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北宋—卜漏传(三)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贾若水虽只是负责司法工作,但终究提点刑狱是北宋的一级官僚机构,正儿八经的三品官衔,权力大的吓人,有他给赵遹做帮手,显然是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他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抽调各地的巡检,联络成都府,利州,夔州各路的援军部队,终于和贾宗谅所部人马一道,凑成了一支几万人的大部队。
    而卜漏经历了第一次的失利之后,决定再度攻打乐共城和武宁等地,信心满满的贾宗谅觉得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便在没有任何准备和调度的情况下与卜漏的人马交了手。
    结果贾宗谅所率领的官军大败,不仅裨将陈世基被杀,就连他自己也是狼狈不堪,仓皇逃回。
    卜漏的气势变得更加嚣张和猖獗起来,经过了此一战,他的人马开始更加疯狂的劫掠周边的州县,俨然是没有把贾宗谅放在眼里。
    这样一搞,蜀地的局势可就变得更加严峻起来,那些没有被骚扰过的地方也因为此次失利变得战战兢兢,到处都是人心惶惶。
    蜀地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到处都是深山密林不说,卜漏的这帮人还都擅长用毒。
    尤其是在箭矢上涂抹毒药之后,威力更加惊人,不管你是瘦弱单薄,还是身强体壮,一旦被射中出血,必然离死不远。
    要说这剿匪工作的难度还不仅仅限于此处,更重要的是,卜漏这些人依靠地理上的优势,可以做到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来的时候如蜜蜂蚂蚁一般密集,散去隐蔽的时候又和猢狲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当真是不好收拾。
    贾宗谅面对这么严峻的挑战,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实在是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只能召集大家来商议一下对策。
    结果商量来商量去,只讨论出一个结果。
    那就是招安。
    打不过就招抚,这很符合北宋对待起义军的特点,但既然打算要招抚,还得问问赵遹的意见,看看是不是也同意这个办法。毕竟事情商量着来办,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巧的是,当时宋徽宗也给赵遹下了一封手札,信中的内容大致和贾宗谅的想法无二。
    一来是催促赵遹监督贾宗谅出兵,二来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了考虑,假如果卜漏的人马真的有心要投降,那千万不要赶尽杀绝,一定要做好招降的各项工作。
    那么既然皇帝都开了口要招安了,赵遹就不能一门心思想着往绝路上逼这些人了,只能是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办这件事。
    当然,招安只是不得已才使用的手段,宋徽宗可没有说不出兵,当卜漏知道是赵遹亲自带兵前来的时候,想要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策反赵遹手下的人。
    现在是非常时期,搞点特殊的手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不过卜漏有点太小看了赵遹这个人。
    当时乐共城的兵马监押潘虎在招抚前来纳降的酋长,结果潘虎这个人不讲信用,在设下酒宴款待的同时也埋伏下了杀手,准备要将这些投降的部落酋长一网打尽。
    酒喝到一半的时候,潘虎便下令动手,将这些还没有缓过神的部落酋长全都绑了起来,还不等他们分辨,潘虎便下令杀了他们。
    既然都投降了,又何必再杀掉呢,这岂不是显得有点多余?
    要知道,这个叫潘虎的人,可是一个精明到家的家伙,他之所以杀这些人的目的完全就是为了向赵遹邀功。
    甚至于连招降这批酋长,他都用的是不正当的手段。
    他将这些酋长的脑袋一个个用木盒装起来,送到赵遹那里去请功。
    只可惜潘虎打错了算盘,他以为他的这种做法不仅赢不了上级的肯定和信任,还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天下的乌鸦口碑虽然都不好,但终归还是有喜鹊这样的亲戚给撑着面子,不至于辱没了鸦科动物的名声,所以说凡事都是有例外的。
    赵遹就是这样的例外。他虽然不是喜鹊那样的益鸟,但也不是乌鸦那样的恶鸟,错与对,是与非,他还是能够分的清楚的。
    当看到这些头颅的时候,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发兵前往乐共城。
    为了不把事情搞得太大,他只是带了一小部分兵力前往。
    潘虎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深知自己是打错了算盘,开始变得懦弱和害怕起来。
    赵遹到了乐共城之后,把潘虎抓了起来。潘虎也知道自己大难临头,只能是如实交代。
    在供词全都写完之后,赵遹还不忘把潘虎拎出来当个反面典型教材,派人押着他到各个部落中去谢罪,同时又将他杀降的事情上报给了朝廷,让朝野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介于性质比较恶劣,朝廷给出的处理意见是斩首,但光是斩杀一个小小的兵马监押显然是不能够处理任何问题的,既然是树典型,那就应该找个更大的目标来。
    朝廷在搜寻要整治的目标,找来找去,他们想起了一个人。
    贾宗谅。
    几次失利已经让朝廷对贾宗谅这个人失望殆尽,再加上这位老兄之前对待部落蛮夷的态度比较强横,干的事情也不太地道,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局面,归根结底来说,卜漏造反的黑锅,必须得让贾宗谅来背,因为这口黑锅本来就是属于他的。
    这能怪谁,只能怪他自己干的坏事太多,被人打了小报告。
    可要说往死里整贾宗谅,也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这个家伙的初衷是为朝廷着想,也没有干什么对不起朝廷的事儿,要是就凭着这件事把他拉出来当典型杀了,显得朝廷有点不太公道。
    但典型不得不树,贾宗谅虽然罪不至死,但活罪一样难免。
    最终朝廷折中考虑之下,将贾宗谅官职除名,贬为平民,并将它发配到河湟去开荒。
    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应该是结束了,但其实并没有。
    朝廷的树典型工作显然还没有做完,走了一个贾宗谅,剩下的人也没有能够幸免于难。
    就比如说转运使赵遹,提点刑狱贾若水,以及像王良弼,杨彦章等人,统统都受到了降俸降职的处罚,同时让康师鲁接替贾宗谅的泸州安抚使和泸州知州的职务。
    这是个比较有意思的处罚,树典型按理来说应该是拿那些不干事,专门坏事的人来,赵遹这么能干的人为什么还要受处罚?
    这就不得不提到赵遹本人的职务。
    他干的是转运使的职务,按照职能来说,是无权干涉个过问边陲事务的,但他带兵去乐共城,就已经是越权的表现了。
    况且说来,赵遹当时的想法就是要把讨贼的大权全都揽到他个人的头上,所以才导致各部门作战协调不统一,让卜漏一步步做强做大,虽不是养寇自重,但其性质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好在只是降职和罚俸,朝廷还没有放弃让赵遹继续解决蜀地事务,说来赵遹依旧还有戴罪立功的机会。
    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乙未)四月初一,赵遹率领大军抵达乐共城,这一次他的可是学乖了,他打算用先礼后兵的手段来办事,他并没有选择纵容手下的人马挑衅卜漏,而是发布悬赏令,以重金招募一些人去劝降晏州的部落首领。
    金钱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诱人的,很快,罗阳县夷人昔博率领部落人马来到乐共城下和赵遹盟誓,表示愿意归降。
    有人带了头,接下来投降的人只会越来越多,紧接着,晏州三个县中的三十五个村和卜漏的铁杆联盟罗始党部族一百三十五个村寨的人陆续前来纳降,赵遹依次给这些酋长或首领安排了职务,并且只安排给他们一个任务。
    那就是回去给那些还没有投降的村寨散布投降的信号。
    在招降工作结束之后,赵遹便从乐共城发兵,进攻长宁军。
    上面我也介绍过了,卜漏的这些势力,平时大都分布在各个山头上,他们大都藏匿在深山密林之中,不易被察觉,基本上就是,赵遹在明处,他们就在暗处,赵遹的处境比较被动,而他们则占据主动权。
    赵遹当然深知这一点,但他也明白一个道理。
    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当赵遹的人马整整齐齐,纪律严明在路过深山密林的时候,那些藏匿在深山中的蛮夷纷纷表现出了不敢冒犯的态度,只是眼巴巴看着赵遹的部队路过,而不敢下手黑他们。
    如果说这是在吓唬他们,那这个效果无疑是最佳的。
    来到长宁军这里,赵遹的首要任务依然不是攻打,而是继续招募,可是这一次效果显然并没有在乐共城中的要好。
    原因是因为这里的部落没有见到朝廷明文规定的关于投降的安顿条例,光是凭赵遹红口白牙一张嘴在这里浪费口舌,他们始终是无法相信。
    再者说来,既然是招募投降,又为什么要带着这么多人前来,分明是存心不良,诚意不足。
    赵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便火速给朝廷写了一封长长的奏疏。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混沌万相诀 重生就是这个样子的 笑我华夏无神?我开局觉醒亿万神 请摄政王赴死 侦查在深入 提离婚时你高冷,真改嫁了你发疯 我一个被娇养的NPC竟然成神了 星际最强精神力,大佬们跪求安抚 文娱2000:捧女明星百倍返利 身高1米78,你让我打NBA? 高武:逆转人生,从治安扫黄开始 六零年代机修厂 恶雌丑又肥?六个兽夫争宠修罗场 快穿种田:我是剧情补丁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这个导演没有格局 横扫晚清的现代军团 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 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