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唐—黄巢传(三十六)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手下的士兵心里没底,不想在这个鬼地方待着,可朱温却觉得这是个可以让自己翻身的机会,他决定要好好把宣武藩镇的情况处理一下。
    也合该朱温发达,如今黄巢尚未平定,朝廷的那帮酒囊饭袋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除了从代北找来的李克用以外,也就朱温还能够指望的上了。因此,朝廷很快又在节度使的基础之上,加封黄巢为东北面都招讨使,算是把朱温彻底拉进了朝廷重点的工作部门中来。
    除了朱温被重点启用,已经升任为同平章事的李克用此刻更是春风得意,朝廷随后为了嘉奖他,提拔他担任了河东节度使。
    当时的李克用正打算从长安出发返回雁门,中途听闻这个消息,也是心中暗喜,终于河东之地,尽归己手。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职位他居然一直当到了唐朝灭亡都没有被换掉。
    所谓人走茶凉,既然诏书已经下达让李克用前来担任,那郑从谠只好服从命令,前往蜀中谒见唐僖宗,听凭调遣。之前河东藩镇上的军民由于对李克用不太友好的态度,导致这个消息发布之后,人人自危,深怕李克用来接任之后会翻旧账,甚至有的人还担任他们死了之后,李克用会挖开他们的棺材,把之前的账算一遍。
    李克用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枭雄人物,自然深知以为民大的道理,他并没有直接先去河东藩镇就任,而是先从东道抵达榆次,然后北上返回雁门,先去问候自己父亲,待一切交待完以后,他便启程前往晋阳就任。
    在来河东之前,李克用特别命人写下榜文,安抚藩镇百姓,告诉他们自己不会因为之前的经历而刁难藩镇的百姓,希望他们该干嘛干嘛,不要有心理上的负担。
    此榜文一出,百姓这才安下心来,河东也算是暂时消停了下来。
    黄巢的事情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一切似乎又回归了平静,长安光复,百官喜悦,皇帝可以回来了,大臣可以继续上班了,似乎接下来的故事,将会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但天有不测风云,本来讨贼已经取得成效,偏偏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却去世了。
    这个人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杨复光。
    黄巢被轰出长安之后,劳心劳力的杨复光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他一直以来强撑的身体也在胜利的这一刻土崩瓦解,在返回河中之后,杨复光便一病不起,最后撒手人寰!
    之前我也说过,评价一个人,不能从他的身份,地位,职业去考量,而是应该从全面和大体上去考量。杨复光虽然是一介阉宦,但却为人侠义,知恩必报,对上忠诚,对下慷慨,眼光更是田令孜这类的宦官无法企及的,若是评选一批唐末能人的话,杨复光绝对可以排进前十。
    因为他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能力!
    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得到的任何评价都是没有说服力的,只有在他死后,他得到的评价才是最为公正和客观的。
    他死之后,麾下将士无不痛哭流涕,撕心裂肺,甚至军中士卒一连嚎哭数日不止,足可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若是生前神气,死后落得凄凉,也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人活一场,生前富贵权势,在死后不过都是过眼烟云,不值一提,唯一可以被铭记的就是烙印在每个人心中的公论。
    显然,杨复光是一个成功的人,起码,在很多人的心中,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同样也是一个值得被尊敬和铭记的人。
    可即便是圣人,也做不到让所有的人都喜欢,更何况还有讨厌杨复光的人。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杨复光死后,他麾下当初的忠武八都将全都纷纷宣布脱离杨复光的控制,各奔前程而去。
    这都可以理解,毕竟领导已经死了,也没有继续待下去的必要了,还不如另谋生路或者是另起炉灶。
    为你落泪的不一定是你熟悉的人,但是不希望你好过的一定是身边的人。
    作为杨复光的同僚,田令孜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上演了一场兔死狐悲的滑稽戏码。表面是哭诉杨复光的不幸病逝,实际内心却是狂喜异常。
    虽然田令孜是唐僖宗的阿父,但在北司这个群体里面,他还算不上是大佬,杨复光因为资历老,经验多,所以一直算的上是北司真正的扛把子,搞得田令孜只能低头装孙子。
    如今他死了,北司也就没有能够压得住自己的人了,装孙子的日子算是一去不复返了,田令孜决定要彻底掌控北司大权,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杨复光的棺椁还没有下葬呢,田令孜就已经对他的哥哥杨复恭开始动手了。
    杨复恭原先担任的是枢密使的职务,这个职务的工作单位枢密院可是说是唐朝重要的军事机构,国家重大机密基本上都掌控在这个机构里面,唐代一直以宦官来担任这个机构的职务,为的就是防止文人武将擅权专政。
    可是千防万防,宦官难防,文人武将倒是老实了,可是宦官却站了起来,并且还敢公然骑到皇帝脖子上。
    杨复恭作为杨复光的哥哥,能够混到枢密使,也是情理之中,但杨复光都死了,杨复恭要是还继续当枢密使,田令孜肯定是不同意的。
    所以,田令孜当即罢了杨复恭的枢密使职务,另外委派了一个飞龙使的职务给他,也算是给了他一个交代。
    飞龙使是武则天在位时期设立的职务,虽然名字听起来非常的霸气,可是职能说出来却会让人忍不住发笑。
    这是个负责养马的官。在京城一带饲养皇家马匹,说的好听点这还叫个官,说的难听点,这就是个马倌的头儿。
    从掌握军机的大臣沦落到养马的马倌,杨复恭算是领教了什么叫人走茶凉。
    可杨复恭也不是个善茬,当初他哥哥活着的时候,他就和田令孜不对。双方经常是在公开和私下场合里较劲,都希望把对方整死。
    如今田令孜算是混出头了,自然就想要搞死杨复恭。让他当这个飞龙使的职务,名义上是职务调整,实际上却是在打击报复,甚至还有羞辱。
    杨复恭是什么人?就算是不争馒头,也得争口气,他哪能受得了田令孜的羞辱和戏弄,索性他当机立断,公开告诉田令孜自己想要回蓝田养病,明面上是抗拒,实际上却是眼不见心不烦。
    撵走了一个杨复恭,并不代表朝廷里的人就都得听他田令孜的话,毕竟,这朝廷之上,还有很多难以对付的硬骨头。
    就比如说三度入相的郑畋。
    虽说之前担任讨贼总盟主的时候,没有干出什么大的业绩,但好在郑畋也没有脏了良心,在很多事情上,他还是保持自己一贯的原则,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分的是十分的清楚。
    田令孜手底下有个叫吴圆(也叫吴求)的人,想要通过巴结田令孜求个郎官当当,田令孜拿了吴圆的好处之后,许诺一定办成此事。
    本以为这件小事很好办,结果却碰上了郑畋这个油盐不进的人,说死说活都不同意,弄得田令孜十分的狼狈。
    没弄成也就算了,大不了以后不要搭理他算了,可郑畋作为一个朝廷中的“正义人士”,不仅不给任何人面子,而且还经常找事!
    田令孜的哥哥陈敬瑄有心想争取当中书令,郑畋就扯开架势,给陈敬瑄科普了一大堆前人当中书令的教训,并且还重点强调,使相的品级就算再高,也必须得在真相之下。
    这里提到的使相其实指的是唐代末期在藩镇当节度使的官员身兼同平章事以及检校三省长官的人。之前给大家提到过,既担任节度使,同时又兼任同平章事的这种人,统称为使相。
    当然也不光是担任节度使职务,还有一些担任三公,三师等职务的人,也会兼任同平章事,例如已经当了太子太傅,太子少师或者是检校司空等职务的官员,兼任同平章事,也被称为使相。
    而真相则是指在朝廷里面担任实际职务的宰相,不仅拥有宰相实权,而且还基本上都在朝廷走动,不在藩镇待着,例如左右仆射等职务。
    郑畋已经把话挑明了,那就是藩镇的挂名宰相,就算是有了宰相的权利,也不能超过朝廷中宰相的实权,不然这就乱了套了。
    两个人因为这件事吵了很久,甚至还拉帮结派,找人替自己说话。
    当时田令孜和陈敬瑄两个人拉拢了郑畋的仇人,也就是之前逼的郑畋退休的凤翔节度使李昌言,希望通过这个人上奏,能够扳倒郑畋。
    选李昌言帮腔的目的无非不过是因为李昌言和郑畋死不对劲,属于是郑畋的仇人,仇人肯定是不会替他说话的。
    李昌言深知朝廷现在谁的话说了算数,就算是自己当初欠郑畋那么多,可要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比起来,那都不叫事儿。
    别说是让自己帮腔对付郑畋了,就是让他灭了郑畋,他都十分乐意。
    于是乎,李昌言上了一封奏疏,直接把矛头对准了郑畋。
    “陛下,现在朝廷人心动乱,若陛下要回到长安,那就不能带上郑畋。”
    大家瞧瞧,这样意图明显的狠话都说出来了,还有什么不要脸的事儿他干不了。
    郑畋得知李昌言参了自己一本,深知现在自己的处境非常的危险,于是,他决定再度罢相,乞求辞职。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重生断亲不扶弟,随军大佬甜蜜蜜 原来我才是那年兽 我的格斗面板能无限突破 扶摇九霄传 北雄 希腊:宙斯让我做天后? 长生从领悟道经心法开始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心声泄露后:满朝文武爱上吃瓜 你偏爱白月光,这豪门继母我不当了 重生:韩城乐子人 仙道轮回劫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名诗三百震诸国,我只想当富商! 重回1982小渔村 寒霜千年 重生末日变成猫 穿成修仙女炮灰,我炸了女主鱼塘 开局妈传菜,迷途知返我调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