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是因为是孩童,所以他们更需要缴纳!”
朱明一脸认真道,“泾州的孩童,可有读书之地?别跟本王扯什么有,那谁谁豪绅家孩子,那不算,明白吗?本王问的是这个泾州城的孩童,就几成是读过书的?”
众人哑口无言。
朱元璋在都督府内听的默然不语。
朱明的话正中要害。
不只是泾州是这个情况,整个大明疆土内的郡县,无不是朱明所说的情况,即便是京城内能读书的连半数都不足。
“我大明,目下是百废待兴之态啊。”李文忠叹了口气摇头道,“殿下真知灼见能洞悉到要害之处,可既然明明知晓为何又要苦害民之举,老夫实在是想不通。”
说着李文忠看了眼李善长,轻声询问道,“李宣公你和殿下关系要好,可否告知殿下到底是什么想法?”
“关系要好?!”
李善长神色一怔,迟疑道,“谁跟你说的?”
朱元璋:“……”
李文忠:“……”
他一脸懵逼的看着李善长,朱元璋更是愣了半天。
李文忠纳罕道,“李宣公你和那臭小子关系若是不好,为何你要出面维护他?!你出面维护,不正是你和他关系要好之铁证。”
“不是,你这话是何意思?”
李善长脸色写满困惑道,“老夫和殿下关系好不好,和出面为殿下说话有关系吗?完全没有关系啊,没有关系怎么就能在你口中成了铁证,老夫出面维护不应该是老夫是个好人之铁证吗?”
朱元璋:“……”
李文忠:“……”
一时间让人都不想跟他说话了,这丫简直是有毒!
朱明拥有武冠天下的能力,站在都督府外,也能清晰听到四面传来的声音,李善长的言辞一字不落的落入耳中,不由抚着下巴陷入沉思。
自己和李善长关系好吗?
完全不好啊!
谁会跟这个阴主儿关系好?跟李善长关系好,和拿绳挂脖子上荡秋千有什么区别?!
就在此时为首的富家中年人上前一步冲着朱明作揖到底,语气掷地有声道:“殿下既然知晓泾州之困境,就不应该让老幼妇孺也跟着缴纳钱银,草民斗胆僭越多说一句,这是害民之举,绝不是利民之举。”
“让孩童有书可读,让老迈之人有斗米,只用让妇孺不受饥寒交迫威胁,这不是利民之举?!”
朱明歪着头问道,“那你告诉本王什么是利民?”
儿童有书读?
老人有斗米吃?
妇孺不受饥寒交迫威胁?
众人呆呆看着朱明,这确实是利民之举,可问题是这些都是要交钱的,若是百姓有钱,这些难道是问题?问题是现在百姓根本拿不出钱。
“本王知道你们在忧虑什么。”
朱明神色肃然道,“无非就是百姓拿不出钱来,有钱的话这些事情百姓自然能够做到,但你们扪心自问,一家要是想把这三件事全部办齐,一年需要花费多少钱银?”
“数目不会少!”
朱明语气斩钉截铁,随即看着众人继续说道,“而本王让他们缴纳的钱银,绝对比这三样少一万倍。”
1万倍?!
众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异口同声道,“这怎么可能?!”
“这怎么不可能?!”
站在院内的朱元璋,语气毋庸置疑,低声道,“读书请先生钱不会少,老弱妇孺一年到头不挨饿更是要耗费更多,算下来起码得十贯”
“十贯都是少的。”
李文忠神色凝重道,“在京城都不止,何况是在泾州,这些钱至少得翻几倍!”
李善长默然不语,抬头目光幽幽看着十皇子等着他说。
不止是他,所有人都好奇。
为首中年人忍不住道,“殿下到底要缴纳多少?”
“本王按月来说吧。”
朱明竖起一根手指头道,“泾州城的每家,每户百姓一个月一人只需要向泾州都督府交纳一文钱。”
“一文钱?!”
三个字,宛若透着一股巨大的力量,在场所有人浑身一阵目瞪口呆,看着朱明。
“只需要付一文钱。”
朱明笑吟吟望着他们,轻声道,“一文钱多吗?”
“若是多,你们告诉本王一文钱能买什么?”
听到这话,众人心中顿时有了一个答案。
一文钱在泾州,恐怕买连包子馒头都买不起。
泾州现在粮价之高,京城都远远不及,一文钱的购买力,甚至可以说等同于无。
“想必你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朱明继续说道,“一文钱,在泾州什么也做不了,但在本王这里,只有百姓向泾州都督府缴纳一分钱,事情就不一样了。”
“本王可以让每个人的家,没有哦饿死之人,让他们病有所医,老有所靠,孩童有书读。”
朱明一脸认真语气掷地有声道,“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若是一个孩童,因为有书读之后可走出泾州城,成我大明鼎梁柱,这一文钱你们觉得能出吗?”
“当你们的家人患病而要耗费大量钱财时,在本王所指定的医馆中,能够报销十分之三的钱财,你们觉得这一文钱交了是否值得?”
“当泾州百姓无可食之物,因为当月缴纳一分钱,本王保他这一个月不会饿死,你们觉得这一文钱他们交的值不值?”
“一个人若是没有工作,因为他当月缴纳一分钱,就给他安排一份工作,让他有钱赚有食吃有衣穿,你们说这是在害他还是帮助他?”
“每月一文钱便可得到如此便利。”
朱明目光愈发凛冽起来,语绽惊雷道,“你们口口声声说本王是在害民,那告诉本王,本王的做法,若是在害民,还有什么办法是利民之举?”
在场所有人听得呼吸急促,目光又是兴奋,又是吃惊讶的看着十皇子,又人忍不住道,“这是真的?”
“真的每个月只要一文钱。”
“这怎么可能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
而此时朱元璋目光灼灼的看着朱明,他彻底被朱明的话吸引住了。
和在京城皇宫甘露殿里的校考之奏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