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呸,你以为我愿意跟你这个老阉货过啊?”王豆花撕着老头头发,一口浓痰吐到老头脸上,“想休我没门。
只能和离,我倒要看看大江二河几个是跟你还是跟我?
到时候没一个小辈跟着你,我看你的老脸往哪放?
你就等着喝西北风吧,饿死你个老阉货!”
“爹,娘……”
“这可咋办啊?”
大江和二河急成热锅上的蚂蚁,一个跺脚一个拍腿,拉又拉不开,又怕误伤老爹老娘。
主要是担心老爹,老娘可以说是压着老爹打,这会儿都骑到老头腰上,巴掌直往老头脸上招呼。
两人慌了神,同时朝媳妇投过去求救的目光。
谢氏和丁氏对视一眼,同时拉住自家男人,嘴里是一模一样的劝词,“娘手下知道轻重,爹不会有事的。
再说一边是爹一边是娘,你们帮哪个?帮哪个都是错?”
她俩对这个屁本事没有只知道瞎搅和的公爹早就不顺眼了,碍于孝道,两人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
但是婆母就不一样了,她打公爹天经地义,哪对夫妻不打架啊。
这可太正常了。
身上痛又没人帮,桑良很快投降了,眼里蹦跶的光没了,灰头土脸的坐在雪地里。
身上的袄子湿了一层,头顶稀疏的白毛随风飞舞,地上的头发更多。
他也算彻底看清了,这个家没一个人在乎他的,都站在老婆子那边儿。
在蹦哒他真怕自己被赶出家门,那他可咋活啊。
想通以后,老头就老实了,一声也不吭。
王豆花哼一声,甩袖子走了,“非得挨顿打才老实。”
谢氏和丁氏对视一眼,冲公爹点点头,跟着王豆花前后脚出门了,还得去大伯娘家揉粉团呢。
没工夫给老头耽误。
甜丫出了二奶奶家,直奔北边的穆家,穆家的人口少,加一块也才四口人,分的房子自然就小。
和甜丫姐弟俩的房子离得挺近,中间就隔着十来米的距离。
穆老爹完全信任甜丫,听清来意以后,把大儿子和麻冬妹都喊了过来。
大儿子身子骨一般,与其干重活累活还不如去揉粉团,只要粉条作坊不停。
他就能一直拿工钱。
夫妻俩都去揉粉团,工钱加一块就更多了,以后俩人就是没有新的营生,光靠这些工钱也能过活。
他就不用担心两人饿着了。
穆常平有些犹豫,他一个大老爷们跟着一群女人揉粉团有些不合适吧。
甜丫看出他的犹豫,让人别多想,“我大伯也签了这个文书,等手里的活计忙完了。
咱们的作坊建起来,他也要去揉粉团。
常平哥要是因为这个不好意思,实在没必要。”
“有啥不好意思,干活拿钱天经地义。”穆老爹替儿子做决定,“就这么说定了,签文书。”
心思被点破,穆常平有些臊得慌,但听完甜丫的话,他心里最后一丝顾虑也没了。
文书拿出来,他和冬妹就签字、摁手印。
两人以前在盐矿没日没夜的洗盐晒盐,跟奴隶差不多,自不会有人教他们读书。
两人不识字,都是甜丫先写出来,两人照葫芦画瓢签上去的。
“时间紧,常平哥和冬妹姐要是没别的事就先去我家吧,一会儿大家要在我家一块儿揉粉。”甜丫临走前交代。
常平和冬妹立马点头。
甜丫继续去下一家孙家和其余人家招人,又签下四个人。
回去的时候,甜丫算了算,如今揉粉团的人一共十个,加上她就是十一个。
应该够用了。
今早四叔跟她说,连夜做出了十五个压粉床子,加上她家那一个,一共就是十六个。
那就意味着只有十六家能做粉条,十一个人揉粉团足够了。
甜丫回到家的时候,十个人已经都到了。
大伯竟然也回来了,她有些意外,“大伯,你不是忙着抬树下山吗?”
前两天砍得树都还扔在野地里,今个下雪了,雪天路滑,他们倒是可以接着雪的滑力,把树都先拉回来。
“一听我要揉粉团,他们就把我赶回来了,说啥都不能耽误做粉条。”桑大吉答,左右看看问,“人齐了没,咱啥时候开始?”
“这就开始!”甜丫撸袖子,手一挥冲灶屋喊,“奶,热水都烧好了吗?”
“早好了,就等你们了。”冯老太拿着烧火棍从灶屋探出头。
“好,先倒水洗手洗脸,指甲也都要剪,指甲缝里不能留一丝泥灰儿。”甜丫边洗边解释,“咱们是做吃食必须要干净。
不然做出来的东西只会祸害人。”
十个人让干啥就干啥,没意见。
做吃食确实得干净。
家里剪子不够,冯老太去附近几家借剪刀。
趁他们洗手剪指甲的时候,甜丫摸进老太太房间,把她磨着老太太做的十来套围裙、头巾和袖套找出来。
都是用麻布做的,一溜烟的灰麻色,看着虽然不咋地,但都是新的。
这算是甜丫给揉粉团的人准备的工作服。
头巾包头,可以防止揉粉的时候头发掉进粉里。
袖套套住袖子,省的袖口粘脏粉团。
带肩带的围裙穿身上能罩住衣服,省的弄脏衣服。
看到三件套工作服,揉粉的人都惊呆了。
“还给发衣服呢?”丁氏展开围裙喜上眉梢,笑得合不拢嘴,就往身上套。
谢氏拿着围裙左看右看,拧眉扯住二弟妹的胳膊,“这不是衣服,后面是开着的,还没袖子。
你也别胡乱说,先听听甜丫怎么说?”
啥都没干就给发衣服?
世上哪有这好事?
何况他们揉粉团都是有工钱的,又没有白干。
工作服三件套发好,甜丫正准备给人解释,冯老太带着剪子回来,后头跟着几个半大小子。
每人肩上都挑着担子,桶里是晾干的淀粉。
进院就听到这话,冯老太脸挎嚓就下来了,先瞪一眼甜丫,这丫头忽悠自己做这些工作服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她说这些衣服都是做粉条的必要投入,算在成本里,她用了多少麻布,会按照世价把银子补给她。
难道又是忽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