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越是在危机时刻,越是有趁火打劫和落井下石的人,也倒也不稀罕,只是现在形势如此复杂,战局如此混乱,还有人想着要发这种灾难财,实在是其心可诛。
当然糟糕的情况还远不止与此,广南西路钤辖陈曙这边的情况也比宋克隆那里好不到哪儿去。
陈曙这个人别看是这支队伍的领导,可是他毕竟是朝廷调过来的官儿,在当地没有群众基础,甚至于军队中的很多人都不服他的管教,表面看起来上下级的关系挺和谐的,实际上却并不和睦。
在陈曙的军营之中,平日里除了不训练以外,还经常夜夜搞赌博,可谓是热闹异常,而陈曙除了管不住这些人之外,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加入他们,一起跟着他们娱乐。
看到这里,不由让我想起了《红楼梦》中宁国府贾珍的妻子尤氏,既然管不住自己的老公,那就干脆任由他胡闹,或者也加入他的行列中去。
陈曙显然就是这样的人,既然这帮兵油子管不住,那就加入他们,纵容他们,和他们打成一片。
侬智高的人马杀来的时候,陈曙的人马只能仓皇到金城驿去迎战,结果不仅大败,而且就连东头供奉官王承吉和白州长史徐噩也全都把命搭了进去,可谓是惨到家了。
王承吉当时仓促召集来五万多忠敢军的人马出战,有的人甚至连铠甲都没穿好就被拉出去作战了,这样一支效率低下,毫无忧患意识的部队,打了败仗,也不稀罕。
陈曙的失败对于广南西路来说,是耻辱,是莫大的耻辱。此刻作为广南东西两路的总负责人之一的余靖便想到了一个自以为绝佳的办法。
那就是和交趾联合,共同夹击侬智高。
实话实说, 这个办法确实很高明,但问题是风险也大。当时狄青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一个小小的侬智高就把两广折腾的死去活来,朝廷拿他一点办法没有,如今还打算要联合蛮夷一块对付,这岂不是耻辱?”
狄青觉得余靖这个想法有点侮辱尊严,是条汉子,就应该自己动手把这个问题亲自解决,而不是求人。
再者,狄青毕竟是久经战阵的大将,对这些外族人,他可是深有体会的,以前和西夏在边境火拼的时候,就觉得西夏人不靠谱,而交趾历来就与中原王朝不和睦,想要指望他们出兵帮忙,那真是做春秋大梦。
为了阻止余靖向交趾求援,狄青特地把自己的想法写成奏表上到了朝廷,希望能够引起朝廷的重视。
很快,朝廷便给了他回复。
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癸巳)五月初八,朝廷下令让广南西路转运司发布命令,严禁与交趾来往,彻底断了余靖要联合交趾对抗侬智高的想法。
随后,狄青便将孙沔和余靖的人马合到一处,从桂州出发前往宾州。但是在出发之前,军队中却弥漫着一股惧战的情绪。
因为之前蒋偕和张忠轻敌被杀,导致军中士气低落,很多士兵都不愿意再出兵征讨侬智高,甚至于很多将领也憋着劲和狄青闹意见。
狄青眼见士气低落,于是便警戒告慰道。
“你们只管行军,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与叛贼决战,一切我自有安排。”
士兵们见狄青如此自信,也就信了他的话,准备打点好行装,准备出发。
陈曙看到这一幕,心中便生出了妒意,认为狄青这是要独占这份功劳,于是在狄青整军出发之前,他自己率先带领八千多步兵奔赴昆仑关作战,想要抢占先机。
结果头功没有抢到,自己反而在昆仑关吃了瘪,只能败兴而回。
狄青看到陈曙这样急功近利,心中不免愤怒,于是便打算要来个杀鸡儆猴。
狄青召集来所有人,并语重心长对他们说道。
“汝等几次三番兵败,全都是因为不听号令所致,如今陈曙擅自出兵,溃败于昆仑关,按律当斩,所胁从者,一律军法从事。”
此话一出,陈曙的末日算是到了。
五月初十一大早,狄青召集众位将领来到大堂之上,命人将陈曙以及连带的三十二人全都押了进来,将他们夜聚饮博,擅自出兵的罪证全都抖了出来,并当着众人的面,将陈曙等人全都退出军门之外斩首示众。
此举着实让孙沔和余靖有点出乎意料之外,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都哑口无言。
沉默了半晌,余靖站了出来,并当着狄青的面说道。
“陈曙违反纪律,这都是我治军不严所致,按理来说,我也应该受罚才对。”
狄青听后则笑道。
“余舍人乃是文臣,不通兵法,不晓军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陈曙失律,这是他个人的过错,与你无干。”
余靖听后,大为感动,一时之间对狄青变得钦佩有加。
可是底下坐着的众位将领听了之后,非但不敢动,反而腿一直在打哆嗦,完完全全被狄青的气势震慑住了。
看来打仗治军,还得是狄青这种人有办法。
杀了陈曙,狄青并不打算主动出击,而是选择了按兵不动,只是派人运来了十天的粮食。
军中不免生出疑问,都猜不到狄青此举到底意欲何为?
其实狄青相当有军事头脑,他这么大动作出兵,必然会引来侬智高的警惕,也势必会有间谍或者探子,斥候来打听消息,如果真要是主动出战,必然和之前一样,只能大败,如今按兵不动,倒是可以迷惑侬智高,让他误以为自己现在无心出战,甚至说不敢前进,这样一来,侬智高的警惕心就会放松,到时候再出兵吗,必然可以成功。
到了第二天,狄青突然下令让大军出发,他自己率领前队,孙沔率领中队,余靖则率领后队,在黄昏之际,急行军来到昆仑岗下修整。
到了第二天黎明时分,狄青命令大军拉起大旗,敲起战鼓,开始点将出征。待到命令下达之后,狄青便换了一身便服和先锋大将先行进入了昆仑关探查,在确定没有被发现之后,便引大军来到关外埋锅造饭。
狄青大军在归仁铺摆下军阵,准备与侬智高展开交锋。
五月十九日,侬智高所部人马也集结完毕,军队中的士兵左手拿盾牌,右手拿标枪,一身红色的战衣,远远望去,就如同大火燎原一般,蔚为壮观。
随后狄青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前军便发起了冲锋,在冲了一阵之后,发现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前军开始选择撤退。
在此次冲锋的过程中,狄青麾下的右将孙节战死于乱军之中,对士气有所影响,狄青为了不让前军溃退,便选择了撤兵。
反观侬智高这边,在杀退了狄青的前军之后,士气开始变得高涨起来,开始了肆无忌惮的冲锋。
这可是把负责接引的中军领导孙沔吓坏了,他心中暗忖,看来刚才的失利是彻底激怒了侬智高了。
孙沔毕竟是文人,没什么战场经验,见到这个情形,只能是拍马后撤。而此刻的狄青却站了出来,他手执白旗,从容不迫地指挥着左右两路番兵从两翼包抄侬智高起义军的后方。
狄青的番骑兵战法比较具有迷惑性,并不是直接从两翼插入后方,而是左右两队来回变换,把个侬智高的人马搞得是晕头转向。
正在侬智高的人马迟疑的时候,两翼的番骑兵已经杀到,直把个侬智高打的丢盔弃甲,仓皇撤退。
被狄青这个战场老油条教训了一顿之后,侬智高开始带领部队退守邕州。
而狄青则下令大军继续追击,在追击了五十多里之后,狄青追上了侬智高的残部,砍瓜切菜杀了一顿,斩杀了两千两百多首级,生擒五百多人,在这批人中,还有侬智高的谋士黄师宓和侬建中和侬智忠。
侬智高为防狄青杀到邕州继续追击自己,于是便下令焚烧邕州城,自己则率领剩余人马沿着合江向大理国方向进发。
所谓穷寇莫追,眼见着侬智高溃逃,狄青并没有下令继续追击,而是率军进入了邕州,开始清点财物。
城中尚还有大批金帛和各类牲畜数千头,狄青一一点验过后,便下令又将那些来不及逃遁被官军抓获的俘虏,一共七千两百多人,全都放他们回去种地,并且还派人对他们进行慰问。
待城中的安顿工作作罢,狄青便下令将黄师宓等人的首级砍下,枭首在城外,同时他又派人搜集沿途被杀的叛军尸体,前后共收集到五千三百四十一具,全都在邕州城的北边墙角下堆积起来,筑成京观,以此从心理上震慑侬智高的起义军队伍。
在清点尸体的过程中,有人回报说捡到了一具穿着金龙衮服的尸体,很多将领推测这很有可能是侬智高的尸体,于是便向狄青奏报。
狄青思索了一番之后,很快便想到了这是侬智高搞得金蝉脱壳之计,于是便对众将说道。
“你们觉得这是侬智高的尸体,难道你们就没有调查过这具尸体的真假吗?这种金蝉脱壳的计谋,在战场上颇为常见,如果要是贸然就以此尸体向朝廷邀功,那岂不是会耽误事,咱们就算是放走了侬智高,也绝不能干这种随便冒领赏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