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二九章 新的家乡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过于悲伤的严勇被扶下去,没人打扰沉默的李易。
    夕阳把最后的火红铺展下来,松涛阵阵,映山红起起伏伏,摇曳成一片火海。
    李易缓缓坐在李胜石坟旁,如同和李胜石促膝谈心一般絮絮:“大师兄来晚了,为了实现咱们当初的理想,每天总有许多的事要去做啊。马上大师兄又要走了,这一去,又不知多久才能再见。我就唱个曲子告别吧,你不是最喜欢大师兄的歌吗?那就记好了,我就唱一遍,记不住要罚啊。”
    在落寞的夕阳下,李易开始哽咽着哼唱: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
    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这首《送别》打动了所有人,尤其是王一成。
    王一成是音乐大家,他完全被这首词浅意深,但哀而不伤的词句震撼了。
    《送别》是后世李叔同所作。
    李叔同前半生是才子,号称“二十文章惊海内”。无论诗词歌赋,都堪称一代宗师。
    后半生是高僧,许多人评价他三百年来佛法第一。
    这首词做于1914年。那是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李叔同好友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道:“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李叔同的家门也没进。
    李叔同看着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深感世间诸般无奈。返回到屋内,就写下了《送别》这首传世之作。
    李叔同做这首词的时候还是文言文的时代,历经百年,任凭天翻地覆进入电子信息社会,词曲也历久弥新,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今天这首词向前回溯三百年,一样具有莫大感染力。
    在场许多人都是饱读诗书,更是沉浸在词曲意境中不能自拔。人一辈子谁没经历过生离死别呢?“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何等凄婉无奈啊。
    王一成情绪激动,不等祭奠活动结束,就急急赶回住处,奋笔疾书,记下了这首词曲,连夜送往京师。
    对于王一成这样有身份的京师坐地户,城门关了还难不住他。他赶到《大明日报》社,要求撤换掉头版文章,全文刊载李易悼念师弟的歌词。
    临时换文章,涉及排板印刷许多方面,可是总编听了王一成演唱,惊为天曲,当即决定就算耽误明天出版时间,也在所不惜。
    不过嘴上是这样说,他还是安排人四处找报贩子做宣传去了。李易的头版头条,不仅是政治意义,经济价值一样不可估量。
    《大明日报》这一次抢了所有报纸的风头,当日印数加了十倍,一样供不应求。
    其他报纸只能望洋兴叹:没办法,李易唱这首歌的时候,确实有许多记者在场。这些人也知道这首词曲肯定轰动,可是记下歌词容易,记下曲子就难了。不是王一成这样天赋极强过耳不忘的人,还真没几个办得到。
    第二天,所有歌坊人满为患,谁都想抢先听这首《送别》。
    当天朝堂上,万历帝也忘了议国家大事,问的也是这首送别。没办法,万历帝是文化人,早习惯了看报纸。今天大明官办报纸头版刊载的《送别》,万历帝看了先赞叹好词。接着叫来教坊司的人演唱。
    教坊司主管宫廷歌舞,按说王一成这样优秀的艺术家应该进入这个部门。可是王一成科考及第,进了清贵的翰林院,就不愿意进有许多女人的教坊司任职。所以万历帝就算是皇帝,按规矩也不能直接宣一个翰林给他唱曲。
    万历帝很重感情,几乎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典型,对这样伤感的词最是认同。
    王一成品级低,没资格上朝,万历帝急着听王一成亲自演绎的歌曲。于是早早宣布散朝,召来了王一成。
    许多有地位的官员都跟着万历帝到了东暖阁,听王一成讲述李易当时唱歌情景。再酝酿情绪,演唱了这首《送别》。
    这首歌曲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关键就在于直抵人心的伤感无奈。
    王一成是音乐大家,把这种情绪完美演绎出来。许多大臣心有所感,不禁潸然泪下。
    这首歌曲很快风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大家最感动的,一方面是李易兄弟情深,另一方面是这些人为了国家民族,不得不把感情放在一边,抛头颅洒热血的大仁大义。
    上海歌舞剧院。
    王月生亲自登台,连续演唱十余天《送别》。
    王月生今非昔比,作为上海歌舞剧院的院长,她早已脱离了以色娱人的妓.女身份,成为了社会名流。如今都是数十个弟子撑场面,轻易不登台献艺了。
    她这一登台,即使演出十余场,也是难求一票,场场爆满。一张票价格甚至炒到几十两银子。没办法,谁让上海有钱人这样多呢。
    张岱等各大报纸的笔杆子也纷纷撰文,从词曲艺术上,从家国感情上,分析这首佳作,一时间一首歌曲把李易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李易始料不及的了。
    李易抵达烈士陵园的时候,对马岛已经打得如火如荼了。
    日本人这个年没有过好。
    几百年前,日本遣唐使派出一大堆。从那时起,日本就全盘接受了中国文化,包括中国所有节日,当然也包括最隆重的春节。
    后世日本人不过中国的春节,原因说来可笑。那是因为明治维新的时候,按月发饷,政府财政紧张,就想出一个绝招,改革历法,每年的十二月三日起,为新一年开始。这样一年就省下了一个月的工资,把舶来品——春节搞没了。
    这个时代还没出现这样聪明的人,日本一样过年,只是这个年变成了年关。
    对马岛让日本人很糟心,但是除了财政紧张,兵员紧张,国内百姓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蒙古铁骑登陆本州岛,情势瞬间恶化了。
    蒙古人不在乎年,虽然他们祖先在中国接受了百年熏陶,一样也改不了游牧民族的习惯:那就是有酒有肉天天是年。
    到了寒冬腊月,白毛风一刮,牛羊成批冻死,还哪有心跳舞欢乐?
    自从登陆了日本,蒙古汉子就开始过年:天天吃肉喝酒睡温柔日本女人,开心得不行。
    在他们心里,女人不过和牛羊一样是财产,真没什么可留恋的。所以蒙古铁骑就是蒙古铁骑,没带蒙古女人过来。好男儿志在四方,女人哪里没有?
    果然李易没骗他们,日本女人更温柔听话,而且,而且这些女人是洗澡的,居然是白净的女人,这让蒙古汉子们非常高兴。
    别看他们自己不洗澡,不耽误有正常审美观。
    林丹汗是第二批登陆的,他登陆的时候,已经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了。
    林丹汗来到了城下町,也就是后世金泽市。
    金泽1546年建城,1583年日本大名前田利家开始大规模投资修建这个城市,经过三代人努力,到1621年的时候,城市已经颇具规模,有“小京都”之称。
    林丹看着这个草木葱茏,暖风扑面的城市好喜欢,真的好喜欢。这个季节漠南还是天寒地冻呢,这里和大漠一比,就是天堂啊。
    林丹汗率领一帮臣子,纵马驰骋在关东平原上,一时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听李易说这片平原方圆万里,四季温暖如春,果然是长生天赐给自己的好地方。
    唯一不好的就是这样的地方日本人居然用来种水稻,而不是放马牧羊,真辜负了上天的眷顾。
    林丹汗召开了御前会议。众大臣许多人都有黑眼圈。
    林丹汗意气风发,问道:“各位,日本国如何?”
    格斯楞第一个站起来道:“好!咱们草原现在大雪封门呢,看看这里,到处都是青草,到处都是小河,咱们不要说人,马都快活!”
    万夫长额尔都道:“大汗,这里的河都不宽不深,马匹可以趟过去,不影响作战。不像中原,到处是长江大河,困死个人。”
    老族长云柯道:“这里的女人有说不出的好处,我已经给大汗预备了几十个美女,大汗一试就知。”
    格斯楞耻笑道:“老色鬼,你是不是个个都试过了?看看你的黑眼圈!”
    云柯辩解道:“胡说八道。我老了,不中用了,好的都给大汗留着呢。不像你,就知道自己快活。”
    一干人都大笑起来。
    到了日本后,这些蒙古汉子要多开心有多开心。
    城下町守军人数少,还老迈无能,一攻就破。方圆几百里,如今已经扫荡一空。那些短腿的日本男人杀了大半,剩下的也要多听话有多听话。那些女人就更听话,谁能不开心?
    林丹汗感叹道:“看来李易没有骗我,这里真是比漠南好的地方,难怪当年咱们老祖宗一心要占了这里。”
    众人纷纷唱颂词道:“大汗英明!”
    林丹汗挺直腰杆道:“长生天赐给我们肥美的土地,我有意就在这片土地上立国,各位以为如何?”
    格斯楞道:“我赞成大汗。咱们来干什么来了?不就是立国嘛。我都打听明白了,李易没骗咱们,这片平原真的方圆万里,而且男人听话,女人更听话。咱们就以这里为家,不知道咱们国号是不是还叫‘元’?”
    林丹汗道:“不不,李易那人气量狭小,咱们不能用这个国号刺激他。好不容易咱们眼不见心不烦,万一他听见这个国号又发疯,跨海过来找咱们算旧账怎么办?”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公主当年欲占春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小可怜手持判官笔,全网求我消怨 灾后物资成精,我靠封印囤货暴富 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病骨逢春 七零前夫不回家,我转头嫁给大佬 八零极品老太太,全家跪求不分家 重生美少女,真没想成为全能偶像 诸天镜道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崛起,从捡破烂开始 穿成八零老太,断亲后靠空间暴富 重生八零改嫁随军,白眼狼悔哭了 开局钻石宝箱,全服为我疯狂 我在东京当妖魔! 他比我懂宝可梦 织明 次元入侵,神话职业者都我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