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沈知念的目光却定定地落在“流产”、“口口声声说是宸贵妃所害”这几个字上。
原来如此……
难怪。
难怪沈南乔的恨意会如此刻骨,如此疯狂,不惜被柳时修当刀使。
她除了被柳时修的虚情假意,哄骗得神魂颠倒外,竟还背负着“丧子之仇”。
并且,沈南乔将这滔天恨意,全然归咎到了她头上!
看完后,沈知念将纸条凑近烛台,跳跃的火苗瞬间吞噬了那几行墨迹,化作一缕轻烟。
“赖到本宫头上?”
沈知念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
沈知念在宫中安顿下来后,表面上一切如常,每日按时入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她举止得体、言语谦和,从不越权半步,仿佛真的甘心放下军权,安心做她的“镇国摄政皇后”。
然而,只有她自己清楚,这不过是表象。
她在宫中布下眼线,暗中调查贵妃与皇帝的往来。同时,她还安排芙蕖继续查探那份密函的来源,并命人密切关注赵景晟旧党的动向。
几日后,一封密信悄然送入她手中。
“娘娘,奴婢查明了。”芙蕖低声禀报,“那封密函出自户部尚书周怀义之手。”
沈知念眉梢微挑:“是他?”
周怀义是前太子一党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赵景晟被废后,他并未受到牵连,反而因资历老、人脉广而得以留任。如今看来,此人早已投靠贵妃,成了皇帝身边的一颗棋子。
“他在密函中写了什么?”沈知念问。
芙蕖道:“据说是关于边关粮草调度的机密文书,但内容并不寻常。贵妃似乎借此向陛下暗示,雁门关军需有亏空之嫌,甚至怀疑秦骁有贪墨之举。”
沈知念神色不动,心中却已翻涌起惊涛骇浪。
这是要借刀杀人。
若皇帝信了这份密函,便会派人彻查边关粮草,届时无论查出问题与否,秦骁都难辞其咎。一旦他被撤职查办,她留在军中的最后一点影响力也将荡然无存。
更可怕的是,若皇帝对边关生疑,便可能派遣新的监军或直接收回兵权,彻底将她架空。
“好一招釜底抽薪。”沈知念轻声自语,眼中寒光乍现。
她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头飘落的雪花,思绪飞转。
此刻,她不能贸然反击,否则只会打草惊蛇。必须先稳住局势,再设法反制。
“芙蕖。”她回身吩咐,“你即刻前往秦骁处,让他务必小心行事,不可露出任何破绽。若有异动,立刻传讯回来。”
芙蕖应声而去。
沈知念重新坐下,提笔写了一封奏折,内容却是请求皇帝允许她亲自巡视各地军营,以稳定军心、安抚将士。
她知道,皇帝不会轻易答应,但她必须试探对方的态度。
果然,次日早朝,皇帝看过奏折后,神色微沉。
“皇后此意虽好,但朕以为,目前不宜让你离开京城。”皇帝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沈知念微微欠身:“臣妇遵旨。”
退朝后,皇帝再次召她入御书房。
“皇后。”皇帝开门见山,“你为何突然想要巡视军营?”
沈知念垂眸:“只是担心边关将士因臣妇离任而有所不安,想亲自走一趟,也好让军心稳固。”
皇帝淡淡一笑:“你倒是替朕操心。”
沈知念心头微紧,面上却依旧恭敬:“为江山社稷,臣妇不敢懈怠。”
皇帝盯着她看了片刻,忽然道:“朕听闻,近日有人对你颇多非议,说你在边关专断独行,甚至有僭越之举。”
沈知念心中一凛,表面却波澜不惊:“不知是何人所言?”
皇帝没有回答,而是缓缓起身,走到窗前:“皇后,你聪明过人,朕一直都知道。可你也要明白,有些事,做得太过,反倒会伤了君臣之情。”
沈知念心中已然明了??皇帝已经开始怀疑她,甚至已经在准备对她下手。
她轻轻一笑,语气平静:“陛下圣明,臣妇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梁江山。若陛下觉得臣妇有错,臣妇愿受责罚。”
皇帝回头看向她,目光深沉:“你既知朕心意,那便安分些吧。”
沈知念低头应是,随后告退。
走出御书房时,她背脊已被冷汗浸透。
她知道,自己已经站在悬崖边缘,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回到寝宫后,她立即召来芙蕖。
“我需要一份证据。”她低声道,“能证明贵妃与周怀义私通朝政的证据。”
芙蕖点头:“奴婢这就去查。”
“还有。”沈知念补充,“想办法联系上赵景晟,我要知道他是否真的与北狄有勾结。”
芙蕖震惊地抬头:“娘娘,赵景晟不是已经被废了吗?”
沈知念冷笑:“越是被废的人,越有可能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我要看清这盘棋局,就必须知道每一个棋子的真实身份。”
芙蕖领命而去。
数日后,芙蕖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赵景晟并未死心,他确实与北狄有过秘密通信,而且,其中一封信件的副本,竟然出现在贵妃的寝宫之中。
沈知念看着那封信,眼中闪过一抹冷意。
“原来如此……”她喃喃道,“贵妃是在借赵景晟之手,制造混乱,好让皇帝不得不削弱我的权力。”
她终于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皇帝并非完全信任她,也并非全然相信贵妃,而是在利用这场权力斗争,试图平衡各方势力,最终达到彻底掌控朝局的目的。
可惜,他低估了她。
沈知念当即写下一封密信,命人送往雁门关。
“秦骁,时机已到。按计划行事。”
与此同时,她开始在朝堂上频频示弱,不再参与重大决策,也不再提出异议。甚至连皇帝偶尔流露出的试探性话语,她也只是微笑应对,仿佛真的接受了现状。
皇帝果然放松了警惕。
数日后,一封来自雁门关的紧急军情送达京中??
“敌军再度来袭,秦骁率军迎战,然兵力不足,恐难支撑,请朝廷速派援军!”
满朝哗然。
皇帝脸色阴沉:“秦骁怎会在此时遭遇敌袭?之前不是说北狄已元气大伤,短期内无力南侵吗?”
沈知念上前一步,声音冷静:“陛下,此事恐怕另有隐情。北狄残部本就难以短时间内恢复战力,如今却突然出兵,必有内应接应。”
皇帝眼神微变。
沈知念继续道:“臣妇斗胆请命,愿亲赴雁门关,助秦骁退敌。”
皇帝沉默良久,终是开口:“皇后……你真愿意再赴战场?”
沈知念深深一拜:“为大梁江山,臣妇万死不辞。”
皇帝凝视着她,许久未语。
最终,他点头:“准。”
沈知念转身离去,脚步坚定。
她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到来。
但她无所畏惧。
因为她早已布好了局。
只要皇帝放她出京,她便可联合秦骁,一举揭发贵妃与周怀义的阴谋,同时掌握赵景晟与北狄勾结的确凿证据。
届时,皇帝别无选择,只能重新倚重她。
而她,也将彻底掌控这场博弈的主动权。
风雪未歇,命运的齿轮正在缓缓转动。
沈知念立于宫门前,望向远方天际。
她的眼中,燃烧着不灭的火焰。
这一局,她不会输。
沈知念回到寝宫后,便命人将门窗紧闭,亲自取出那封来自芙蕖的密信。
“娘娘,奴婢已查明周怀义与贵妃往来的细节。”芙蕖低声禀报,“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皆由一名宫中老太监传递。此人名叫李德全,是御书房的老臣,深得陛下信任。”
沈知念微微颔首,目光沉静:“他为何要帮贵妃?”
芙蕖道:“据奴婢查探,贵妃曾许诺扶植其子侄入朝为官,并赠予大量金银珠宝。”
沈知念轻笑一声:“原来如此,是利欲熏心。”
她缓缓起身,在房中踱步片刻,忽然停下脚步:“我要见李德全一面。”
芙蕖惊愕:“娘娘,这太危险了!若被陛下察觉……”
沈知念抬手打断她的话:“放心,我自有办法让他开口。”
当夜,沈知念亲自更衣换装,带着两名贴身侍卫,悄悄前往御书房方向。
皇宫森严,但沈知念早已在宫中布下眼线,熟悉各处巡逻路线。她避开守卫,顺利潜入御书房侧殿。
果然,李德全正站在偏殿门口,似乎在等人交接密函。
沈知念没有犹豫,直接现身。
“李公公,别来无恙。”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压。
李德全猛然回头,脸色瞬间惨白:“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沈知念缓步走近:“我来,是想和你谈一笔交易。”
李德全强作镇定:“皇后娘娘说笑了,老奴不过是宫中一介仆役,能与娘娘谈什么交易?”
沈知念淡淡一笑:“我知道你替贵妃传递密函,也知道你收受她的贿赂。若我将此事上报陛下,你觉得,你的结局会如何?”
李德全额上冷汗直冒,嘴唇颤抖:“娘娘……老奴也是迫不得已啊……”
沈知念语气依旧温和:“所以,我想请你帮我做一件事。只要你愿意配合,我不仅不会揭发你,还会保你一家平安。”
李德全迟疑许久,最终低头:“娘娘请讲。”
沈知念嘴角微扬:“我要你继续替贵妃送信,但内容必须由我来写。”
李德全一怔:“娘娘的意思是……”
沈知念低声道:“我要让贵妃以为,她即将得逞。而我要做的,就是让她落入我设下的圈套。”
李德全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应下。
翌日,一封新的密函悄然出现在贵妃手中。
“陛下近来对皇后颇为忌惮,若能再添一把火,便可彻底将其架空。届时,只需陛下点头,太子之位便可易主。”
贵妃看完后,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她立刻召来心腹太监,命其将回信送往御书房。
而这封回信,也被沈知念提前截获。
她看着信中内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看来,她已经迫不及待了。”
与此同时,皇帝也在密切关注着沈知念的一举一动。
他在等,等她露出破绽。
可他不知道的是,沈知念早已看穿了他的试探,也早已准备好反击。
数日后,一封奏折呈至御前??
“臣周怀义,参镇国摄政皇后沈知念,擅权专断、结党营私,更有勾连敌国之嫌,请陛下彻查。”
皇帝看完后,神色未变,只是轻轻放下奏折。
他知道,这是贵妃授意周怀义所为。
目的,便是逼他出手。
然而,还未等他做出反应,另一份奏折便接踵而至。
“臣秦骁,参户部尚书周怀义,私通贵妃、伪造军情、图谋不轨,且有北狄密信为证。”
皇帝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震惊。
紧接着,第三封奏折送达。
“臣沈知念,参贵妃萧氏,暗中勾结周怀义,意图借边关战事动摇军心,以达到扶持新太子、掌控朝政之目的。”
三封奏折同时呈上,如同三记惊雷,炸响在朝堂之上。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传朕旨意,即刻查封周府,拘押周怀义与贵妃,交大理寺彻查。”
朝堂震动。
沈知念立于殿下,神色平静。
她知道,这场博弈,她赢了。
但她也清楚,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风雪未止,寒意更深。
她望向天际,心中却无比清明。
这一局,她从未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