点头:“属下已听闻,陛下近日心神不宁,似有异动。”
    赵昭微微一笑:“他若再不动,恐怕连最后的机会都没有了。”
    林修远低声道:“殿下之意是?”
    赵昭目光沉静:“让他动。我们只需等待时机。”
    果然,数日后,皇帝召见心腹大臣,密令其联络禁军,准备发动政变。
    “朕已无退路,若再不动,便只能任人宰割。”皇帝沉声道。
    然而,他未曾料到,禁军之中,早已布满赵昭眼线。
    消息传至东宫,赵昭神色未变,只是淡淡一笑:“他终于动手了。”
    林修远低声道:“殿下,是否要先发制人?”
    赵昭缓缓起身,走到案前,取出一幅地图:“不急。我们等他先动。”
    林修远点头:“属下明白。”
    数日后,禁军果然开始调动,准备入宫“护驾”。然而,赵昭早已布下杀局,禁军刚一出城,便被北疆军伏击,尽数剿灭。
    皇帝得知消息后,脸色惨白,瘫坐在龙椅之上。
    “赵昭……你果然……”他喃喃自语,眼中尽是绝望。
    赵昭并未入宫,而是命人送来一封密信:“陛下,若愿退位,儿臣可保您安然无恙。”
    皇帝望着密信,久久无言。
    风雪未止,京城之中,一场风暴,已然降临。
    赵昭掌权之后,朝中局势骤变。东宫门前,昔日冷清之地,如今门庭若市,前来拜见的官员络绎不绝。赵昭却并未轻易接见,只命人传话:“诸位大人好意,本宫心领。然东宫事务繁杂,尚需理清,待时机成熟,自当一一回访。”
    此言一出,朝中众人皆感赵昭沉稳老练,非昔日可比。皇帝虽已恢复其太子之位,但对其戒心更甚。东宫旧臣虽有复起之势,然皇帝亲信仍掌控朝中要职,双方明争暗斗,局势愈发紧张。
    林修远与沈怀远深知,赵昭虽已回归,然若无实权,终究难以立足。于是,二人密议,决定从兵部与吏部入手,逐步安插赵昭亲信,以图掌控朝政。
    “兵部尚书之位,陛下已许于沈大人。”林修远在书房中低声说道,“但吏部尚书尚在陛下心腹手中,若能换上我方之人,便可掌控官员任免之权。”
    沈怀远点头:“老夫已与几位旧臣商议,吏部侍郎王允忠于先帝,可为助力。若能借机让他升任尚书,便可牵制陛下亲信。”
    林修远微微一笑:“此事我已有安排。陛下近日对赵昭愈发忌惮,必会设法试探。我们不妨顺势而为,让陛下先动一步。”
    果然,数日后,皇帝召见赵昭,命其参议军务。赵昭入宫,见皇帝面色冷淡,心中已有计较。
    “太子近日可觉东宫安好?”皇帝缓缓问道。
    赵昭拱手答道:“回陛下,东宫虽旧,然儿臣既已归来,自当重整旧制,不负陛下厚望。”
    皇帝目光微动,语气略显试探:“朕听闻,东宫近日来访者甚众,你可曾一一接见?”
    赵昭神色平静:“儿臣不敢妄自尊大。陛下圣恩浩荡,儿臣尚需理清旧务,不敢轻举妄动。”
    皇帝微微一笑,眼中却无笑意:“你既知分寸,那便好。朕听闻北疆战事已稳,你可有打算?”
    赵昭答道:“北疆虽已安定,然边防仍需加强。儿臣愿请命前往巡视,以确保万无一失。”
    皇帝闻言,神色微变。赵昭此举,显然是要借巡视之名,再度掌握军权。他沉吟片刻,终是点头:“也好。你若愿去,朕自当准许。”
    赵昭拱手谢恩,退下殿去。皇帝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林修远早已在宫外等候,见赵昭归来,低声问道:“陛下如何?”
    赵昭淡淡一笑:“他在试探我,也想逼我先动。”
    林修远点头:“那我们便顺水推舟。陛下若想逼你出京,那便让他如愿。”
    赵昭目光微沉:“你已有安排?”
    林修远取出一封密信,递给他:“魏衡已联络北疆旧部,若你再次前往,便可彻底掌控军权。届时,若陛下再有异动,便可一举反制。”
    赵昭接过密信,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好。我便再走一趟北疆。”
    数日后,赵昭再次启程北疆。皇帝虽表面准奏,实则暗中派遣心腹随行,意图监视其举动。赵昭对此心知肚明,却未加阻拦,反而在途中频频召见旧部,稳固军心。
    与此同时,林修远与沈怀远在京城悄然布局。王允被调任吏部尚书,其背后皆为赵昭旧臣。此举虽未引起皇帝直接反对,却已令其心生警惕。
    皇帝召见心腹大臣,沉声道:“赵昭此去北疆,恐有异动。你们可有消息?”
    一名大臣低声道:“据密探回报,赵昭已与北疆旧部频繁往来,似有图谋。”
    皇帝冷哼一声:“他果然不肯安分。”
    另一名大臣谨慎道:“陛下,若赵昭真有异心,是否需早作打算?”
    皇帝沉思片刻,缓缓道:“朕自有安排。”
    与此同时,北疆军营中,赵昭已彻底掌控军权。他亲自巡视各营,整顿军纪,提拔旧部,罢免不忠之人。此举虽引起部分将领不满,但赵昭手段果断,军中无人敢轻举妄动。
    魏衡低声问道:“殿下,陛下已开始动作,我们该如何应对?”
    赵昭站在营帐前,望着远方的雪原,缓缓道:“让他动便是。我们只需等待时机。”
    数日后,京城传来密报,皇帝已密令兵部尚书调遣禁军,准备北上“巡视边防”。此举虽名为巡视,实则意在牵制赵昭军权。
    林修远得知消息后,立即命人传信赵昭:“陛下已动,禁军即将北上。”
    赵昭看完密信,神色未变,只是淡淡一笑:“他终于忍不住了。”
    魏衡皱眉:“殿下之意是……”
    赵昭缓缓起身,走到案前,取出一幅地图,指着北疆之地:“我们不能等他们来,必须先发制人。”
    魏衡一怔:“殿下之意是……”
    赵昭目光坚定:“调动北疆军,提前迎战。若能一举击溃禁军,便可彻底掌控军权。”
    魏衡虽感震惊,但依旧点头:“属下明白。”
    赵昭随即下令,调集北疆军主力,秘密集结于雁门关外。他亲自率军,迎战即将北上的禁军。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皇帝正与心腹密议:“赵昭若真敢与禁军交锋,便是公然造反。届时,便可名正言顺地将其除掉。”
    然而,他未曾料到,赵昭早已布下杀局。
    三日后,禁军北上途中,突遭伏击。赵昭亲率精锐,突袭敌军,斩杀禁军统领,俘虏无数。此战虽未惊动京城,却已彻底震动北疆军中。
    赵昭命人将战报传回京城,同时附上一封密信:“陛下若欲夺权,便请亲自来战。”
    皇帝得知战报后,脸色铁青,却未再轻举妄动。他终于意识到,赵昭已非昔日可比,若再强行压制,恐将激起更大变故。
    林修远与沈怀远趁势而动,联合朝中旧臣,上奏皇帝,要求赵昭正式掌权,辅佐朝政。
    皇帝虽不愿,但已无退路。北疆军权已失,朝中旧臣纷纷倒向赵昭,他若再拒,恐将引发更大动荡。
    最终,在一次朝会上,皇帝沉声道:“赵昭既有战功,朕便允其掌权,辅佐朝政。”
    赵昭缓缓起身,拱手行礼:“儿臣谢陛下隆恩。”
    皇帝目光复杂,却终究未再多言。
    赵昭终于正式掌权,成为朝中实权人物。然而,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林修远站在东宫外,望着夜色中的宫墙,低声喃喃:“风雪未止,风暴才刚开始。”
    而在东宫深处,赵昭端坐于案前,手中执笔,缓缓写下几个名字。
    “父皇,这一局,我不会输了。”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属于赵昭的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港城1985 打主母,踩世子,恶女丫鬟上青云 财富自由从毕业开始 我略微出手,就是系统的极限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这就是牌佬的世界吗?亚达贼! 顶级美貌 为了不嫁巨怪我选择渎神 久候 异世争霸魂斗魂 恋综:你惹他干嘛?他五行缺德啊 八零:回到女儿被换前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三个儿子无人送终,重生只疼闺女 英雄的我流落街头,被魔王包养了 五个疯批全有病,贴贴女主就痊愈 修仙女配发癫第一剑,先斩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