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4章 除旧布新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隆德正明皇帝堪堪下了午朝,方至文德殿片刻,一份奏章还没批阅,便听传任龙腾在殿外求见!
    任龙腾本欲午朝时在殿上当众请辞,可他思虑再三,反复琢磨,最终还是决定单独请见皇帝再陈辞官之事最妥!
    “老丞相此番见朕,可有什么事情?”隆德正明皇帝以前称任龙腾为“先生”,“老师”,后来又称“丞相”,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又在前面加了一个“老”字。
    任龙腾观皇帝气色颇好,听说话语音也十分清亮,似乎完全没有把丽妃暴毙之事放在心上。由此心下大喜,他见皇帝稳坐高台,当即告诫自己,一定要忘却那件事,不能再在心中留下一丝一毫的印记!不需再想,不许再提。
    “老丞相,今日见证所为何事呀?”隆德正明皇帝一声,微微的看着默默陷入沉思之中有点发愣的任龙腾。
    “老臣此来,是向陛下递交辞呈的!”说着任龙腾从自己的袍袖之中拿出来了一份奏折,“老臣年迈,已不堪首相之任,故此告老乞休,望请陛下恩准。”任龙腾说着已有一名壮年内侍将奏折呈了上去。
    “唉,终究是岁月不饶人哪!”隆德正明皇帝看过奏章轻轻一叹,“昨日皇叔刚刚过完六十大寿,宝刀已然见老,今日老丞相又递上了乞休的折子,当真是岁月不饶人哪!”隆德正明皇帝又是这样一句感叹!
    隆德正明皇帝的语气神情,顿时让自以为了解他的任龙腾无从捉摸了,因为丽妃之事,他并不渴求皇帝能对他说些“老丞相乃先朝重臣,朕之臂膀,老丞相请辞,朕何以忍心,何以舍得,何以是好!”或诸如此类挽留之言,然面对为国劳心劳力四十余年的自己,难道除了感慨岁月的流逝,到几句如同凉风一般的言语,就真的再没有一句话了么?
    “既然如此,那朕便恩准了!”隆德正明皇帝还未等任龙腾反应过来,便已然同意了他辞官告老的上奏,其中恩准二字,咬得极为清晰,听得任龙腾不敢喘一口长气。
    此言一出,任龙腾立即惊愕得不知所以!
    他是该高兴,为皇帝恩准了他告老还乡的奏折而高兴?还是该悲戚,为皇帝,就这样抛弃了自己,毫无挽留的抛弃了自己而悲戚?可是无论他或喜或悲,总而言之,他自己风风雨雨走了四十余年的宦海征途,便就这样走到了底,结束得悄无声息,始料未及……
    任龙腾心中虽然早就有一层不知从什么时候生出的隐忧,迫使他不得不主动结束自己的宦海生涯,可是,从他内心身处隐藏的原始意念来说,他不愿意辞官,他也坚决相信,自己对于当朝圣上而言,绝对可以让圣上找出一千个一万个不恩准自己辞官的充分理由。
    他为此还想了许多说辞来回绝,若是坚辞不许,自己未尝不可以“虽在垂老之年,老臣敢不竭尽心力,效忠陛下,报效朝廷!”之语云云,而继续在朝为官。
    可是,他现在才明白,皇帝恩准他辞官告老,根本就不需要一千条,一万条理由。只需要一份奏折,他告老辞官的乞休奏折。
    想到这儿,任龙腾知道,自己就什么都不用再想了!只要谢恩就行了!
    “谢吾皇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任龙腾跪地叩首,高呼万岁,他不敢抬头去瞧那位高高在上的陛下的神情,只是叩首,再叩首!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想要禀明陛下……”任龙腾虽然辞去了丞相之职,但他还有“伏龙阁大学士”的荣衔,仍可以以“臣”自称。
    “但说无妨!”隆德正明皇帝毫无惯性的去掉了对他的职称,直接省去。
    “微臣有一大才想举荐于陛下……”任龙腾跪在地下望着高台之上隆德正明皇帝,知道自己已不适合先行言语,只能先让皇帝看那一份奏折,穆良写得妙笔生花的荐表!
    当同一个壮年内侍再次从他手中接过这一份奏折,他的内心无比失落,远远要比递辞官折,失落得多!
    “此表可是他自己写?”隆德正明皇帝阅表一句,听上去并没有多大的惊喜。
    “回禀陛下,正是!”任龙腾回答道。他跪身在地,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看到皇帝的神情,他便知道,穆良已然起到了它应起之作用。
    “此人可是大皇子弘元的启蒙老师?”看完表章之后,似乎对表章之中的“穆良”有点儿印象。
    “正是此人!”任龙腾听罢一句,心中才泛起微微的欣喜,马上回答道。
    “文章写的还可以,为何不走科举,反而要人荐举?”
    “此人出生商旅世家,累世经商,依制,不可应举!”
    “商人子孙,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也已是不错了的,”隆德正明皇帝淡淡的一句,“此人才具,究竟如何?”
    任龙腾跪在地上慢慢的琢磨着皇帝脸色的变化,听此一句,忙叩首道:“此人才具,陛下但用,立时便知,陛下不用,就算他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是一文不值!”
    皇帝一听“经天纬地”着实一惊,又觉好笑,听到后来,便缓缓说道:“所言甚是,天下才智之人虽众,然朕若不用,真是一文不值。朕若用之,岂不一试便知!”
    “陛下圣明!”任龙心中一喜,跪地叩首道。
    “朕会留意的!”隆德正明皇帝说着用朱笔,将此奏折标了一点红。“卿但无事,可以平身告退了,朕还有许多奏折要批阅!”
    “微臣告退!”任龙腾恭敬地说了一句,年老的身子缓缓的从地上站起,望了一眼坐在高台之上的皇帝,已经平静的心中终不免再起失落。
    正当任龙腾起身转头欲去之时,突然听闻一句:“老师走好!”
    任龙腾听闻此言心中一痛,并没有停下脚步再回头。坐在高台之上的隆德正明皇帝望着步履蹒跚的任龙腾再无一句言语……
    任龙腾退出殿后,隆德正明皇帝继续在文德殿评阅奏折,大约过得一个时辰,觉得眼睛甚为酸痛,便饮了一杯茶,闭目养神。安定片刻,忽然又听人传道:“陛下,太子殿下在外,请求觐见!”
    “宣太子进来!”隆德正明皇帝闭目一声,“等等!”传话的内侍还未离开,“朕去见他吧!”说着便已起身,下阶,在一众太监宫女的跟随下出了文德殿。他在文德殿中坐得太久,早就不耐烦了!
    “儿臣参见父皇!”在殿外听候宣召的弘开一见父皇亲来,忙从容行礼道。
    “开儿,你怎么有空到此间来了?”隆德正明皇帝见弘开先问一句,笑道:“那朱老先生肯放你出来啦?该不是偷偷溜出来的吧?”隆德正明皇帝,眼见秋光柔和,身觉秋风凉爽,一下放松了疲惫的身心,颇为舒适。
    “儿臣不敢!自从朱老先生来了以后,儿臣从来不敢……”弘开一句笑道。
    “那么,朱老先生没来以前便是敢了?”隆德正明皇帝听言一笑,佯有怒色道。
    “以前不用溜,以前孩儿的老师是儿臣的娘亲母后,哪里用溜,想出来直接说就行了!”
    “慈母多败儿,早就应该找朱老先生来好好的管教一下你!”隆德正明皇帝逗弘开道。
    “朱老先生已经来了,父皇您不用找他,他现在倒是找父皇您,您赶紧去见他吧,否则的话,朱老先生要生气啦!”
    “他找朕,让朕赶紧去见他?去晚了还要生气?”隆德正明皇帝一语而问,“这老头儿好大的架子,好大的脾气!他要见朕,为何不自己来呀!反而叫你这个太子,去请朕这个皇帝,见他?”
    “父皇您不要生气啦,朱老先生他从来都知道,父皇您是尊老敬贤的,儿臣又是他的学生,跑一趟路不算啥的。况且那老头儿年近九十,父皇乃是仁慈的圣明天子,又怎么会和他老人家一般见识呢?”弘开侃侃而言,神情十分舒淡自然。
    “小小孩子,倒很会说话,好!朕去见他!去看看朱老先生他老人家!”隆德正明皇帝一听弘开之言,心中颇为欢悦,对他一笑,便和一众宫女太监,步行去了太子之东宫——上元殿。
    太子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国家的储君,为了方便太子及早接触政务,锻炼太子处理政务的能力,太子所居的上元殿与皇帝平常处理政务的文德殿相距并不算远,所以虽然是步行,也只用了不到一刻时间便到了。
    “父皇,朱老先生就在止望亭等候您的圣驾,儿臣还有些功课,没能做完,便不陪您去见朱老先生了!”进去之后弘开向自己的父皇行礼道。
    “这老头儿倚老卖老,到了这儿也不出来让朕瞧瞧,偏偏躲在里面的一个亭子里!”隆德正明皇帝对弘开说道:“你忙去吧,这样就去看看这个倚老卖老的老先生,程老先生!”
    “父皇,您说错了,是朱老先生!”弘开微言一笑“儿臣告退!”弘开一言以拜,便自行退下。
    隆德正明皇帝圣驾驾临止望亭,原想着那朱老先生怎么也得出来一下吧,可是他走近止望亭,只见一个形容枯槁的布衣老者在亭中专心致志的看着一卷书,目不转睛,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驾临。或者,根本就对他的驾临不以为意。
    皇帝见那朱老先生之状,心中颇有不悦,但他随即转念便想到,此人乃是名震天下五十余年的不世硕儒,前不久才由定王好不容易请来为自己的皇太子教书,不好发作,只得暂且隐忍,又想到弘开刚刚说自己尊老敬贤,又怎能不尊老不敬贤呢?于是,隆德正明皇帝遣退了众人,独自进亭反而先对朱继程恭敬地道了一句:“先生!”
    “陛下,请坐!”朱继程见到隆德正明皇帝身子一动也不动,只是叫了一声“陛下”,说了一个“请”字,完全没有要起来行礼的意思。
    隆德正明皇帝见那朱老先生如此言状,刚刚隐忍的不悦,已经渐渐转变成怒火,只是不好就时发作。“不知道老先生请朕来此,有何见教?”
    “陛下国事众多,老朽知道,老朽就不予陛下那么多虚礼客套,烦扰陛下了!”朱继程说着放下手中书卷对皇帝说道:“陛下既然已经立弘开为太子,作储君,也已经授予了东宫大宝,可为何迟迟就是不举行太子册封典礼呢?老朽此事关系国事安危,请陛下勿要烦扰!”
    “先生并不是朝廷官员,何言国事?既然都已经立了太子之名,有了东宫之实,又何必在乎一场没有任何意义的虚礼?”
    “老朽虽不是朝廷职官,但却有太子太师之衔,事关太子,老朽言如其分;太子封典,乃是国朝六典之一,如何能言之以虚礼?陛下如此草草,将国家大典此等重要国事,漠视而不顾,如此国家危矣,社稷危矣!”
    “先生危言耸听了吧!”隆德正明皇帝很不以为然,“难道古往今来每一位帝王立太子,择储君,都要举行一场大典?当年先皇,只不过留给了朕一纸诏书,确切的来说只是一道圣谕,连东宫大宝都没来得及授予朕,朕的太子之位,皇帝之位,不还是安如磐石,有何危矣?”隆德正明皇帝说着一团和气,心下却汹涌着克制不住的怒气。
    “陛下也知道先皇之时是来不及!此一时彼一时也,陛下如今春秋正盛,时有余裕,国有财力,为何偏偏要行效非常之期的非常之法,而不以礼行事?正大我朝太子之储位,奋扬我朝大国正统之威?”朱老先生的言语平静却又饱含着一种充沛的气势,使人听了总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如何?”隆德正明皇帝陡然惊讶了。
    “欲兴王师,必正其名!行太子之封典,正皇帝之名,明储君之实,奋大国之力,延强国之续扬天朝之威,可以大道主中原,王天下矣!”
    …………
    孝德三年十月十五,一场盛大的太子册封典礼,震动天下!天下九国前来观礼的特使,不绝于络绎。列国人马之中迎风飘扬的本国旗帜,入汴望风而靡……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当兵:从被国科大特招入学开始!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这顶流醉酒发癫,内娱都笑喷了! 都中状元了,你告诉我这是西游? 烂桃花 我的眷族超猛 重生84:九个赔钱货?我把女儿宠上天 续弦小夫人 饮食男女 猎妖高校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射雕:从被逐出桃花岛开始 我的职业太有个性 校花的贴身高手 射雕:从镖人开始 明尊 万象浮屠诀 古龙世界里的第一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