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地里的农夫们闻言,顿时欢喜无险,手上干劲十足,不到一日,整整千亩土豆全部刨了出来。
望着堆积如山的土豆,朱明微微点头,总算达到了预期的标准。
粗算了一下,每亩地的产量大概在两千多斤的样子。
也就是说,光朱明这一千亩地,就产出了两百多万斤土豆。
而在现代,土豆亩产一般都在五千多斤左右。
朱明也明白,要在明朝达到现代的亩产,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也不强求。
毕竟这时候的气候和现代有所不同,而且施的肥料也不尽相同,无法做到最大化的亩产。
再加上虫害,种植技术等问题,亩产能达到两千斤,朱明已经很高兴了。
前来刨土豆的农夫们望着这么多的土豆,顿时都傻了眼,他们原本以为得有上万斤,谁知道这里竟有上百万斤。
“你们各自挑选一些带回城内,本王亲自教你们如何食用。”
有了这两百万多斤土豆,到了夏末再种一茬,到时候大明四百万百姓还愁吃不饱穿不暖?
所以这时候大方 一下也没什么,毕竟两百多万斤呢。
农夫们各自挑选了一些,然后随朱明一起回到了城里。
两百多万斤土偶自然不可能全部带回城中,而且也不需要带回城里。
他早早的就命人在山阴处新修了一处仓库,阴凉干燥而且没有光照,土豆堆放在其中能大大减少发芽率。
只要等夏末,再将土豆搬出来种植即可。
回到城中,朱明将一众农夫全都带回了王府,然后亲自演示了一遍如何蒸煮土豆。
各种方式演示了一遍,众人尝得美味的土豆,顿时都惊喜不已,纷纷扭头就往自己家里跑,想要让自己的家人也尝尝鲜。
不过朱明在这时候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食盐。
平常农夫家里肯定是吃不起细盐的,而粗盐的危害极大。
如果土豆里面不放盐,那无论如何操作,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可能好吃。
于是,朱明细细思索了一下,最终决定先尝试提炼细盐。
首先将大概三十多斤粗盐块敲碎,然后缓缓放入磨眼之中进行研磨,碾压成粉。
接着再将这些盐粉全部倒入装满清水的木桶之中进行搅拌,让装满清水的木桶之中进行搅拌,让清水将盐粉之中的有毒矿物质过滤。
当然,这样简单的过滤只能过滤一些成分比较多大的矿物质,远远无法做到全部过滤。
接着,又在木桶上蒙上了几层纱布,把盐水过滤,结果过滤出来许多深颜色的碎渣。
朱明看了看这些碎渣,心道,这就是粗盐中的有毒矿物质了吧?长年累月的吃这个,铁打的汉子也遭不住啊。
摇了摇头,朱明继续过滤。
一连五次,待得木桶中的盐水渐渐带有一丝红色之时,朱明这才停手。
然后便架锅生火,将木桶之中的盐水倒入锅中大火猛煮。
张嫣很好奇,她看了半天也没看懂朱明究竟在干什么。
朱明告诉她,“粗盐之中含有的这些有毒矿物质一旦摄入过多,就算你身体再怎么强硬,也只能活到三十多岁。”
“大明人口始终无法得到快速增长,除了战乱的粮食问题外,其实食盐也是一大问题。”
“百姓们长年累月的吃这种粗盐,寿命自当锐减。”
朱明这时候才知道古代那些在山中清修的修道之人为何总能长命百岁。
因为他们不吃盐。
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钠离子为人体神经细胞传递信息,氯离子能帮助人体流汗时起到抗菌作用。
那些在山中清修的老道本来就不怎么流汗,那他还需要抗菌么?
所以他们即便不吃盐,也能长命百岁。
但普通百姓不一样。
普通百姓需要劳作,他们需要大量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来维持身体机能。
一旦人体内却少盐,就会造成体内含钠量不足,或者过低,造成食欲过低,四肢无力,发生晕厥,甚至是恶心,厌食,心率加快。
普通百姓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那自然是被认为得了什么奇症,最后药石无医。
其实并非药石无医,只是没人知道这时缺盐的症状。
粗盐有毒,不吃盐会生病,所以细盐的重要程度都自然不言而喻。
张嫣听完朱明所言,这才恍然点头。
“原来这里面还有如此之多的学问,殿下真聪明!”
称赞朱明,简直比朱明称赞自己还要高兴,少女脸上的模样像极了初恋。
朱明伸手摸摸头,笑着道,“这不是聪不聪明的问题,这是常识,只是现在的人们还不具备这样的尝试而已。”
等了一个时辰,锅里已经一点水分也没有,只剩下锅底厚厚一层晶莹剔透的白色结晶。
朱明用铁铲铲了一点出来,等凉了之后品尝了一下,然后点头笑道,“大功告成。”
而就在朱明提炼出细盐之际,一场早有预谋但也早就显现过痕迹的战争终于发动了。
“陛下,突厥颉利和突利亲率二十万大军直扑京城而来!”
消息传来,满朝俱惊!
饶是朱元璋也不由心神狠狠一震,目光如炬起身喝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李文忠应道,“就在昨日!”
“但突厥大军日行百里,现在已跨过阴山,距离京城不足五百里!”
换句话说,突厥大军还有五日便能攻到京城!
这消息是在来得太突然,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得到预警。
“幽州,泾州的人呢?”
“突厥大军都进入关内道!都是死人吗?一点消息也没有?!”
朱元璋雷霆震怒,这么大的事,居然到现在才有人向自己汇报情况。
“庆王何在!”
朱元璋怒问,但朱明今日并未来早朝。
“回陛下,庆王今日休沐。”
司固守急忙回话。
谁知朱元璋喝道,“都这个时候还休什么沐,传旨,宣庆王进宫!”
李文忠听得朱元璋传召朱明,急忙上前道,“陛下,当务之急乃是如何抵挡突厥的二十万大军,庆王的泾州没有消息传来已经不正常,若此事再让庆王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