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帐内点着一盏孤灯,光线昏黄,将她映在帐壁上的影子拉得细长而孤寂。
林菀并未卸下斗篷,只是解开了系带,任由那青莲色的厚重织物滑落肩头,露出里面素净的衣裙。
她缓缓在铺着简单毡毯的矮榻上坐下,背脊挺得笔直,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落寞。
云桃小心翼翼地捧来一杯刚沏的热茶,氤氲的热气在冰冷的空气中袅袅升起。
她将茶盏轻轻放在林菀手边的小几上,目光担忧地落在林菀脸上。
自从马料堆那边回来,少夫人就一直是这样,眼......
沈知念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天际线,风雪未息,天地间仿佛只剩下她一人。
赵景晟被废的消息传至边关时,她并未露出丝毫喜悦。相反,她的心中一片沉静。这场较量看似以她的胜利告终,但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娘娘。”秦骁走到她身后,语气低沉,“京中传来消息,陛下已下旨彻查太子一党,并命周丞相重新掌权。”
沈知念微微颔首:“周文渊虽老,但仍是朝堂上最能稳住局势的人。”
秦骁迟疑片刻,又道:“只是……陛下并未明确表态要召回娘娘。”
沈知念嘴角微扬,目光落在远处的敌军营帐之上:“他不会轻易让我回去。”
秦骁皱眉:“娘娘的意思是……陛下也开始忌惮您了?”
沈知念轻轻一笑,声音却冷得像这北地的风:“功高震主,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她缓缓转身,看向秦骁:“你可还记得我为何坚持要亲自来雁门关?”
秦骁点头:“娘娘说,只有掌控军权,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沈知念神色平静:“如今,我已立下大功,军中将士皆对我忠心耿耿。皇帝若想收回兵权,必然要付出代价。”
秦骁沉默片刻,终是开口:“娘娘打算如何应对?”
沈知念眸光微冷:“等。”
“等?”秦骁不解。
“等北狄再次来袭。”沈知念淡淡道,“也等陛下做出选择。”
秦骁心头一震,终于明白她的意思。
皇帝如今对她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既信任,又忌惮。若此时贸然回京,恐怕会被削权甚至软禁。唯有再打一场胜仗,才能让皇帝不得不依赖她,同时也能震慑朝中那些蠢蠢欲动之人。
果然,数日后,北狄大军再度压境。
这一次,他们带来了更为精良的武器和更凶猛的攻势。
沈知念亲率大军迎战,与敌军在雁门关外展开激战。
这一战,比上次更加惨烈。
敌军势大,且有备而来,大梁军队伤亡惨重。
秦骁身披重甲,浴血奋战,始终护在沈知念身边。
“娘娘!”他一边挥剑斩敌,一边大声喊道,“敌军太多,我们该撤了!”
沈知念却不退反进,手中长剑直指敌将:“今日,若不能胜,便死在此处!”
她一声令下,埋伏已久的骑兵从两侧杀出,直冲敌军腹地。
敌军阵型顿时大乱。
沈知念趁机率军冲锋,一举击溃敌军主力。
此役过后,北狄残部彻底退回草原,短期内再无南侵之力。
消息传回京城,举国震动。
皇帝亲自下旨嘉奖沈知念,赐封号“镇国摄政皇后”,并命其继续镇守边关,以防北狄再犯。
赵景晟虽已被废,但仍有余党潜伏朝中,伺机而动。
沈知念深知,自己虽胜了一局,但真正的敌人,从未真正现身。
她坐在帅帐之中,提笔写下一封密信:
“芙蕖,密切注意宫中动向,尤其是贵妃一脉。另,务必查明赵景晟是否真与北狄私通。若有证据,立刻呈报。”
写完后,她将信交给一名亲信,叮嘱道:“务必亲手交到芙蕖手中。”
亲信领命而去。
夜色深沉,风雪依旧。
沈知念望向窗外,心中却异常清醒。
她知道,这场权力之争,远未结束。
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否则,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与此同时,皇宫深处,一道黑影悄然潜入御书房。
那人身穿黑色斗篷,动作迅速而谨慎,在书架间翻找片刻后,终于找到一份密档。
他快速浏览内容,眼中闪过一丝惊色。
“原来如此……”他低声喃喃,随即小心翼翼地将密档收起,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他转身之际,一道清冷的声音骤然响起:“谁?”
黑影猛然回头,只见皇帝正站在门口,神色冷峻。
“臣……”那人迟疑片刻,终究还是跪下,“臣参见陛下。”
皇帝缓步走近,目光森然:“你是谁派来的?”
那人低头不语。
皇帝冷笑一声:“看来,有人已经迫不及待了。”
他抬手示意侍卫上前:“拿下。”
侍卫们立即围拢,将那名黑衣人擒住。
皇帝看着被押走的身影,眼神逐渐阴沉。
“沈知念,你以为你能永远掌控局势吗?”
他缓缓坐下,手指轻敲案几,思绪万千。
沈知念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军中威望极高,如今更是手握重兵。若再让她掌握朝政,恐怕连他也难以压制。
“是时候,做些改变了。”
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而在千里之外的雁门关,沈知念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忽然抬头望向京城方向。
风雪弥漫,视线模糊。
但她心中却无比清明。
她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
---
沈知念回到帅帐,刚卸下铠甲,便听闻京中急使到来。
“娘娘,陛下召您回京述职。”传旨太监恭敬地递上圣旨。
沈知念接过圣旨,扫了一眼,面上不动声色:“知道了。”
待传旨太监退下后,秦骁皱眉道:“娘娘,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前日还下旨表彰您,今日就急着让您回京……”
沈知念将圣旨放在案上,语气平静:“他在试探我。”
秦骁沉默片刻,低声道:“娘娘打算如何应对?”
沈知念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飘落的雪花:“我若即刻回京,便是落入他的圈套;若抗旨不遵,又给了他削我兵权的借口。”
她转过身,目光锐利:“你即刻派人前往京中,暗中调查贵妃一脉的动向,以及赵景晟旧党的活动情况。”
秦骁点头:“属下这就去办。”
沈知念坐回案前,提笔写下另一封密信:“另外,通知芙蕖,让她设法接近贵妃,务必找出皇帝与她之间的联系。”
秦骁接过信,郑重应下。
次日清晨,沈知念召集诸将议事。
“我将启程回京述职。”她开门见山地说,“但雁门关不可无人统帅。”
众人闻言,皆露出惊讶之色。
副将张怀安率先开口:“娘娘,若您离开,谁来统领全军?”
沈知念目光淡然:“由秦骁暂代主帅之位,诸将听令行事即可。”
秦骁一怔:“娘娘,属下……”
沈知念打断他的话:“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我不在时,军中事务全权由你决断。”
秦骁咬牙抱拳:“属下必不负娘娘所托!”
沈知念满意地点了点头:“雁门关防务不可松懈,即便没有战事,也要做好随时迎敌的准备。”
诸将齐声应诺。
安排妥当后,沈知念启程回京。
一路风雪兼程,三日后抵达皇城。
城门前,礼部官员早已等候多时。
“恭迎镇国摄政皇后回京。”为首的官员躬身行礼。
沈知念微微颔首,步入城门。
马车穿过繁华街市,最终停在皇宫门前。
她下车,踏入宫门,熟悉的金碧辉煌扑面而来。
可她心中却无比清楚,这次回来,绝非荣归故里,而是一场新的博弈。
她被安置在偏殿休息,直至第二日早朝,才得以觐见皇帝。
朝堂之上,百官肃立。
沈知念缓步走入,叩拜行礼:“臣妇沈知念,参见陛下。”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深沉:“皇后辛苦了,快起来吧。”
沈知念起身,站定,静静等待皇帝发话。
皇帝环顾群臣,缓缓开口:“皇后镇守边关,屡建奇功,实为社稷之福。”
群臣纷纷附和。
皇帝顿了顿,又道:“然边关战事频繁,朝廷亦需稳定。朕思虑再三,决定命皇后暂留京城,协理朝政。”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沈知念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陛下厚爱,臣妇感激不尽。只是边关军务繁重,若无统帅,恐生变故。”
皇帝笑了笑:“皇后放心,朕已命秦骁暂代主帅之职,辅以几位老将军,应无大碍。”
沈知念垂眸,掩去眼中寒意。
果然是个圈套。
皇帝先是调她回京,接着剥夺她对军权的直接掌控,再逐步削弱她在军中的影响力。
好一个温水煮青蛙。
“臣妇谨遵圣命。”她语气恭敬,却字字如铁。
朝会结束后,皇帝单独留下沈知念。
“皇后。”他语气温和,“朕知道你在想什么。但你也明白,朕需要一个稳定的朝廷。”
沈知念抬起头,目光清澈:“陛下说得对,臣妇只愿江山稳固,百姓安康。”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很好。”
沈知念退出御书房,脚步沉稳,心中却波涛汹涌。
她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
回到寝宫,沈知念屏退左右,独自坐在灯下。
不多时,门外传来轻微的敲门声。
“进来。”
芙蕖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娘娘,奴婢打听到,贵妃近日频繁出入御书房,与陛下密谈多次。”
沈知念眉头微蹙:“她说了什么?”
芙蕖摇头:“具体谈话内容不得而知,但奴婢发现,贵妃曾带入宫中一份密函,似乎是来自某位朝中大臣。”
沈知念沉吟片刻:“查清楚那密函的来源。”
芙蕖应声退下。
沈知念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她知道,皇帝已经开始布局,而她,必须抢先一步。
否则,不只是失去兵权那么简单。
这一夜,注定无眠。
风雪依旧,如同她此刻的心绪,纷乱而沉重。
但她知道,只要她还在,就没有人能真正动摇她的地位。
她是沈知念,是这个王朝最不该被小觑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