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林菀藏在斗篷下的手死死攥紧,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绿萝并未察觉林菀瞬间的失态,恐惧让她只想把所有知道的和盘托出,换取一线生机。
她喘着粗气,声音带着哭腔,继续吐露那个足以将所有人拖入地狱的秘密:“……后来……后来林公子给了夫人一支玉簪……簪尾那颗珍珠……是……是空的!”
“里面藏着……藏着能让人肠穿肚烂的毒药!”
“林公子说……说让夫人在木兰围场……趁乱……趁乱混入宸贵妃娘娘的饮食……要……要宸贵妃......
沈知念收到密报之时,正立于雁门关城楼之上,遥望北狄残军退去的方向。风雪初霁,寒意逼人,她却只觉心头一阵滚烫。
“娘娘。”秦骁低声禀报,“京中传来消息,周大人中毒已深,虽保住性命,但恐怕……”他顿了顿,终究没把话说完。
沈知念眸光微冷,指尖轻扣栏杆,声音低沉:“赵景晟果然动手了。”
秦骁沉默片刻,终是开口:“娘娘,我们是否该回京?如今太子监国,朝堂局势已不容乐观。”
沈知念轻轻摇头,目光依旧落在远方的山峦之间:“不能回去。边关尚未稳固,若我此时离开,北狄必会趁虚而入。更何况……”她微微一顿,唇角勾起一抹冷笑,“赵景晟既然想夺权,那就让他试试看。”
秦骁皱眉:“可是娘娘,若再不制衡,他在京城的势力只会愈发壮大。”
沈知念缓缓转身,神色冷静如常:“你以为,我会毫无准备就离开京城吗”
她抬手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函,递给秦骁:“这是我在宫中布下的暗线名单,还有几处可调动的兵力部署图。你即刻派人将此信送往京中,交予芙蕖。”
秦骁接过密函,郑重点头:“属下明白。”
沈知念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神逐渐深沉。
赵景晟,你想掌控大权?
好得很。
只要你敢动一步,我便让你万劫不复。
??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赵景晟正端坐东宫书房,神情阴郁。
幕僚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禀报:“殿下,周文渊虽未死,但已无力理政。朝中旧臣大多被压制,新提拔之人皆为殿下心腹。”
赵景晟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很好。接下来,便是沈知念了。”
幕僚迟疑道:“殿下,娘娘如今仍在边关,手中握有兵权,贸然动手,恐怕……”
赵景晟冷哼一声:“她手中的兵权,是父皇赐予的。只要我能让她‘战败’,她的兵权自然会被收回。”
幕僚眼中闪过一丝惊色:“殿下是想……挑起战事?”
赵景晟缓缓起身,走到窗前,目光幽深:“不错。我已经命人在边境散布谣言,说大梁军队正在集结,意图南侵。北狄那边,也已经有人在煽动复仇情绪。”
他回头看向幕僚,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容:“只要北狄再次来犯,沈知念就必须迎战。若她胜了,功劳归她;若她败了……”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然明了。
幕僚心头一颤,低声道:“殿下高明。”
赵景晟负手而立,语气森然:“沈知念,你以为你赢了这一局?呵……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
边关,夜色如墨,风声呼啸。
沈知念披着玄色大氅,独坐帅帐之中,烛火摇曳,映得她眉眼沉静。
忽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娘娘!”一名亲卫冲进来,神色焦急,“敌军连夜调动,似有大规模进攻迹象!”
沈知念猛地起身,眼神锐利如刀:“传令各营,立刻备战!”
亲卫应声而去。
不多时,秦骁也匆匆赶来:“娘娘,属下刚接到京中密报,赵景晟已在边境制造摩擦,北狄大军蠢蠢欲动。”
沈知念冷笑一声:“他倒是迫不及待。”
她快步走到沙盘前,手指划过雁门关至北狄王庭的路线,语气冷静:“北狄虽败,但实力尚存。阿史那烈虽死,其弟阿史那达鲁野心勃勃,必然不会甘心。赵景晟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
秦骁皱眉:“娘娘的意思是……赵景晟并非只是想对付您,而是想借北狄之手削弱朝廷?”
沈知念缓缓点头:“正是如此。他以为自己能掌控全局,殊不知,这是一场豪赌。一旦北狄真攻破雁门关,整个大梁都将陷入战火。”
她抬头看向秦骁,眼神坚定:“我们必须赢。”
秦骁抱拳:“属下愿随娘娘赴死!”
沈知念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是赴死,是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摄政者。”
翌日清晨,号角长鸣,烽烟四起。
北狄大军果然卷土重来,数万铁骑压境,旌旗蔽日。
沈知念亲自披甲上阵,率军出城迎敌。
两军对峙,杀气弥漫。
赵景晟在京中得知战事爆发,嘴角扬起得意笑容:“沈知念,这一次,我看你怎么收场。”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下令挑起战事的同时,一封密旨,早已悄然送入皇宫。
圣旨内容简短却震慑人心:
“本宫奉陛下诏命镇守边关,今有奸佞妄图构陷社稷,特请陛下彻查太子赵景晟与北狄私通之事。”
皇帝看完圣旨,脸色骤变。
他猛然想起这几日朝中关于赵景晟的流言蜚语,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寒意。
“难道……赵景晟真的与北狄有勾结?”
皇帝召见老丞相周文渊。
周文渊虽仍虚弱,但神志清明,听完皇帝所言后,缓缓开口:“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若太子真与北狄私通,那便是叛国大罪。”
皇帝沉思良久,终是下令:“立即彻查此事,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赵景晟得知此事,勃然大怒:“沈知念,你竟敢反咬一口!”
他立刻召集幕僚商议对策,却没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被人监视。
三日后,皇帝下旨,以“私通外敌、扰乱朝纲”之罪,废除赵景晟太子之位,贬为庶人,软禁于府中。
消息传至边关,沈知念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苍茫天地,神色平静。
“赵景晟,你输了。”
她缓缓闭上双眼,心中却无比清明。
这一战,不只是为了胜利,更是为了告诉所有人??
她沈知念,绝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
她是大梁的摄政皇后,是这片江山真正的掌权者。
风雪再大,她也不会退缩。
因为她知道,这场权力之争,还未结束。
真正的风暴,才刚刚来临。
沈知念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天际线,风雪未息,天地间仿佛只剩下她一人。
赵景晟被废的消息传至边关时,她并未露出丝毫喜悦。相反,她的心中一片沉静。这场较量看似以她的胜利告终,但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娘娘。”秦骁走到她身后,语气低沉,“京中传来消息,陛下已下旨彻查太子一党,并命周丞相重新掌权。”
沈知念微微颔首:“周文渊虽老,但仍是朝堂上最能稳住局势的人。”
秦骁迟疑片刻,又道:“只是……陛下并未明确表态要召回娘娘。”
沈知念嘴角微扬,目光落在远处的敌军营帐之上:“他不会轻易让我回去。”
秦骁皱眉:“娘娘的意思是……陛下也开始忌惮您了?”
沈知念轻轻一笑,声音却冷得像这北地的风:“功高震主,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她缓缓转身,看向秦骁:“你可还记得我为何坚持要亲自来雁门关?”
秦骁点头:“娘娘说,只有掌控军权,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沈知念神色平静:“如今,我已立下大功,军中将士皆对我忠心耿耿。皇帝若想收回兵权,必然要付出代价。”
秦骁沉默片刻,终是开口:“娘娘打算如何应对?”
沈知念眸光微冷:“等。”
“等?”秦骁不解。
“等北狄再次来袭。”沈知念淡淡道,“也等陛下做出选择。”
秦骁心头一震,终于明白她的意思。
皇帝如今对她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既信任,又忌惮。若此时贸然回京,恐怕会被削权甚至软禁。唯有再打一场胜仗,才能让皇帝不得不依赖她,同时也能震慑朝中那些蠢蠢欲动之人。
果然,数日后,北狄大军再度压境。
这一次,他们带来了更为精良的武器和更凶猛的攻势。
沈知念亲率大军迎战,与敌军在雁门关外展开激战。
这一战,比上次更加惨烈。
敌军势大,且有备而来,大梁军队伤亡惨重。
秦骁身披重甲,浴血奋战,始终护在沈知念身边。
“娘娘!”他一边挥剑斩敌,一边大声喊道,“敌军太多,我们该撤了!”
沈知念却不退反进,手中长剑直指敌将:“今日,若不能胜,便死在此处!”
她一声令下,埋伏已久的骑兵从两侧杀出,直冲敌军腹地。
敌军阵型顿时大乱。
沈知念趁机率军冲锋,一举击溃敌军主力。
此役过后,北狄残部彻底退回草原,短期内再无南侵之力。
消息传回京城,举国震动。
皇帝亲自下旨嘉奖沈知念,赐封号“镇国摄政皇后”,并命其继续镇守边关,以防北狄再犯。
赵景晟虽已被废,但仍有余党潜伏朝中,伺机而动。
沈知念深知,自己虽胜了一局,但真正的敌人,从未真正现身。
她坐在帅帐之中,提笔写下一封密信:
“芙蕖,密切注意宫中动向,尤其是贵妃一脉。另,务必查明赵景晟是否真与北狄私通。若有证据,立刻呈报。”
写完后,她将信交给一名亲信,叮嘱道:“务必亲手交到芙蕖手中。”
亲信领命而去。
夜色深沉,风雪依旧。
沈知念望向窗外,心中却异常清醒。
她知道,这场权力之争,远未结束。
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否则,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
与此同时,皇宫深处,一道黑影悄然潜入御书房。
那人身穿黑色斗篷,动作迅速而谨慎,在书架间翻找片刻后,终于找到一份密档。
他快速浏览内容,眼中闪过一丝惊色。
“原来如此……”他低声喃喃,随即小心翼翼地将密档收起,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他转身之际,一道清冷的声音骤然响起:“谁?”
黑影猛然回头,只见皇帝正站在门口,神色冷峻。
“臣……”那人迟疑片刻,终究还是跪下,“臣参见陛下。”
皇帝缓步走近,目光森然:“你是谁派来的?”
那人低头不语。
皇帝冷笑一声:“看来,有人已经迫不及待了。”
他抬手示意侍卫上前:“拿下。”
侍卫们立即围拢,将那名黑衣人擒住。
皇帝看着被押走的身影,眼神逐渐阴沉。
“沈知念,你以为你能永远掌控局势吗?”
他缓缓坐下,手指轻敲案几,思绪万千。
沈知念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军中威望极高,如今更是手握重兵。若再让她掌握朝政,恐怕连他也难以压制。
“是时候,做些改变了。”
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而在千里之外的雁门关,沈知念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忽然抬头望向京城方向。
风雪弥漫,视线模糊。
但她心中却无比清明。
她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