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隆德正明皇帝离了中元殿,心中很是不悦,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窝囊!古往今来,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美女如云!自己只不过是临幸了一个宫女,就闹得这般不快!实在是扫兴至极。
“摆驾香尘阁!“隆德正明皇帝一言,众人便簇拥而去。
彦妃听闻皇帝驾到,忙整装出迎请安行礼,喜道:“臣妾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爱妃免礼,”隆德正明皇帝此时看着彦妃,觉得她虽然没有皇后的美貌,鹂鸣的年轻,但是观其形容体态,却也别有一番韵味,“爱妃可用过晚膳了?”
“若皇上不弃,就让臣妾侍候您用膳吧?”彦妃一笑轻答。
“爱妃不愿意与朕共同用膳?”隆德正明皇帝笑着问道。
“陛下圣眷,臣妾求之不得!”彦妃又笑道。
隆德正明皇帝闻言微笑,“才两三日不见,爱妃如何这般语言?”
彦妃温言柔声道:“臣妾向来都是这般礼数,陛下今儿是怎么了?倒是嫌臣妾多礼了!”
“哈哈哈!”隆德正明皇帝道:“礼多人不怪!爱妃,请!”
“陛下先请!”
隆德正明皇帝进内稍坐,不一会儿饭菜便已备好。
“陛下是从文德殿来?”彦妃一边为隆德正明皇帝斟酒,一边微笑柔声。
“不,朕从中元殿来,”隆德正明皇帝饮了一小半杯酒,又续道:“皇后竟然不在宫中……”
“皇后娘娘应是去探望祁国公太夫人了。”
“爱妃怎知,莫非祁国公太夫人有什么事?”隆德正明皇帝夹了一块儿粉蒸肉问道。
“陛下不知?”彦妃反问一句,随即转道:“应是您处理政务太过繁忙,皇后娘娘还未来得及告知您。”
隆德正明皇帝又饮了小半杯。
“太子年近婚配之龄,皇后娘娘欲为太子择偶!”
“哦,”隆德正明皇帝一次将剩余的那一小半杯酒饮尽,低声沉吟道:“真不该……”
“不该什么……”彦妃右位皇帝斟上了一小杯酒,轻声问道。
“没什么……”隆德正明皇帝岔开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朕怎么一点都不知呢?”
“臣妾也是前日才听皇后娘娘提起,娘娘说,先不急着惊扰您和太子殿下,所以就……”
“祁国公家有女儿吗?”隆德正明皇帝回忆道。
“有的,”彦妃道,“名蔚仪,年方二八,容颜清丽且知书达礼,实在是天下难寻的好女子!”
“天下难寻?”隆德正明皇帝一言而问道:“较你家十九如何?”
“这……”彦妃一时难以回答,后才反应过来浅浅一笑道:“十九怎能与未来的太子妃相媲美?”
隆德正明皇帝一笑不语!
彦妃知自己这一言答得还算得体,这才放松了心,正色柔声道:“陛下,臣妾斗胆,冒昧一问,您用过晚膳之后……”
“当然是在这里歇息了!”隆德正明皇帝将手中的这杯酒一饮而尽,看着面若晚霞的彦妃道。
杯盘略减,酒意微浓,红烛高烧,锦帐泛红……
“爱妃,朕想再纳一个妃子,你说可不可以?”
“陛下,这话问的好没道理!您是一国之君,又何必来问妾呢?”彦妃一笑一言。“陛下莫不是嫌妾老了?”彦妃突然哀戚地问道。
“朕怎么会嫌弃你呢?”隆德正明皇帝安慰她说:“朕还没有老,你怎么会老呢?”
“陛下,”彦妃听此一言更伤心了,“陛下原是忘了,臣妾痴长陛下许多……”
“不要紧,朕又不是那种喜新厌旧的人!”隆德正明皇帝温柔的抚慰着她缓缓说道。
“可是就像陛下心中所想,您总有纳新人的时候……”
“朕纳新人,除非彦妃白头!”隆德正明皇帝斩钉截铁一句,“即使你白了头,照样可以在这香尘阁中高枕无忧!”
“陛下……”彦妃心喜一醉,任他尽情的抚慰,直到红烛燃尽不胜泪,风流云散雨纷飞。
晓光初露,晨曦半上,隆德正明皇帝便离开了香尘阁,摆驾去了中元殿。
“娘娘,你可安好?”一见诗晶,隆德正明皇帝,竟不知道自己要说些什么,“姐姐”此时是无论如何都叫不出口的,“皇后”又显得特别生分别扭。
“托陛下的鸿福,臣妾一切安好!”诗晶语气平缓,不惊波澜。
“那鹂鸣……”隆德正明皇帝小心翼翼地缓缓试探道。
“近日她本就染病,身体已是不适,又遇陛下强播云雨,怎会安好?如今形神恍惚,若即若离,臣妾以让莺灵陪她暂居歇雨阁养息身体。”这一番话不温不火,不即不离。
“想莺灵,鹂鸣二人,能服侍娘娘你,也是她们今生今世的福分,中元殿四大亭台阁楼,五居六所朕都没有……”隆德正明皇帝轻轻一叹道:“好福气,好福气呀!娘娘的侍女,是否太娇贵了些?”
“陛下昨日还说,臣妾与鹂鸣,莺灵二人,名虽主仆,情同姐妹。臣妾对自己的妹妹,不应该娇贵一些吗?”语气之间已经稍稍有了些温和之意。
“皇后所言极是!”隆德正明皇帝轻轻一笑道。
“陛下,臣妾有一问想请教陛下,如若出言不当,还请您海量汪涵……”这一句又突然变得客气得出奇。
“但说无妨,姐姐请讲,请问!”隆德正明皇帝微微一笑一言。
“陛下对鹂鸣究竟是一时冲动失态,心血来潮,还是……”诗晶一双明眸澄澈如水的照映着隆德正明皇帝的双眼。
“姐姐,朕不骗你,昨日黄昏朕的确是有些冲动,眼见她三分病态,七分姣好,一时气血喷涌,管控不住……”
“如此,只是拿鹂鸣处子之身应一时之需,将她当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玩物?”
“也不能这么说,”隆德正明皇帝一言否认,“朕答应过要给她一个名分!”
诗晶微微鄙夷地说道:“她用自己今生今世最珍贵的东西,换来的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分?”
“什么是虚无缥缈,嫁入宫廷,能够侍奉君王并有一个名分,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难道这还不够吗?”
诗晶闻言道:“的确,能在宫廷中有一个名分,有一席地位使天下很多女子既不可望,更不可即的,但很多女子并不能代表所有女子!”
“那贱丫头还看不上朕,她以为她是谁,一个被卖进王府的婢女而已!”隆德正明皇帝闻颇为忿忿。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威武不能移。”诗晶朗声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婢女亦然!”
“她既不愿随朕,朕瞧在你的面子上,不再强逼她便是!”隆德正明皇帝淡淡一言,“只是,从今而后不许她再出现在朕的面前!”
“陛下放心好了,近月,她会一直居住在歇雨阁,两三个月之后,如无意外,臣妾就安排鹂鸣出宫生活了!”诗晶一言三分遗憾,六分庆幸,还有一分羡慕。
“好,姐姐,朕答应你,放你一名侍女,不过你也得答应这一个条件,如何?”隆德正明皇帝一言问道。
“能跟皇帝陛下讨价还价的人,天底下还没有几个!”诗晶柔声道:“陛下想纳一个妃子?”
“生朕者父母,知我者,晶姐也!”隆德正明皇帝缓缓一叹道。“不过,朕这次纳妃由于私欲,而是断于公心,且有相当一方面的原因,是为了姐姐你!”
“陛下倒是深谋远虑,一箭三雕。”诗晶微微一笑,“不知是哪位名门闺女,能有如此大的能力?”
隆德正明皇帝一言,答道:“越国公主!”
“你不会真的想要亲自迎娶悦国公主吧?”诗晶多少有些吃惊。
“你既然已经为太子找好了名门闺秀,那么太子妃之位就一定非蔚仪莫属了。越国乃是当今强国大国,让其公主为太子之侧室,虽然也算是合乎礼制,却总有不妥!
但是让她做朕的妃子,居你诗晶皇后之右,足以令越国光宗耀祖了。朕继位时,她老子还没有称王!”
诗晶问言先是沉吟不语,一会儿才道:“可是你既然已经都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宣定了让开儿迎娶越国公主,你就不怕……”
“怕什么,”隆德正明皇帝毅然决然地说道:“现在可不比太平盛世,那些言官御史,朕倒没有放在心里,只要朝廷中的实权大臣同意,随他们怎么物议!”
“你有没有考虑过咱们的儿子,当朝的太子……”诗晶郑重其事地提醒道。
“开儿,自有劳身为贤妻良母的姐姐你,多加开导了!朕相信你有那个能力!”隆德正明皇帝似委托,像恳求,如任命。
“虽然这件事十分不靠谱,甚至很离谱,隐隐约约还似乎有些违背伦理道德,不过为了咱们皇儿的幸福,我也只好勉为其难,成就你迎娶一位娇滴滴的公主?”诗晶这最后一句是回答,似反问。
“你这话,像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说的吗?”隆德正明皇帝不禁一笑。
“像与不像,无关紧要。”诗晶也一笑。“只要能有利于你的宏图霸业,有利于中原百姓,到底无所谓像不像,只有对不对!”
“皇后娘娘果然见识非凡,”皇帝一言称赞道,“真是我的贤妻,儿女们的良母。”
“这是我赞同了你代替咱们儿子迎娶越国公主,如我坚决不肯,皇帝陛下是否又要怒气迎面,拂袖而去了呢?”
“不敢,不敢!”隆德正明皇帝笑道:“朕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不还是受了你的启发,再有就是听彦妃讲你为太子寻得了一位天下难寻的好女子,更何况这位女子还是太皇太后的嫡重侄孙女?朕怎么也得成人之美不是?”
“是,陛下圣明,皇帝陛下英明!”诗晶似笑非笑地称赞道。
“那开儿那边……”
“不必担心,开儿是一个明事理的好孩子,我相信他一定会明白父皇母后的苦心!”诗晶很是自信。
“启禀陛下,娘娘,”诗晶一言方毕,便有一名太监在门外禀报道:“太子殿下求见!”
“当真是母子连心,”诗晶微笑道:“开儿肯定是来跟我说迎娶公主之事!”
“你们母子连心,朕就不必在这里了,你可让开儿稍后片刻,待朕走了之后,你们母子俩有什么话在敞开了说!”
“我发现你今日怎么特别开明?”诗晶颇为惊讶的赞叹道。
“难道朕平日里就不开明,不英明,不圣明吗?”反问一句,对外面的太监说:“就说皇后娘娘有事,让太子先行在东偏殿稍后!”
“遵命!”
等到隆德正明皇帝离开之后,诗晶才召见太子。
“孩儿给母亲请安,”太子行礼一言。
“开儿,”诗晶柔声唤道,“你来得正好,为娘正有大事,要问你的意思!”
“娘有何事但请教诲,开儿仔细听便是!”太子一言,十分恭顺温文。
“开儿啊,你如今年纪虽然还很年轻,却也不小了!你的兄长襄王弘元已经成家一年有余,为娘想着你也该考虑考虑了……”
“婚姻大事,但凭父母做主,媒妁之言,而儿臣实不敢自意专擅。”太子道:“儿臣正是向娘亲禀告,父皇欲让我迎娶一位越国公主,以结联姻之亲!”
“看来你父皇远比母后对你关心的多呀!”诗晶温婉地和蔼一笑。“不知那位公主姓甚名谁,性情品德如何,在越国皇族中辈分排行几许,相貌是否端庄?”
“这,儿臣都还不得而知,”太子对自己母亲所提出的一系列疑问,只能用不得而知来作答,“联姻之亲只是我朝单方面的初步计议,尚未照会越国,至于那位所谓的公主,正如所写之人,虽然只有两笔,却还未见一撇儿!”
“开儿,你是否愿意迎娶这位尚在假想之中的越国公主呢?”皇后问道。
“如若能通过联姻的方式缔结两国秦晋之好,儿臣愿意!”
“你年纪轻轻便能有这份担当,娘亲十分欣赏你这种勇气,”诗晶欣慰地赞了一句,又转折道:
“为了国家的强盛,你可以拿自己的终身幸福做赌注,但你作为我朝的储君,绝不应该以娶妻为儿戏,不要说一个素未谋面,不知根底的人能不能成为你的正妃,就说知根知底的也未必能适宜你,辅佐你!”
“儿臣明白,”太子言道:“只是现今兄长已经迎娶了辽国的公主为妻,诸弟又尚在幼年,只有儿在婚配之龄。所以为尽快缔结两国姻亲关系,便也顾不得那么许多,毕竟现在的江南局势不容乐观……”
“娘只问你,对于此番联姻,以你个人而言,你乐意不乐意?”
“娘亲所问,儿臣不敢欺瞒,儿臣当然不乐意娶一个自己不知姓甚名谁,性情品德如何,长相容貌如何的素未谋面的异国女子!”太子正色道:
“只是儿臣身为当朝太子,未来的国君不能只以个人意愿,幸福为计!还应当考虑朝庭,国家,天下!若以一己之身,能搏取整个朝廷国家天下的利益,慷慨赴死又有何妨?何况是去一个公主。”
诗晶欣慰的微微一笑:“开儿,你的婚姻大事就由娘来为你操办吧!”
“母后……”
“我儿心系朝廷,国家,天下,为全局,大局考虑,那么就让母亲为我儿考虑。”诗晶劝慰道:“开儿,这件事你就不必管了,就由母亲来为您妥善处理吧!”
“可是……”
“怎么,现在我儿有本事了,有主见了,还信不过你娘我了?”诗晶一笑言道。
“儿臣自小就认为母亲是女中俊杰,巾帼不让须眉。只是父皇已经在满朝文武面前……”
“只要越国公主没有迎娶归国,就还有转还的余地,你方才言:“联姻之亲只是我朝单方面的初步计议,尚未照会越国,至于那位所谓的公主,正如所写之“人”,虽然只有两笔,却还未见一撇儿!既然才是初步计议,必然要进一步深思熟虑,最终才能确保无虞。既然这“人”还没有一撇,便可以重新写,甚至是换“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