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五章絮语(第1/2页)
他们是步伐一致的,心照不宣的执棋者。
但无论是谁,也都是天下这场棋局的一部分,挣不开,逃不脱。
想要掌控棋局更久些,那就要学会取舍。
所以张居正早就做好了随时弃子的准备,哪怕是他自己,必要时也不会犹豫。
只是殷灵毓踏了进来,带着她自己的能力,带着她所拥有的那些技术,如一个执剑的小将,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最可能出事,最可能被攻讦,最可能被放弃。
但依旧站在了他身侧。
看着他养病喝药,关怀他心情好恶,为他做他不能做的事,说不该说的话,然后乖乖的适时配合他“被管教”,让他们因为有求于他而不得不缓和态度,让他们因为利益和好处逐渐站到自己身后。
怎么会让人不触动呢?
这才是张居正不去怀疑,不去追问,多有回护的原因。
就算是他已年过半百,浸淫权势多年,熟谙朝堂规则。
也无法对此做到无动于衷。
朱翊钧那里,他最开始也托了冯保带去了不少批注过的书籍,想告诉他他仍旧是他的老师,至少他若能戒掉那烟,他不会让他落的太差的下场,不会在政治的权衡倾轧里也去推他一把。
可惜冯保后来告诉他,朱翊钧看也不看,直接扔进了火盆里,他便也未曾再送了。
其实朱翊钧的待遇不可谓不好,比如现在,朱翊钧虽被软禁在慈庆宫,但生活用度仍保持着帝王规格,每日清晨,宫人们仍按旧例捧着鎏金铜盆,织锦帕子伺候洗漱,榻上被褥帷帐是来自苏州的云锦,紫檀木榻上铺着层层软褥,案几摆着时令鲜果,御膳房照例呈上八珍玉食,偏殿里有冯保特意安排来解闷儿的说书先生,窗外的小花园里花开得极盛,赏心悦目。
但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抚平朱翊钧。
说书先生的故事他一个字都听不进去,窗外的花开得再盛也入不了他的眼。
在无数个不眠之夜,他反复回忆亲政时的风光,越想越觉得委屈。
为什么母后要这样对他?
为什么张居正不继续当个忠臣?
为什么殷灵毓那个妖女能得到所有人的追捧?
在他扭曲的认知里,李玉娥和张居正的关怀只是虚伪的表演,是胜利者的施舍,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满朝文武竟无一人为他抗争,连冯保这个大伴都倒向了他的母后。
凭什么?难道他不才是皇帝吗?凭什么因为一个鸦片就全都放弃了他?他明明还是正常的!他只是拿它止疼,怎么算得上是上瘾?!
这些没有答案的质问,最终都伴随着得不到鸦片抚慰的疼痛,化作复杂的恨意。
万历八年,春,大明对倭宣战。
新建的水师雄赳赳气昂昂的驾着蒸汽战船,准备整军出海,打响大明对外征战的第一枪。
殷灵毓很想去,奈何上到李玉娥张居正,下到申时行甚至那个曾经陪她赶赴疫区的侍卫庄临丰,没一个人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五章絮语(第2/2页)
说到底,她如今将将十岁,太小了,上战场,他们不放心,尤其还是出海。
乾清宫内,众人本来聚在一起商议后勤调拨,一听闻殷灵毓要随军出征,纷纷劝阻。
李玉娥眉头紧蹙:“灵毓,此事断不可为,海上风浪险恶,刀剑无眼,你若有个闪失,哀家损失可就大了。”
能不大么!前阵子新火炮火铳,还有从前的那些好东西,还有殷灵毓最近在教授太医们的所谓外科,以至于她现在都不考虑殷灵毓对她的威胁了,风险的确有,好处更多啊!
张居正放下茶盏,语气沉稳:“灵毓,战阵之事非儿戏,倭寇凶残,若见我军中有孩童,必生轻慢之心,反倒误事。”
他往常一说话殷灵毓是听的,但今天明显不一样,殷灵毓有些闷闷的,不太想放弃的样子,于是申时行也跟着温声劝解道:“殷国师,太医院新得了几味海外药材,正等着你帮忙辨识呢!”
冯保吩咐手下的小公公把稀罕的杨梅和荔枝拿冰镇着端上来,亲自从托盘上给每人分得几口,李玉娥拿银叉吃上一口,含着那沁丝丝的冰甜,灵光一闪。
“好孩子,你入京前不是与戚将军相熟?这大炮火铳也得分拨北地一些,可战船他们却是用不上的,是不是?那蒙古和女真也是一大祸患,不若你再给北地将士们和戚将军也想想办法?”
说是想办法,其实就是转移殷灵毓的注意力,给她找些事情做,李玉娥这话一出,其他人也把话题努力往这边拽。
张居正顺着太后的话头说道:“北疆确需未雨绸缪,辽东李成梁虽善战,然女真各部近来蠢蠢欲动,王杲残部仍在暗中串联,若能加大火器投入,使边军以少胜多,则可省下大量军饷。”
“正是,下官查阅近年战报,蓟镇一带每至深秋便需增兵防守,若能将那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的火炮部署在长城沿线就好了,只可惜,现在做出来那几台都送去了广东那边。”
“末将驻守宣府时常见到,鞑子骑兵来去如风,那连发火铳最应该就先调拨北地。”说起这事,武将还有点子幽怨,但毕竟对外战争也是战争,他们不少人蹭到了队伍里,再加上又不是不做第二批了,倒也没闹起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辽东布防,九边军需,草原情报说得绘声绘色,见殷灵毓已经在思索起来,才渐渐收声。
不坚持要去就行,不然,他们可能还真拿这神秘莫测的国师没办法,除了张江陵能管管她,谁还敢把人关起来绑上不成。
再说了,把人惹急了,以后那么多好东西人家不拿了,他们也找不到第二个殷国师了啊!
那他们是真不好接受。
殷灵毓低头琢磨着,除了羊毛之外,关外的黑土地是不是应该也拿下来?
多肥沃啊!不能浪费!
于是没两天,朝廷给水师调拨粮草的文书才刚发走,殷灵毓在会议上再次抽出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