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9章 国之四政,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诸事暂定。
    自进士榜颁布。
    殿试,定于十二月上旬进行。
    十一月末时。
    大汉原分发州郡的邸报,更为对百姓而宣的大汉朝报,经由大汉商行贩卖,为朝廷之喉舌。
    先宣刘牧亲笔《告百姓书》,后宣陈桐的《治国安民之道》,而后才是文武进士双榜名单。
    原本落榜士人心有不服,但见到《治国安民之道》时,尽皆沉默无言。
    这一刻,他们才看到什么是完整的策论,什么是治国安民之道,天子问‘千乘之策’,陈桐答‘治国安民’。
    策论之中,涉及百行百业,各州人文地势。
    富于百姓,兴于大汉,盛于兵事,制于王化。
    有人从策论之中看到勃勃野心,以一国而王化千国的纲领,从而悚然不已。
    十二月初八。
    文考殿试率先开启。
    天还未亮,四百七十二考生从各坊启程。
    这些人立于神武门外,仰望宫宇,带着雄姿勃发之情迈入宫道。
    广袤的殿前广场,东设中枢,谏议,门下三尉府,六部院;西设殿中,监州,王卒三尉府,镇国府。
    更远处,有国子监,太医府,钦天监等府门。
    千秋万岁殿内,陈设诸多大椅桌案。
    左右两侧,大汉文武身着朝服,尽皆正襟危坐,等候诸考生入殿参试。
    “人臣至极。”
    有人环顾四周,意气风发。
    有人神情紧张而又兴奋,目光灼灼的看向座椅。
    “诸考生入座。”
    帝陛之前,有常侍长喝。
    一众考生连忙收回目光,匆匆寻找自己的座位入座。
    仅仅几个呼吸,整座千秋万岁殿中,仅剩下呼吸声,以及衣物摩擦声。
    骤然,一阵阵厚重的脚步声传来。
    以荀彧,贾诩,沮授,戏志才,赵云,徐荣,许褚,吕布等人为首文武臣卿起身望向殿门。
    “啪嗒。”
    刘牧面色肃然的按刀迈入殿中。
    黑红相间的十二章冕服,率先映入所有人的眼眸。
    “陛下万年。”
    “大汉万年。”
    文武臣卿作揖躬身大拜。
    四百七十二进士考生亦是起身恭拜。
    “大汉万年。”
    刘牧目不斜视,穿梭于殿中,沉声道:“大汉先有察举之制,后有尚书令左雄言‘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故朕设大考取仕之制!”
    “大考取仕的由来吗?”
    陈桐,陈宫,杜景等人无不浑身一怔。
    “会试之际。”
    “朕问,千乘之策。”
    “诸考生列为进士,便有代天牧民之能。”
    刘牧登上帝陛,转身望着殿中诸多人,目光锐利道:“今日,殿试只有一题。”
    “一题定三甲!”
    文臣之列,荀彧低声呢喃自语。
    会试审卷时,他亦被公羊学子的策论而惊。
    今日能夺三甲者,未来只要不是走错路,必定是大汉栋梁之才。
    “疆有四海。”
    “国有四政。”
    刘牧抑扬顿挫,浑厚有力道:“一曰吏,二曰户,三曰工,四曰礼;今日朕问政诸考生,四政之事!”
    “国之四政?”
    羊衜带着疑惑看向顾雍。
    “不知啊。”
    顾雍不明所以的摇头示意。
    荀彧则是看向贾诩,眼中亦是带着些许迷茫。
    问国之四政,如此缥缈的考题,连他们都悟不透,考生真的可以吗?
    “巳时开考。”
    “限时,两个时辰。”
    常侍在帝陛下,宣告殿试规则。
    “这是何题?”
    陈宫坐在座位上,叹了口气。
    国之四政,问的是六部之四的问题吗?
    “人政吗?”
    “还是国之政令?”
    陈桐摸着下巴,开始引水研墨。
    一道考题,令考生与所有文武陷入茫然。
    直至刘牧离开千秋万岁殿许久,才有人落笔开始书写,仅落字两笔,便揉了白纸,放下毛笔重新深思。
    大业宫殿试之际。
    冀州魏郡,邺城的大堂之中。
    袁绍面前放着大汉朝报,堂下坐着审配,郭图,逢纪,许攸四人。
    “你们看到了。”
    “这便是刘牧的底气。”
    袁绍深吸了口气,眼中满是凝重道:“在此之前,某以为此次取仕,多为各州士人,谁能知道公羊学子占了一大半,士间师消息回传,某还嗤笑刘牧自欺欺人,欲要强抬公羊学子对垒,可尔等见到这朝报之论,有什么想法?”
    “陈桐。”
    “陈郡,陈县人士。”
    许攸神情凝重道:“本是流民之家,得陈王封疆为姓,世代作营户,为陈王一脉提供桐油,故而取之陈桐,传闻他的字是中榜贡士之后,其父取公正之士中的公士为字,同音贡士。”
    “营户之子?”
    审配头皮发麻道:“仅读书数年吗?”
    “嗯。”
    许攸点了点头,沉声道:“公羊初设,此人便受恩求学,之后天子在陈国广设学堂,他便结业为授学之师,直至此次大考取仕,方才一鸣惊人!”
    “治国安民之道。”
    逢纪蹙眉道:“会试问策千乘,他这不偏题吗?”
    “非也。”
    “此篇鞭策入里。”
    审配起身肃然道:“陈桐以管子治国开篇论证,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便是天子问策千乘之家,他从山川河泽剖析地势,广布天下农田事,畜牧事,工商事,其中最重要便是两点,一是道途,二是工坊。”
    “继续。”
    袁绍神情凝重道。
    “种田,成不了千乘之家。”
    “故而,工商才是大汉未来的国政。”
    “陈桐要以工坊聚乡野之人,使所有人住在城中,更要让所有人参与劳作,不仅仅是务农。”
    “城池多了,百姓多了,城中所需货物便多了,更有商业的需求。”
    审配继续说道:“他置百业于天下,更要打通路途,漕运,其实这封策论只有两个要点,第一就是开设工坊,依靠工坊建设城池;第二就是修路,开漕运,加快运输的时间!”
    郭图蹙眉道:“这与耕田,畜牧有什么关系?”
    “供给。”
    审配抬眸道:“工坊开设之后,耕田不足,畜牧不足,便要扩大百姓的耕田以及畜牧行业,贩卖运输需要速度,所以要修路,行漕运;另外工坊产出需要贩卖,一为对内,一为对外,这便是刘牧兴工商的原因,大汉要对外倾销货物,从而掠夺邦国之财,富百姓之家,这便是千乘的含义,更是户部开设大汉银行的原因!”
    “这……!”
    郭图双手一摊,冷嘲道:“这与管仲治齐吞衡山国有何异?百姓若不耕田,岂有粮食来养活大汉,岂有国之仓储丰硕,所谓的进士第一,完全是尺泽之鲵,不值一提。”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蛇仙:开局吞噬仙帝 玄尘道途 开局长生不死,谁都以为我无敌 渺渺仙路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大婚当天去照顾师弟,我走你哭啥 无尽破限,我在高武天道酬勤 综影视:六界三千男神等我救 魔本为尊 贞观小闲王 历史国战:开局黄巾起义 [娱乐圈]恋爱心愿 大唐之我为韦后 此刻,剑鸣之时 穿越成黄毛的我决心远离女主 鸣龙 洛杉矶之狼 冰川时代:举国进入愚公移山计划 在虐文世界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