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49、嘲讽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有人买菜做饭,就得有人刷锅洗碗。
    这句话不仅在婚姻生活中被奉为金科玉律,还是所有饭搭子能够和谐又长久的相处之道。
    吃过午饭后,李婳和荀子言十分自觉地提上装满了保温器具的篮子向男生宿舍走去。
    两手空空的解析和元和优哉游哉地离开食堂,在树荫遮蔽下的球台上打了一会儿乒乓球,然后又趁着后背溢出的薄汗还没打湿衣衫时赶回教室。
    “今年的夏天真够长的!”元和把毛巾拿去公共厕所前的水池处打湿,然后站在男女厕所交界处的楼道通风口给解析擦脸,“过一阵子应该就会好些了。”
    中午阳光正盛,兄妹俩在操场上没打了多久的乒乓球,就被炙热的高温和一股股蔓延在裸·露肌肤上的热浪劝退。
    元和又递给解析一条柔软的干布巾,让她垫在后背吸汗。在等候的时间里,元和把解析用过的毛巾冲洗一番,然后将就着小小的方块布料草草地擦了一把脸。
    “不可以立刻躺下,会有患反流性食道炎的隐患。”这样嘱咐道,元和却还是早早地替解析把折叠床搭好铺平。
    沾了单桌单组的光,又紧靠墙壁,被“驱逐”的解析在众人默契的许可下将特立独行发挥到极致。
    她不必随着班级例常在每周日调动座位,而她的右面靠着白墙,前后无人,左侧是走道,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元和觉得不好好对此利用一番,非但在暴殄天物,还会是一件令人发指的事。
    所以,在第三次腿麻之后,元和麻溜地在网上商城里下单了一个简易牢固的折叠床。
    解析年纪小,身量修长,睡姿又乖巧,并不需要太宽的折叠床。
    一面靠墙,元和也不担心她摔下床去。
    中午午休时打开,下午上课前收起,一点也不会占用他人的空间。
    折叠床承重过硬,折叠或摊开时也不会发出嘈杂吱呀的声响,做工良好,曲面光滑平整,两侧附有小段的包裹着柔软防具的防护护栏,还可以调节折叠床上半部分的高度……
    可以说,除了相对应的价格理所当然地有些昂贵,元和没有一丁点不满意。
    “也不可以看题。”
    将课桌上一大摞的新资料分门别类地放好之后,解析自然而然地想要取出一册看看,闻言动作一顿。
    看题是一时半会就能看完的吗?元和急急拦住解析。
    解析懵懂的眼神里流露出疑惑。
    元和的视线在墙上的挂钟上绕了一圈,刚想开口,目光却在触及到挂钟下方的白板时停驻了一瞬。
    高三一开学,生活委员就用班费添购了一块可擦性白板,在上面写上“高考倒计时”的字眼。
    此时,几个硕大的黑色数字在纯白的白板和在白板边缘有序地排放了一圈的颜色各异的磁吸上格外显目。
    元和看着,突然提议道:“我们来下棋吧。”
    “我没学过。”解析对元和投以探究般的视线,“学校里可以下棋吗?”
    高三理科一班仿佛是被试卷淹没的题海,解析没有见过有人在教室里玩过益智游戏。
    “可以。”元和顺手从李婳的桌子上顺了一本科作业纸,拿了一支黑笔在几条横线上画了两竖,“井字棋。”
    井字棋的玩法是在3*3的格子中,以先后的次序依次在格子里画上个人专属的记号,可以是打勾,打叉,画圈……总而言之,谁先用自己的专属记号把三个格子填满,并使之连成一排(可以是横、竖或是斜等行列),谁就获胜。
    元和一边解说游戏规则,一边随意在格子里画了几笔展示给解析看。
    新开一局练手的棋局后,解析只画了一个圈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早早占据了中心位置的元和又落下一子,眼看胜利就在前方,解析却开始踟躇,没有任何动作。
    “我有什么地方说的不清楚吗?”
    解析摇头,黑笔上的护指软握和磨出了一点薄茧的手指相互摩挲,她执着黑笔在棋盘上又画了一个圈,堵住了元和的去路。
    此举看似明智,却也堵死了自己的活路。
    只要元和在两个圈之间的空格里落下一子,这盘棋就下不去了。
    所剩无几的空格根本不够再排列组合成完整的一排。这已是一盘死棋,无人将会是赢家。
    见解析阻断了自己获胜的道路,元和会心一笑。
    “既然已经掌握了游戏规则,那是在想什么想那么认真?”
    这小小的九个格子,难道还能难倒了解析不成?元和有些疑惑不解。
    “我在想,一共有多少种走法。”解析依旧专注地盯着简陋的棋盘。
    下棋,从来都是走一步看十步的。而井字棋只有九个格子,元和没傻到认为解析只是在算用三个格子连成一线的排列组合。
    元和过去出游多,要乘坐各种交通工具。他在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上度过了旅途中的许多时间。
    当他与元教授结伴而行时,有时路途长远,或为调整时差在不同的昼夜里打起精神,元教授总会提出用下棋来消磨时光。
    象棋、围棋、西洋棋、跳棋、五子棋、军旗……甚至于飞行棋,日久天长中,元和也玩得得心应手。
    后来有时遇上路况颠簸,因为棋盘在桌椅上摆放不稳,棋子容易倾洒的缘故,元和还学会了下盲棋。
    算出井字棋的全部走法,虽然有些难度,但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只是要多花些时间。可是显而易见地,解析并不是在问询他,而是在自问。
    玩个自己擅长的游戏都没办法在解析面前秀一手,元和又低头看了看独自沉思不语的解析……
    自闭了。
    他飞快地在棋盘上反其道而行之,在离最佳的落子空格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落下了一子,然后抽出解析夹在指尖的黑笔,在两个圈之间画上了第三个圈。
    一条呈现着180°的完美角度的线段就此排列组合成功。
    “你赢了!“元和宣布道,然后拿起解析座位上的靠枕,一抽一扯。
    霎那间,一条柔软轻和的小毯子出现在元和的臂弯。
    可可爱爱的卡通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带着绿草如茵的方寸之地跳到元和劲壮的小臂上,然后又将元和的大半只手掩藏其中。
    好不容易才从温暖的欢呼中挣脱开来的大拇指朝挂钟的方向动了动:“时候也不早了,现在可以去睡午觉了。”
    解析很乖巧地躺在折叠椅上,两手搭在小毯子上,然后闭起眼睛。
    “哥哥也要午睡。”元和还在细致地给解析掖着被角,突然对上解析再次睁开的双眼。
    那双眼柔情似水,满怀关切。
    元和点头应下,又夸了一句:“这么乖啊,哥哥还以为你不达成目的誓不罢休呢!”
    解析有时在一楼解题,到点了却忘记上床睡觉。每当那时,元和就会捧着一杯热饮不着痕迹地来提醒她,而每当那时,解析也总会目露恳求,恳请元和再给她一点时间。
    “哥哥,思绪打断了,明天早上起来却不一定能接得上了。”
    “那就是说,还是有一定的几率是可以接得上的。”元和有时也会迁就解析,但更多时候,他往往会简单地收了收桌面上解析正在进行的工作,然后直接把解析抱上楼去强制她休息。
    难道是在学校的缘故吗?原来解析也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学校家里两副面孔啊!
    元和正欣慰地概叹,猛不丁听到解析说——“因为我已经解出所有的走法了。”
    解析再一次睁开了双眼,墨黑细密的睫毛下蕴藏着熠熠生辉的光彩。
    “哥哥想知道吗?一共是……”
    元和:“……”
    若不是因为寓意不好,元和真想直接上手把解析的眼帘盖住。
    当然,他的做法相较于此,也没有婉转多少。
    元和把靠近后门的窗户又合上了些许,然后在冷淡的拒绝声中给解析留下了一个冷漠的背影。
    几秒后,落荒而逃的元和又出现在教室前排。还未入睡的解析闻到了熟悉的气味,瞧见了一个倒着的元和。
    教室的窗户是推拉式的结构,元和安安静静地把两扇窗户重叠了大半,又把靠近解析头部的那扇窗拉上。
    一转头,发现自己沦为了解析的“不倒翁”。
    “早点休息,之后再聊。”继一句硬邦邦的“不必”后,元和张了张嘴,说出这么一句后,再次在解析那双清澈又明亮的眼睛的注视下落荒而逃。
    妹妹太过聪明,当哥哥的还能怎么办呢?
    元和做好了被二次打击的准备,但解析却变得越来越忙,被打击的“之后”遥遥无期,被元和美名其曰培养挫折商的借口而诱来的李婳险些喜极而泣。
    荀子言翻着解析用狂草一蹴而就的教科书笔记,叹道:“解析最近好像很忙啊,在课堂上要回答问题,平时要做练习题筹备竞赛,复试组里还两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地考试,还要在整理各科笔记之间到处连轴转,真辛苦。”
    “笔记快要整理到高三了,很快就能结束一项,希望到时候能轻松一些吧。”虽然,元和也知道这只是在心里说一说聊表安慰的话。
    随着参赛日期的临近,解析要做的题,要答的考卷,要听的解析课只会越来越多。哪怕她在高压下依然接受良好,但学校的老师不会因此对她和其他参赛学生放松一丝一毫。
    尤其是,当解析的水平一直保持在佼佼者的情况下。
    她被学校和老师们都寄予了许多期望。
    荀子言不可置否,随着元和的视线一同看向办公室的方向:“估计还是够呛。那些老师都绞尽脑汁想要激发解析的潜力呢。”
    “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在教室里狂补作业的李婳冒出头问了一句。
    在盘问和嘲笑了荀子言整整两天后,也许是乐极生悲,李婳也和促使荀子言与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赛考试日失之交臂的罪魁祸首相遇了。
    荀子言还在母亲面前自告奋勇要代表全班同学去看望水痘病发只能在家卧床隔离的李婳。
    然后……不客气地对李婳发出了嘲笑。
    “前几天是谁在我耳边说的,水痘是儿童时期才会有的病状。啧啧啧,李婳,没想到你还是儿童啊!”
    “李婳小朋友~李婳小朋友~”荀子言仗着自己发过水痘,丝毫不避嫌地在李婳的房间里四处乱窜,还拉过书桌前的椅子,坐在李婳的床边笑的乐不可支。
    “哥哥教你一个道理哦~,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你明白这句话的出处吗?要不要我告诉你?”
    “哦,想必经过这件事后,你应该对其中蕴含的真谛有了深刻的体会了吧,那就不需要我加以赘述了。”
    “哈哈哈——”
    李婳气的牙痒痒,真想一爪子上去把荀子言得意忘形的面孔挠破,但他看了看自己手上大大小小尚未结痂的伤口,只好作罢。
    又修养了一个星期后,李婳回归了学校生活,却发现自己对两位损友的交谈一知半解。
    荀子言与元和相视一眼,最后还是没玩够的荀子言清了清喉咙,报·复·性·一般慢条斯理地为整日奋斗在八卦第一战线的李婳答疑解惑。
    “事情要追溯到上周,解析在物理老师的课堂上整理物理笔记的时候……”
    那时,解析整理的内容,正巧与高三理科一班物理学科的教学进度不谋而合。
    学生们大多都有提前预习,授课进展很快,所以,余下的十几分钟里,物理老师将课后的探究题拆分讲解,然后改造变动了一番题目(主要是去掉了几个原题中已给出的假设和条件),使得正解不变,却要求学生们以新题目求出正解,还要复原原题里的数据。
    “老师,考试不考这种题吧!”有学生表示不满。
    “考试虽然不出这类题型,但理科最忌讳思维僵化,你们若是只想着以常规思路来解题,恐怕理综也得不了满分。”
    理综的的确确就没考过满分的某些同学:“……”
    话说回来,也没多少人理综能得满分吧!学生们老老实实地低头解题,私下里却是羡慕又怅惘地腹诽道。
    物理老师却仿佛是学生们心里的蛔虫一般:“自然也是有能得满分的人的。所以暂时没能得满分的同学,你们要开拓思维,要珍惜机会。”
    “珍惜机会?!”学生们齐齐喊道。
    “老师我平时也不常出这种题。”物理老师面带微笑地在教室里走了一圈。
    “有同学解出来了吗?”
    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笔尖落在纸张上断断续续发出的细微声响。
    “不要害羞嘛,多想一想,和周围的同学探讨一下。”物理老师挥手让一个支支吾吾的男生坐下。
    男生有些挫败,坐下时桌子上的笔骨碌碌地滚到了桌底,他在左右遍寻不着,又不敢和物理老师对视,只好随手又从笔筒里取了一支。
    可惜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支笔的碳素墨水断断续续,男生甩了甩,又甩了甩,力气和手臂摆动的幅度一下比一下大。
    “梁聪,给。”另一个男生捡起滚落到自己课桌下的黑笔,递给了前座不停甩笔的前座。
    “没关系,我也不会,只是你运气不好,第一个就被老师抽到了。给的时间更充裕一些,你肯定能答出来的。”同样能力不太高的男生小声地安慰着梁聪。
    梁聪回头,报以感激的一笑,却在不经意间看到那个在班级里几乎毫无存在感的小女孩站了起来。
    然后,他听到解析念出了题目里的条件和数据。
    这不是明摆着吗!可是老师要的是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啊。梁聪在心里为解析感到着急,然后又感到了一丝窃喜,最后为自己和她都解不出题而心生出的惺惺相惜和窃喜感到羞愧。
    和一个小孩子的水平锣鼓相当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向后看只会让自己不断地退步。
    梁聪的心情肉眼可见地低落起来,因此他并没有听到物理老师和解析之后的对话。
    对于解析二次复述题目的做法,物理老师哑然失笑。
    他不愿对这么小的孩子要求严苛,于是点点头:“嗯,你说的对,但是这些已经不是既定条件,我需要的是证明结论存在并正确和推导出正确的过程。”
    果然还是期望太高了啊!对这么小的孩子,果然不能抱有数理同存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物理老师正打算挥手让解析坐下,一直盯着黑板的解析突然看着他问道。
    “不限解法吗?”
    嗯?
    物理老师不着痕迹地把那只稍稍抬高的手·插·进了休闲裤的裤兜里。
    “你有什么想法?”
    物理老师好整以暇地一手·插·兜站在解析身畔的走道不挪窝了。
    之后,他听着解析以清晰的思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了这道物理题。
    数理的确是不分家啊!
    表面淡定内心OOC的物理老师:我就知道,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了,我的经验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就被推翻了呢!
    下课后,物理老师拿着教案从讲台走到后门,在经过解析身边时随口提点了一句:“下次解物理题时,还是要从头开始按步骤解答计算,不要使用反证法。”
    “这次是因为题型特殊,考试时是没有那么多的特殊题型的。”
    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敲了敲解析面前正对着那块区域的桌面,从笔记中抽身而出的解析点点头。
    李婳的前桌想起之前其他班同学在窗口敲了半天的桌角,对物理老师的身影投去了敬仰的目光。
    然后,他揣着课本和几张草稿纸就蹦跶到了解析的面前。
    “解析,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你刚刚说的那道题啊?我有一个步骤不太懂。”
    “哪里?”解析捧着水杯补水。
    “你怎么知道这个斜面的高度是17.25?”前桌拿着铅笔在那块橡皮擦写痕迹严重的区域又画了一道。
    “开平方。”解析迅速在稿纸上写下了几个式子。
    前桌一步步看过去,发现解析写的算式全是一步步倒推的。
    而且她的倒推还与常人的不同,在没有计算器的辅助下,常人以两数相乘逐一试验,直到找到该数的开方,而解析的解法,却让他恍惚间觉得解析是以总数推导该数的开方的。
    “倒也没错。”
    虽然并不用特意推导,只消大概看上几眼就能得出答案,但是解析赶着整理下一科笔记,所以在确认过已为前桌答疑解惑完毕并且前桌已然懂得该步骤的推演之后,她惜时如金又惜字如金地点点头,然后继续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
    “她会心算。”荀子言拍了拍前桌的肩膀,然后越过他瘦弱的身躯拿到解析的水杯朝门口走去。
    门外,他与提着一个沉甸甸的保温杯的物理老师不期而遇。
    “老师好。”荀子言打了声招呼,然后侧身避让。
    “解析学了多久的心算?不,应该问,她是向谁学习的?擅长哪种算法?”
    荀子言看着物理老师仿若自言自语,又似乎语无伦次的样子,斟酌了一会儿,然后特别认真地说:“似乎是天生的。”
    “她应该没学过心算,只是天生就会。”
    物理老师受了莫名的刺激,此后,每节课上,当他撞到解析没在学数学而是在整理笔记时,亦或是他正当堂提问时,每当有同学支支吾吾,脑筋转的不够快,再耽误下去也许就会拖课时,物理老师就把解析叫起来,让她当堂思考现场口述。
    解析十次里有八次很给面子,还有两次是因为题目太长,物理老师虽然想听解析的口述,但他总要先给这个光明正大并被自己允许开小差的学生大概地讲一遍题目。
    但是太长的题目往往条件也很繁杂,而上下相连的条件不一定会是解答同一步问题所需要的,没有耐心的物理老师概述着概述着,往往就开始自己讲解。
    后来,化学老师也发现了这条节约口水的捷径。
    至于生物老师……生物老师一早就知道了。
    他在教师节那天往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动态,配图是一束灿烂的月季花球。
    不懂得赏花的中年男人配文将月季花球称之为“解语花”,还被物理老师嘲讽了一番。
    作者有话要说:看文愉快。感谢在2020-12-1200:28:40~2020-12-1523:26: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据说这是一头猪崽子1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第99次成嫌疑犯,警花老婆崩溃 烹程万里 藏剑十年:废柴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游戏制作:从重铸二次元游戏开始 抗战:保卫南京获得神级单兵系统 星辰大道 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傅总,这是太太的二婚请柬 穿越七零:大佬,你的孩子重生了 黑木崖抄书百年,我成了魔道祖师 呜!重生2000,被大佬掐腰宠 嫁纨绔少帅小叔后,渣男为我杀疯了 佣兵1929 网游之九转轮回 星际猎人 吃瓜上位,我成了暴君的唯一信仰 陛下就是躺赢狗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