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1章 头头是道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越王赵肃元听着朝堂上的驳论,轻轻打了一个哈欠,低问旁边的太监道:“现在是什么时辰?”
    “回禀王上,大概是辰时正刻,朝会已经进行了一个半时辰了!往年也都这会子结束的!”那太监低声无音地提醒一句道。
    “结束,再等一个半时辰恐怕也不会结束,再说,还没理出个所以然,怎么能结束?”越王赵肃元又是微微的一个哈欠,道:“去去去,快给孤王沏杯茶来!”他实在是有些困倦了。
    待向庭下看时,朝堂上的人是越争论越精神,只听南山君向萧君霆道:
    “萧帅之言,似乎有些含沙射影,莫非是在影射下官移江东?”南山君淡淡一笑,对萧君霆自称下官。
    “含沙射影?君侯多疑了,老夫只是将自己的疑虑实话实说而已,越军的战力老夫最为熟悉,越国的国力老夫心中也比君侯有数……”萧君霆即没有撇开话题,也并未直接回应,只是模棱两可地一笑。
    “越军的战力萧帅您当然再清楚不过,”南山君也是轻轻一笑,又道:“可是我朝的国力,大帅您就未必有数了!不知大帅刚才心中料算之时,可曾算上江汉之地的土地城池人口财富啊?”
    萧君霆道:“王上见谅,老夫年纪已高,一时未曾计算!”萧君霆却向越王赵肃元道。
    “老将军,如若将楚地纳进来,我朝与薛国相比,如何?”越王赵肃元呷了一口茶,提了提神,问道。
    “我有楚,薛有燕,梁,胜负难料!”萧君霆不紧不慢地正色一言,语声之间有着十二分的沉熟稳重。
    “萧帅,”南山君又道:“您虽然沉稳,但却太没有底气了!难道您就这样惧怕薛军,惧怕薛国?”
    “君侯也是深知兵道之人,自然知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不可不慎’这样在了然不过的道理!”萧君霆依然是缓缓而言,慢慢而谈。
    “萧帅,谨慎一些固然好,可是如果小心过头,恐就有些裹足不前之嫌……”南山君淡然一笑,突然慨叹道:“不知若是再加上川蜀两国之兵,南疆大理之助,萧帅可否敢于引兵北上,与薛国军队一决雌雄?”
    “莫说加上川蜀两国之兵,有大理之助!就算是由北辽相助,前后夹击,但凡我国力不济,也不可轻开战衅!”
    “老将军,你这般老成持重,是有些裹足不前之嫌了,难道我朝就这样赢弱,我朝的军队就这样没有血气,不堪一击?未免有些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了吧!”越王赵肃元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他已经在这上面坐了太久,听着他们两个你一句我一句的,叨扰个不休,却没有叨扰出任何令人振奋的结果!
    “王上,”田弘光忽然觉察到了什么,他不能再让萧君霆与南山君这样一句一句的争扯下去,他必须马上结束这场随时都有可能失去控制且沉闷无聊的朝会,只道:
    “称帝之事事关重大,萧君霆元帅与君侯所争论的事更是有关国策的根本大事,绝非一朝一夕一次朝会可以商定解决的!微臣以为还是从长计议。”
    “王上,时辰不早了您该用早膳了!今日是元日正朔,您不可太过劳累!”旁边的大太监顺着这个空隙提醒道。
    “是啊,”越王赵肃元提了提神,道:“众位爱卿,你们腹中恐怕也都饥饿了吧?这开年的第一天,第一顿饭肯定是要吃饺子的!”他向庭下望了望,又道:
    “只是,这元旦大朝能不了了之吧?众位爱卿商议这两件事都商议了那么久,就算是一个草议,也得有个结果不是?况且今日所议之事乃是关系到越国他日发展之大计,趁着今日众位大臣都在,还是清楚的好!”越王赵肃元缓缓笑着说完,吩咐身边的一名太监道:
    “传令御膳房,给在朝堂之上的每一位大人都准备一份饺子,什么蒸饺,煎饺,水饺,素饺,肉饺,鲜饺,各位大臣爱吃什么饺儿,就给他们做什么饺!”
    就这样,昨天夜里才在启元殿饮宴的群臣们,又在这用了一顿饺子……
    “众位爱卿吃得如何?”越王赵肃元用一块丝帛轻轻的拭了口道。
    “谢王上赐宴!”众人异口同声,偶尔还能听见两三个饱嗝,引得众人想笑却又不敢笑。“黄爱卿,你吃得如何?可还合得口味,适得胃口!”
    “多谢王上,很好!”南山君一言淡淡。
    “既如此,那爱卿接着说,说明了一些,说简单一些,说爽快一些,大家吃的酒足饭饱,未免有些困倦,你也应当为大家考虑不是?”
    众人一听,莫名其妙……
    “是!”南山君爽利的答了一句,侃侃而道:“诸位同僚,那下我就先一口气将我的策议说给大家,大家听完之后,再行批评指正!”
    “今日乃元日正始,亦是我由楚君变为越臣的第一日,无论众位同僚,如何思如何想,与我本人而言,我已是堂堂正正的越国大臣,由此,我将直言为君,以尽臣子之本分!”
    “我今日之议,其一是谏君称帝,其二是联结二蜀,大理诸国合兵攻薛,最好能将其一举歼灭,这次也要将其重创!”南山君亢声连句,慷慨洪亮之极
    “称帝,虽然有违本朝之祖制,但是却最和当今之时宜!当今之时,何为大势?统一也;统一之业乃早千秋帝业也,非割据称雄一时之王图霸业也。王者,争霸诸侯之号;帝者,统一雄主之号,帝王帝王,帝与王者,于当今天下之势,区别称之,犹如天地!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由王号改为帝号,并非只是贪图虚名,急功近利!而是将我越国之千秋帝业,正名于天下!越国要的是中原,天下而绝不是一隅江东,一地之江南!
    “昔日,历代先王和先王上之所以严禁改王称那是因为江东基业未稳,江南诸侯争雄,中原混争,战火连绵,为江东赵氏基业稳固计,历代先王不得不忍辱负重,行此韬光养晦,养精蓄锐之计!
    ”今日,我朝根基稳固,羽翼已满,而江南大局早已改变,楚国不复存在,蜀国偏安自保,以为有蜀道天险,便可在乱世中长治久安,蜀候垂垂老矣,胸无大志,已是冢中枯骨!大理边陲南疆,更是不在话下!
    “中原的形势也已大变,燕国已被薛国所灭,梁国也危在旦夕,如今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可以说是薛国独霸,未来数年之间最终鹿死谁手,便看薛国与越国谁强谁弱!
    “若论立国根基,那薛国不过才四世八十余年,而我越国却是历经十余世,数百年的老诸侯;薛国国都豫州汴京,那是华夏正源之地;而我国都金陵南京城也是神州正朔,从东吴大帝孙权始,历永嘉之乱,五胡之祸,十六国之劫,汉室后裔,莫不是以金陵为根基,再图恢复!
    “以汉室正统论,我朝比于薛,有过之而无不及!然有一点,我朝却比之不过,那就是名号!薛国太祖皇帝自开国定都之日起便以皇帝自称之!帝者,天下之主也!薛国称雄天下之野心,其建国称号那一日起,便已昭然……
    “而我朝雄据江东千里之地,而今又得江汉,却仍以王号称之!名不正矣!中原百姓望帝而归薛,因王而去越,何也?金陵南京城,自古偏安之地也!
    “自古而来,凡定都金陵南京城者,皆是偏安短命之小朝庭也,从三国之时的东吴政权,再到东晋政权,以及后来的南朝宋,齐,梁,陈等皆因偏安而短命,短命而苟安!六朝之数,似乎乃是南京金陵城注定之宿命也!众位已为然否?
    “而我朝奋十余世之力,破除这荒唐滑稽之命数,岂不是轻而易举?
    “为什么一定要称帝?为什么一定要现在称帝?一言以蔽之,正名聚气也!正天下中原之名,聚千秋帝业之气,我朝要问鼎逐鹿,绝不苟且偷安,偏处一隅,我王要中原共主,绝不做偏安之王!一统中原,肃清华夏;再合九州,安定宇内!
    我王之志,是要跨过江南,越过淮南,奔出长城以南!我王是要做君临天下的皇帝,开创一代太平之世的不世雄主,而不是仅仅在乱世中保存祖宗基业,偏安一隅的守成之君!”
    “微臣一等淮西侯,金紫光禄大夫叩地拜请我王践天子之祚,即皇帝之位,登极号令江南群雄,合兵一处,北上逐鹿,问鼎中原!”
    “朕……孤王……”看着伏拜在地的竭诚相劝他即皇帝之位的南山君,越王赵肃元心中激动不已,直要从座椅上站起,并情不自禁的就自称为“朕”!这是他多年以来的梦想,自从他坐上了父亲越王赵恒石的越王宝座之后,时时刻刻都在梦寐以求的梦想。
    现在,他激动不已,他认为,自己离皇帝的宝座,离九五之尊的大位,只有一步之遥!
    他在难以抑制的激动中,不止一次的告诫自己,镇定,你是帝王,帝王要有帝王之气!而帝王之气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他沸腾的心终于随着自己再一次的正襟危坐,而暂时性的落于腹中。与越王赵肃元激动不已不同,此时田弘光是这般平静,这般不可思议的平静,这种平静,不是他一向胸有成竹的镇定,更不是他算无遗策的老成持重……
    而萧君霆,秦季武等人在听完这样一番一气呵成的劝进语之后,又是各有各的心事……
    跪在地上叩首的南山君,并没有看见也没有办法看见越王赵肃元,田弘光,萧君霆,秦季武一应人等的神色面情,然对于他们听完自己这番话之后的心思,南山君心中跟明镜儿似的!
    而这番话,不过才是今日他腹中言语的一半而已!
    ……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这个宗门过于沙雕,已经天下无敌 重生千禧,我在愿望副本当老板 妈咪想逃?崽崽已给爹地发定位! 玄幻:无敌从剔骨削肉开始 边军悍卒:从鸡蛋换老婆开始! 亿万星辰属于你 破茧专家组 真千金她又争又抢 百世修仙:我能固定天赋 真源世界 前夫嫌我废柴?和离后我成他师祖! 中东暴君 西幻:从鹰人部落到天使帝国 大小姐勾勾手,豪门少爷失控沦陷 我觉醒了修仙面板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穿成反派,我只想躺平,奈何家族太逆天 都重生了,谁还不弥补遗憾? 一拍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