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伴随着‘咚!咚!咚!’三声敲门,朱明考虑再三后,将装着钱的袋子,挂在门把手上后,赶紧跑向附近的树后,将自己的身影隐藏了起来。
朱明不想看到自己的爸妈激动再失望的样子。
等待短短几秒钟后,房门被人从里面打开,老式的门锁,内外同轴,随着门把手的转动,装着钱的袋子,啪嗒一声掉落在了地上。
朱明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门口,推门而出的男子头上稍显花白,年仅不到四十岁的男人,脸庞之上尽显沧桑,就好像已过中年似的。
近两年前,朱明的突然消失,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年过不惑,突然丧子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一夜之间就愁白了头。
“谁啊?这谁家的孩子,把东西乱扔。”
中年男子开门并没有看到人影,入眼之处,只有一个黑色的布袋,弯腰去捡布袋的时候,动作显得有些僵硬,看上去好像腰有些问题。
腰肌劳损的毛病,早在当年朱明还小的时候,就已经遗留下来了,只不过并没有现在这么的严重,最近这两年,越发的恶化了。
看到这个佝偻的身影,朱明的眼眶中瞬间泛起泪花。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虽然朱明的父母还健在,但是,朱明已经没有机会再待在他们的身边侍奉左右,朱明的心中非常的难受,就好像被压上了一块大石头。
朱父站在门口看了半天,都没有人前来找布袋,见他半天都没有回去,朱母手中抓着炒菜的勺子,就出来查看情况来了,看样子就是在做饭呢。
看到父母都出来了,朱明再也忍不住眼泪,连珠落下,双手死死的捂着嘴,生怕自己哭出声来,被父母发现了。
“小明?真是你啊,这两年你跑哪儿去了啊。走的时候,也不说一声,把你爸妈急坏了都……”
朱明眼看着自己的父母等了半天,见没人前来找布袋,转身就要回去。
回来看看的愿望已经完成,亲眼看着父母拿着装钱的布袋进门,朱明的心也就放下了,正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突然一道熟悉的声音在朱明的身后响了起来。
听到这道声音,朱明当即就要否定,更加的想要赶快离开,可是已经迟了。
正准备转身的朱明的父母,已经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已经转身向着朱明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
当初朱明突然消失的时候,并没有见到尸体,这么多年,二位老人都没有一天放弃过要找到朱明的念头,现在突然听到有人在自己家附近叫自己儿子的乳名,哪里还能安耐得住心里的激动。
事已至此,朱明已然是没有机会再逃避,眼见父母都已经快步跑到自己的面前,朱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瞬间决堤,眼泪哗哗的往下流。
“爸、妈,儿子不孝。”
小时候看到电视剧中有这样的情节,朱明都以为情节太傻,当事情真的发生在他自己的身上的时候,朱明才知道,情绪积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突然有了这么一个宣泄口的时候,这是真实的情感流露。
跪倒在父母面前,朱明一时间泪流满面。
朱明的父母,也曾经无数次的幻想着如果找到朱明之后的场景,有想过揍朱明一通,也有想过抱着朱明痛哭,也有想过马上带朱明回家,给他做很多很多爱吃的菜,可真的到了这个时候,一切的准备都变了,一家三口相顾无言,眼泪无声的落下。
苦苦寻找近两年,朱明终于重新回到了二老的面前,平静的外表之下,所掩盖着的是内心里的惊涛骇浪。
激动与欣喜过后,必然是满满的疑惑与埋怨。
当年的不辞而别,莫名消失,一直在朱明父母的心里都是问号,既然现在朱明已经回来了,自然免不了一番盘问。
朱明毕竟是穿越到了异空间的大明王朝,真实情况,暂且不论说出来是不是会有人相信,即便是有人会相信朱明所说的话,朱明也是绝对不能把真实情况说出来的。
可是,朱明这次回来,只能够在现代逗留二十四个时辰,时间一到,朱明就得再次回到大明去,跟本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在这种情况下,朱明只能选择撒谎。
“爸、妈,我现在在国家秘密部门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和地点,都不能透露,这次回来,也就只有半天的时间,明天一早,我就得走了,下次什么时候回来,还不确定,那个钱,是我这两年的津贴,你们就留着花吧。”
如果条件允许,朱明真的想永远的留在父母身边,尽管大明的生活,要比在家好的多。
听到朱明的话,朱明的父母也不再继续的追问,虽然他们也不知道朱明到底是有什么才能被国家秘密部门选中去工作,但是,从小看着朱明长大的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的品行还是非常的有信心的,既然朱明说是在国家秘密部门工作,他们都没有任何的怀疑。
好不容易朱明能够回来了,得知自己的儿子并没有死亡,这老两口也就放心了,不过,看到朱明所说的津贴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一百多万的现金,这对于生活拮据了一辈子的他们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不过,朱明的父母并没有任何想要动用这笔钱的打算,毕竟朱明作为男孩,长大之后一定要成家的,他们打算用这笔钱来给朱明攒起来娶媳妇用。
对于父母的打算,朱明是非常的清楚的,可是也非常的无奈。
朱元璋:“既然你父母不会动这笔钱,那你就给他们买个好点的房子啊。”
对于朱明现在的情况,群里面的这些皇帝们,都是能够看到的。
在众多的皇帝中,出身最差的当属朱元璋了,此时的朱元璋,毕竟才刚刚建立政权没多长时间,思维还停留在普通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