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影七领命,立刻上前,接过另一名暗卫递过来的短锹,毫不犹豫地朝着乔念所指的那一小片区域挖掘下去。
淤泥极其粘稠,挖掘起来十分费力。
但仅仅下挖了不到半尺深,短锹就碰到了东西!
影七眼神一凛,改为用手小心地刨开周围的淤泥。
很快,一个用厚实的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边缘还封着某种防水蜡的长方形物体,出现在了泥土之中!
乔念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影七小心翼翼地将那包裹取出,入手沉甸甸的。
他将其拿到火把下,用匕......
赵允回到北境城中,赵铁前来禀报:“将军,京城传来消息,谢灵霜已成功安抚朝中旧臣,赵恪正式登基,改元‘承安’。”
赵允微微一笑:“承安……愿天下从此安宁。”
赵铁道:“谢将军还送来一封密信,说是与您有关。”
赵允接过密信,拆开一看,信中只有一句话:“北境已安,愿你我共守山河。”
赵允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温柔。
他望向远方,仿佛看见谢灵霜依旧站在城楼上,守护着这座城,也守护着他。
北境,终将长治久安。
赵允站在北境城头,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川,心中却并未因敌军的溃败而彻底放松。南境虽已平定,但朝堂之上,仍旧暗流涌动。谢灵霜在京城的处境,亦不容乐观。
“将军。”赵铁走上城楼,抱拳道,“京城再传急报,谢将军在朝堂之上,与旧臣发生冲突。”
赵允眉头微皱:“什么冲突?”
赵铁沉声道:“谢将军提议裁撤兵部尚书一职,由北境军政司接管京城防务,遭到旧臣强烈反对。他们指责谢将军擅权,意图架空新帝。”
赵允沉默片刻,缓缓道:“谢灵霜此举,是为了防止旧臣操控朝政,确保赵恪真正掌权。但她太过激进,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赵铁道:“谢将军在信中说,她已做好准备,若旧臣不退,便以武力镇压。”
赵允神色微沉:“她太冲动了。”
赵铁迟疑片刻,低声道:“将军,是否要派人入京,协助谢将军?”
赵允点头:“即刻派人入京,务必确保谢灵霜的安全。若旧臣真有异动,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赵铁抱拳应命,转身离去。
赵允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知道,谢灵霜向来果断,但这一次,她面对的不只是朝堂上的争斗,而是整个帝国的权力格局。若她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甚至导致北境与朝廷彻底决裂。
翌日清晨,赵允亲自挑选了一支精锐队伍,由他最信任的副将李怀远率领,星夜兼程,赶往京城。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局势愈发紧张。
谢灵霜立于朝堂之上,目光冷冽,望着跪在殿前的旧臣们。他们高呼“谢将军擅权”,请求赵恪下旨,罢免谢灵霜的军权。
赵恪坐在龙椅之上,年幼的脸上满是犹豫与不安。他虽已登基,但对朝堂之事仍知之甚少,面对旧臣的激烈反对,他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决断。
“谢将军。”一名老臣站起身,语气严厉,“你擅自裁撤兵部尚书,意图掌控京城防务,此乃擅权之举,若不加以制止,恐怕会动摇国本。”
谢灵霜冷笑:“兵部尚书一职,本就由旧帝所设,其职责便是为旧帝掌控军权。如今旧帝已退,兵部尚书仍由旧臣把持,若不裁撤,岂非让旧帝余党继续操控朝政?”
另一名旧臣怒道:“谢将军此言,未免太过武断。兵部尚书乃朝廷重职,岂能因你一己之见便轻易裁撤?”
谢灵霜目光冷冽:“我并非一己之见,而是为了北境与朝廷的安定。若兵部尚书仍由旧臣掌控,北境军民如何能信服?若朝廷不信任北境,那北境又为何要继续效忠朝廷?”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一片哗然。
“谢将军,你这是在威胁朝廷吗?”一名旧臣怒斥。
谢灵霜冷冷道:“我只是陈述事实。北境军民浴血奋战,换来的不是猜忌与打压,而是真正的信任与尊重。若朝廷仍旧以旧臣为主,排斥北境之人,那北境迟早会与朝廷决裂。”
赵恪坐在龙椅之上,脸色苍白,双手紧握扶手,不知该如何应对。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传令兵冲入殿中,跪地禀报:“启禀陛下,北境急报!”
赵恪猛然抬头:“讲。”
传令兵喘息道:“北境赵允将军已派遣副将李怀远率军入京,护卫京城安全。”
此言一出,殿中旧臣皆是脸色大变。
“赵允竟敢派兵入京!”一名旧臣怒道,“这是要逼宫吗?”
谢灵霜冷笑:“赵允将军此举,是为了确保京城安全。若旧臣不生事端,何须北境大军入京?”
旧臣们一时语塞,却仍旧不甘心地望向赵恪,希望他能下旨阻止北境大军入京。
赵恪沉默片刻,终是缓缓开口:“朕……同意北境大军入京。”
旧臣们脸色惨白,知道赵恪已彻底倒向北境,而他们,再无翻盘的可能。
谢灵霜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英明。”
与此同时,李怀远已率军抵达京城外,谢灵霜亲自出城迎接。
“谢将军。”李怀远抱拳行礼,“赵允将军让我转告你,一切小心。”
谢灵霜点头:“我知道。”
李怀远低声问道:“京城局势如何?”
谢灵霜轻声道:“旧臣仍在负隅顽抗,但已无回天之力。赵恪已站在我这边,他们再无机会。”
李怀远松了口气:“那就好。”
谢灵霜望向远方,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她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北境与朝廷的融合,远比她想象的更加复杂。而她与赵允,也必须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步步为营,才能真正守住这片山河。
京城的风雪依旧凛冽,但谢灵霜的心中,却燃起了一丝希望。
北境,终将长治久安。
赵允回到北境后,开始着手整顿军务,确保北境的稳定。他深知,北境虽已平定,但朝廷的局势仍未完全稳固,若不能妥善处理,恐怕会再次引发动荡。
“将军。”赵铁再次前来禀报,“南境残余势力虽已被剿灭,但仍有部分旧部逃入山林,隐匿不出。是否继续追击?”
赵允沉思片刻,缓缓道:“暂时不必。南境战事刚歇,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若继续追剿,恐怕会引发民怨。我们只需派人监视,待时机成熟,再行处置。”
赵铁点头:“属下明白。”
赵允望向远方,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他知道,真正的敌人并非山林中的残兵败将,而是朝廷内部那些仍在蠢蠢欲动的旧臣。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谢灵霜正与赵恪商议朝政。
“陛下。”谢灵霜恭敬道,“如今兵部尚书一职已裁撤,京城防务由北境军政司接管,但朝廷仍需设立新的军事机构,以协调各地军务。”
赵恪点头:“谢将军所言极是。朕已命人拟定新的军政制度,由北境军政司统领各地驻军,确保朝廷对军队的掌控。”
谢灵霜微微一笑:“陛下英明。”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入殿,跪地禀报:“启禀陛下,北境赵允将军送来密信。”
赵恪接过密信,拆开一看,只见信中写道:“陛下,北境已安,但朝廷仍需警惕。旧臣虽已退让,但仍不可轻信。臣建议陛下设立监察司,由朝廷直接掌控,以监督各地官员,防止旧臣勾结。”
赵恪看完信后,神色凝重:“谢将军,赵允将军的建议,你怎么看?”
谢灵霜沉声道:“赵允将军所言极是。朝廷确实需要设立监察机构,以确保各地官员忠于朝廷,防止旧臣勾结。臣建议陛下设立监察司,并由朝廷直接管辖。”
赵恪点头:“好,朕即刻下旨,设立监察司,由谢将军亲自统领。”
谢灵霜拱手应命:“臣遵旨。”
朝堂之上,旧臣们听闻此言,脸色更加难看。他们虽已失去兵部尚书一职,但如今监察司的设立,意味着他们连朝堂上的发言权也将被削弱。
“陛下!”一名老臣出列,怒道,“设立监察司,实为赵允与谢灵霜联手掌控朝政之举,若不加以制止,恐怕会动摇国本!”
谢灵霜冷冷道:“监察司的设立,是为了确保朝廷对各地官员的掌控,并非针对某人。若旧臣无愧于心,又何惧监察?”
那老臣语塞,却仍不甘心地望向赵恪,希望他能收回成命。
赵恪沉吟片刻,最终缓缓开口:“朕意已决,监察司必须设立。朕相信谢将军,不会滥用职权。”
旧臣们脸色惨白,知道他们已彻底失去权力,再也无法翻盘。
谢灵霜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英明。”
与此同时,北境城中,赵允收到谢灵霜的回信,得知监察司已设立,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看来,谢灵霜果然不负所托。”赵允轻声道。
赵铁站在一旁,低声问道:“将军,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
赵允目光沉静:“北境已安,但朝廷仍需稳固。我们需继续扶持赵恪,确保他真正掌握朝廷大权。同时,也要防范旧臣反扑,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
赵铁点头:“属下明白。”
赵允望向远方,心中却依旧隐隐不安。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京城的风雪依旧凛冽,而北境的风雪,也未曾停歇。
但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并肩而立,便能守住这片山河。
北境,终将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