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6章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万一哪天他朱皇帝看你不顺眼了,你多半也要在各种书籍里彻底消失,就算不消失,留下的多半也不会是什么好名声,所谓让生员们从小学习、从小记住你的贡献,这踏马不就是纯纯的扯淡?
    但是在李善长已经抢先答应的情况下,刘伯温也只能无可奈何的跟着拱手答道:“臣,附议。”
    朱重八这才满意的笑了笑,说道:“这就对了嘛,以后等这些书籍慢慢铺开了,不仅可以加快北方百姓归心大明的速度,咱们君臣也能借此机会青史留名,绝对算得上是一举两得。”
    李善长拱手应了一声是,随后又继续说道:“上位,臣觉得修撰这种小故事,单凭臣和青田兄可是不够,应该喊上礼部、国子监、钦天监,还有在京的众多勋臣,合众人之力,回想当初都有哪些事情值得修撰成小故事。”
    “通史之事也是如此,非集众人之力不可。”
    “另外,臣以为故宋之时的事情要写得细一些,尤其是金、元之时的事情,更是应细写。”
    “也唯有如此,才当得上“以史为鉴”的说法。”
    朱皇帝笑着点了点头,应道:“可。”
    对于朱皇帝而言,只要你李善长别来折腾咱老朱,最后能拿出一份合格的小故事书,能让读书人从小就知道社稷沦于胡膻的危害,咱管你去折腾礼部还是国子监?
    至于说修史的时候要把故宋时期的那点破事儿写清楚,这个就更应该了,最起码也要让读书人从小就知道金、元当初都干了些什么破事儿。
    略微沉吟一番,朱皇帝又对朱标吩咐道:“还有那个小学分级的事儿,你也给善长先生和青田先生说说。”
    朱标直接拱手应下,随后又对李善长和刘伯温说道:“李公,刘公,小学分级这个事儿,同样是杨知县所提。”
    李善长和刘伯温却是丝毫没有感到意外。
    毕竟你朱副皇帝去宁阳县了嘛,那姓杨的狗东西又怎么可能不折腾出些新花样儿?
    就不是不知道这个小学分级到底又是怎么个玩法?
    正当李善长和刘伯温在心里胡乱琢磨时,朱标又继续说道:“当时杨知县说,应该设定一个孩童进入小学读书的年龄标准,比如说七岁,凡是七岁的孩童,就要进入到社学或者县学当中去读书。”
    “所谓分级,就是七岁的孩子进学之后就进入到一年级,学习完一年级的课程并且通过考试后进入二年级。”
    “其中一年级的课程可以设置《洪武正韵》和《洪武算符》,等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学习《三字经》和《洪武算经》。”
    “一连读上几年,等这些孩童把《正韵》和《算经》都学明白了,四书五经等典籍也学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让他们去参加童生试。”
    “若是连续三次都考不上童生的,就应该由小学直接劝退回家。”
    “至于其他的像县学、州学、府学一类的,也应该参照这种模式。”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尤其是涉及到朝廷给读书人的优待,要是不加以限制,便是国库中有再多的钱粮也支撑不起。”
    李善长笑着援了援胡须,心道这踏马不是废话吗。
    宁阳县是个什么情况?
    其他的州县又是个什么情况?
    要是按照他宁阳县的模式来铺开小学,别说大明初期的国库本身就空虚不已,就算国库里堆满了钱粮,也经不起像他宁阳县一样大肆撒币补贴百姓。
    至于涉及到读书人的优待……
    这踏马跟老夫有什么关系,回头扔给礼部和国子监去头疼也就是了
    心里打定主意后,李善长就笑着应和道:“杨知县说的在理,各地小学是该有一个分级制,其他像府学之类的也应该照此办理,要不然的话,朝廷也确实供不起这许多的读书人。”
    “要是能实施分级制度,并且如杨知县所说的定好考试规矩,最起码也能筛掉一些不适合读书的平庸之辈。”
    朱皇帝再一次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又笑着对朱标吩咐道:“你在宁阳县还学来了什么学问,不如一并跟善长兄和青田先生说一说。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开局长生不死,谁都以为我无敌 三国:我不是刘辩 喜欢我不早说,得亏我重生了 大婚之日,我将未婚妻捉奸在床 快穿: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人 太虚至尊 高考后,人生开始随心所欲 非正常武侠:别人练武我修仙 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 换专业考研后,师姐们跪求带飞 假千金和真少爷在一起了 华娱:流量我为王 八零娇妻是厨神,军少欲罢不能 流窜诸天的恶势力 雏鹰的荣耀 混在诸天,功德成仙 重生:好女孩别辜负,坏女孩别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