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98章金陵兵工厂、捷克式生产线(第1/2页)
几十辆德制卡车、大众桶车(图)和宝马摩托车组成的混合车队,引擎轰鸣,载着方默和一个满编的警卫营,浩浩荡荡地开进金陵城内。
82桶车,大众出品,可以涉水可以越野
车队径直驶向城东的金陵兵工厂。
高大的院墙依旧,但紧闭的铁门前却空无一人,只有冷风卷起几片落叶,显得异常萧条冷清。
方默推门下车,整了整军装,示意士兵上前敲门。
“咚咚咚”的敲门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
过了好一会儿,大门才“吱呀”一声,拉开一条缝隙。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工装、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的老者探出头来,浑浊的眼睛警惕地打量着门外这群荷枪实弹、装备精良的士兵。
“你们……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有什么事?”老者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紧张。
方默上前一步,面容平和,将手中盖着金陵卫戍司令部大红印章的命令公文递了过去。
“老人家,我们是国民革命军第69军的。奉唐司令命令,前来接管兵工厂防务,确保厂区安全。”
老者接过公文,手指有些颤抖,凑到眼前仔细看了又看。
他又抬头看了看方默领章(图)上的将星,以及身后那些士兵挺拔的身姿和手中锃亮的武器,脸上的警惕之色渐渐消散。
国军军衔识别标识在领口,而不是肩章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无奈,有心酸,也有一丝如释重负。
“终于……终于来人了。”老者长长叹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用力推开了沉重的铁门,“长官,请进吧。”
方默带人走进厂区。
眼前是一片狼藉的景象。
巨大的厂房如同被掏空了内脏的巨兽,许多机器设备已经被拆走,地上散落着零碎的配件、废弃的料头、以及打包失败后遗弃的稻草绳和木箱。
主打一个拆了,但是没拆全。
如拆……
方默在卫兵的保护下,漫步在这片曾经代表着大夏近代工业希望的厂区里,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早已骂开了娘。
要不是他横空出世,这些被遗弃的宝贵家底,再过些日子,就得全便宜了鬼子。
鬼子会毫不客气地笑纳这一切,用这些机器和原料生产出枪炮子弹,反过来更加凶狠地屠戮大夏军民。
走进主要的厂房区,昔日的喧闹早已被死寂取代。
这座由李中堂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发展而来的兵工厂,曾是大夏四大兵工厂之一,能生产民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迫击炮、木柄手榴弹以及各类炮弹枪弹。
如今,却只剩下一片冰冷的钢铁和无声的叹息。
一些仓库里,还堆积着不少来不及运走的钢材、铜料、发射药等原材料,看得方默眼皮直跳——这都是钱,都是战斗力啊。
这时,一个卫兵拿着从各办公室匆匆收集来的文件跑过来递给方默。
方默翻开一看,是一份人员清单和搬迁记录。
记录显示,就在今年,这座兵工厂刚刚完成了扩建,总员工数约4000余人。
原计划为了准备对抗鬼子,今年还要扩建一条捷克式轻机枪的生产线。
如今这条产线的大部分设备,都在库房里放着呢,根本没来得及运走,正好便宜他方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8章金陵兵工厂、捷克式生产线(第2/2页)
翻阅后面的疏散记录,方默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记录上,那些科长、处长、主任及其家眷,以及各种有门路、有关系的,早在11月初就第一批被安排船只车辆,优先送往山城大后方了。
而剩下这些看守厂房、与笨重机器为伴的,大多是没什么背景的普通技术工人和老师傅。
白党的腐朽,可见一斑。大难临头,优先跑路的永远是那些蛀虫。
很快,方默在厂区角落的宿舍和办公室里,见到了那些被“遗忘”的人。
大约百十来号人,大多是中年以上的老师傅,也有几个年轻的学徒工。
他们聚在一起,脸上带着茫然、愁苦和对未来的恐惧。
“老师傅,厂里现在像您这样留下来的,还有多少人?大家都擅长些什么手艺?”方默走到那位开门的老者面前,和颜悦色地问道。
老者连忙回答:“回长官话,陆陆续续走了不少,现在厂里还有百十号人吧。都是我们这些拖家带口、实在走不了的,或者……或者就是舍不得这点手艺,舍不得这个厂啊。”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自豪却也心酸:
“车工、钳工、铣工、刨工、锻工、铸工、热处理……长官,咱这厂里,造枪造炮的各路老师傅,差不多都还有些人留下来。就是……唉……”
方默的心脏不争气地加速跳动起来。
人才!
这些都是被白党遗弃的、却无比宝贵的技术人才。
他的系统空间里,还躺着不少缴获的鬼子坦克、飞机、火炮、机枪、步枪呢,虽然大多损坏严重,正愁没地方修。
还有之前空战,不少飞机被击伤,也需要专业的维修。
这金陵兵工厂、第二修械所、航空修理厂……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后勤基地。
“好,好得很!”方默用力拍了拍老者的肩膀,声音洪亮,确保周围的人都听得见。
“老师傅,还有各位师傅们,你们放心。从今天起,这兵工厂的防务,由我69军接管了。”
“你们的安全,我方默负责。你们的伙食,我69军供应,绝不让大家饿着肚子干活。”
“现在是非常时期,国家正需要你们的手艺。
我希望大家能留下来,跟着我干,帮我修理维护武器装备,咱们一起打鬼子。”
他顿了顿,又加重语气承诺道:
“万一,我是说万一金陵守不住,我向你们保证,优先安排你们和你们的家人安全过江,我方默说到做到。”
方默的话,像一道暖流,注入这些几乎被遗忘的人们心中。
原本死气沉沉的人群里,开始有了窃窃私语,老师傅们面面相觑,那双原本被愁苦笼罩的眼睛里,渐渐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和光亮。
能安全,有饭吃,还能用手艺打鬼子,甚至家人也有了保障……这似乎,是一条绝处逢生之路?
“长官,俺们跟你干。”一个粗豪的汉子率先喊道。
“对,打鬼子。不能便宜了那帮东洋矮子。”
人群的情绪被点燃了。
方默立刻安排警卫营士兵接管厂区各要害位置的防卫,同时让随行的参谋和文书官开始紧急清点设备、登记人员名册,统计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