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凉州送来的奴隶络绎不绝。
既有匈奴人鲜卑人和杂胡,也有很多晋人及僧人,浩浩荡荡在渭北的屯田中劳作。
刘义兴这次算是大手笔,将北凉宗室、匈奴豪族、佛寺一网打尽,沮渠灭族,斩断了匈奴人的根基。
吓的杂胡鲜卑诸部主动束发右衽,自称汉朝后裔……
“有儿如此,吾无忧矣。”刘道规对刘义兴彻底放心了。
这年头培养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不容易。
出征之前,刘道规还担心他有妇人之仁,学那些儒生,搞什么仁义治国。
现在看来,杀伐果断不在自己之下。
这是一个君主最基本的素质。
胡夏、西秦、北凉相继覆灭,南凉投降,西凉、仇池归顺,西北算是平定了。
“下一步便可合并西凉、仇池,一统关右,集中精力北伐魏国,统一天下。”刘穆之两眼放光。
刘道规道:“西凉、仇池二国我另有大用,先不着急。”
杨盛和李暠主动送质子入长安,请求刘道规派遣官吏督查国政。
刘穆之讶然:“哦?大王还有其他打算?”
“天下非常大,不止中国而已,西凉李暠乃大汉李广后人,亦我同类,仇池杨氏早已汉化,我欲令二国为前驱,一国进军西域,一国攻克西南羌地。”
西域有辽阔不必多言,其实西南羌地也非常大,与中原相差无几。
正常状况下,汉国统一天下后,需要休养一二十年,才有余力攻取这些地方。
但汉国周边的威胁不止这些,魏国之后还有越来越强盛的柔然,辽东之地,高句丽进军朝鲜半岛,吞并礼成江、汉江流域,已经崛起。
就连南面的林邑国这几年也没闲着,攻灭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乾鲁、扶单等诸国,成了南方霸主,对交州动手动脚。
恢复华夏,不是简单的一句话,需要几代人前仆后继的抛头颅洒热血。
但如果让西凉和仇池去前面探路,能为刘道规省下不少力气。
定都长安,建立汉国之后,刘道规的野心已经不局限于中国之地。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以汉为国号,就要有汉朝的气度和雄心。
一个王朝能达到什么高度,就看前两代君主的武功能达到什么程度。
不是刘道规穷兵黩武,而是这些势力壮大起来,一定会进军中原,现在不来,是因为你强大,等你的后代衰弱了,他们一定会来。
国与国之间的残酷性远远大于黑暗丛林。
刘道规既为汉王,华夏君主,就要为子孙后代考虑。
司马家弄出的八王之乱,五华乱胡,一个个胡人国度建立在汉人的祖宗之地上,给周围所有异族立了一个榜样,华夏并非无懈可击。
“大王之雄才大略,深谋远虑,古今罕有……”刘穆之赞叹不已。
刘道规道:“我给你两年时间,积蓄粮草和物资,两年之后,我将率倾国之军,一举攻灭魏国!”
刘穆之眉头一皱,“两年……臣必竭心尽力!”
刘道规安慰道:“放心吧,两年足矣,胡夏西秦二凉缴获的牲畜六十多万头,钱粮五十余万石,足够打一场国战了。”
魏国在枋头之战被重创,国中精锐损失六成,长孙肥、达奚斤等大将阵亡,已经奄奄一息。
虽然拓跋嗣励精图治,南失北补,但输了国运之战,不是一时片刻就能恢复的。
就像当年姚兴输了柴壁之战,就只能躺平等死了。
在刘道规看来,两年时间已经很长了,若不是要恢复关中、消化陇右河西,刘道规早就挥兵杀过去了。
刘穆之忽然话锋一转,“大王一战灭秦凉胡夏四国,战功彪炳,可顺天应人,进大位,以安天下士民之心。”
迁都长安后,晋室最后一口气也被掐灭了。
王谢庾郗等高门流放南中后,最后的阻力也消失了。
称帝的时机已经到了。
跟刘穆之用不着虚情假意,刘道规直接点头,“此事你看着办吧。”
早一日登基,早一日定下名分,洗去司马家的残秽。
新朝才会有新气象。
刘穆之说干就干,联合朝中文武劝进,司马德文也非常配合,声泪俱下的求着刘道规接受禅让。
不过任何事都要按流程来,三辞三让不能少。
当初迁都长安时,已经禅位过一次,因赫连勃勃攻破云阳而打断。
所以这次是第二次。
刘道规安抚司马德文,让他好生照顾皇帝司马德宗。
凉州平定,刘义兴继续镇守姑臧,清除其他小势力,顺便经营山丹马场。
刘道规心思放在修建渭南运河上。
这条运河位于渭水之南,自长安至潼关,将秦岭而下的八条河流合为一个整体,除了转运关东钱粮,更大的作用在于灌溉渭南的田地。
使渭南如渭北一样,良田万顷,进一步增大关中的潜力。
以前没这么多人口和精力,如今战事平息,俘获这么多俘虏,不能这么白养着。
尚书台一道政令,整个关中的奴户、贱户便被动员起来,十三万人分成两部,一部从西往东挖,一部从东往西。
每日两餐饱食,每三日一顿骨头汤。
灭了胡夏、西秦、二凉,汉国实力大大增强。
只一个西秦,王镇恶统计出来的户口就有十三万七千户之多。
而凉州在前凉时期,号称两百万户一千万口,其中必然有夸大成分,不过刘义兴初步统计,人口也在一百四十万左右,其中晋人九十五万,匈奴各部十七万。
最弱的南凉人口也有三十万之多,河湟得益于汉朝的屯垦和曹魏的经营,当地晋人也占据多数。
胡夏俘获的人口虽然只有四五万,但牛羊战马牲畜极多。
河南地如此广大,还有很多漏网之鱼,卫青发动河南地之战,一次就虏获了百万头牲畜。
刘道规将其当成牧场,准备秋收之后,虎卫军北上劫掠,一来可以锻炼骑兵的战力,二来俘虏青壮掠夺牛羊,顺便也让士卒们发发横财,保持他们的进攻欲望。
除了晋人,河湟、陇右、河西战败的匈奴人、鲜卑人、杂胡全部送入渭水两岸,降为奴户、贱户,在虎卫军的督促下修建运河。
叛乱和逃役一直没少过,每天砍下的头颅都有两百多颗。
刘道规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当即颁下连坐之法,将这些胡虏打散,诸族杂处,并重新编制起来,五户一伍,两伍一什,五什一队,两队一屯……
一人犯错,全伍连坐,一伍造反或者逃跑,全什皆斩。
让他们自己互相监督比什么都有效。
连坐法颁布,前半个月杀的血流成河,但一个月后,胡虏逐渐适应。
人性在哪里都是一样,只要有一口饭吃,是个人都想活着,更何况每三日还有一顿肉汤,比以前在部落中的日子甚至还要好一些。
底层之人在任何势力中的日子都不好过。
而那些桀骜不驯的刺头被清理干净后,剩下的人越来越顺从,干活也越来越卖力。
每满一个月,刘道规还让他们吃上一顿从江淮转运而来的稻米饭和蒸咸鱼,稻米的口感远在粟米之上。
胡虏之中竟然有人对刘道规歌功颂德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