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2章 及时行乐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虽然在初步商议的时候,隆德正明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的计议是让太子迎娶越国公主,但是在最终决议时,却议定为隆德正明皇帝纳一位越国公主为妃。
    “母后,”一散朝,太子便先到了中元殿,“谢母后,儿臣不用迎娶越国公主了。”太子一句,十分欢喜。
    “大臣们都同意让你父皇纳妃了?”。诗晶心下了然。
    “那是当然。”太子笑道:“连母后您都同意让父皇纳妃了,那大臣们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诶,你这孩子……”皇后看着太子道:“你这话倒是说母亲的不是了?”
    “不不不,儿子怎敢,”大子躬身半句,看着自己的母亲说道:“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古往今来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只有我父皇,登基二十余年,才一后一妃!”
    诗晶浅浅一笑,温言一语,问道:“开儿,母后只知你不愿迎娶越国公主,怎知你现在竟是这般如释重负?你,是不是有了自己心仪之人?”
    “儿……没有……”太子闻言一答,有些惊讶,有些害羞,还有些不言自溢的兴奋。
    “没有?”诗晶观其情态,心中已是明白,“那你肯定记不得,一个名唤蔚茗的女孩儿……”
    太子一听得“蔚茗”二字,心中一动,看着自己的母亲放低了声音道:“自然记得,她是祁国公家的表妹么!”
    诗晶喜道:“看看来你不但记得,而且记得很清啊!连辈份都分得这镜明儿,这一点比你父皇强多了!”
    “她的奶奶是太皇太后的侄女儿,也就是您和父皇的姑母,依礼排辈儿,我应该称她一声表妹!”太子思路清晰地回答道。
    诗晶闻言,喜道:“你既然记得她的芳名,可还记得她的模样儿?”
    太子努力想着“蔚茗”,努力去复原她的形容,却是那么的模糊不清,只得回答:“依稀记得一些影儿,不过那也是十多年前的了,确实记不得了……”
    “是啊,那时候你还不到四岁,她也尚在幼龄,怎么会记得清呢?”诗晶对太子说道:“只怪母后,没让你俩多走动走动,否则的话,也许再相处起来,就会容易许多……”
    “母亲为何会突然提起她……”太子颇为疑惑地明知故问道。
    “你说,在你仅留的印象中你这位表妹是怎样……”
    “好!”太子只说出一个字,既没有铺垫,也没有结尾。
    “如若让她做你的妻子,明媒正娶的太子妃,你觉得她配不配呢?”
    “配!”这一个字与上一字,如出一辙。
    诗晶只听了这两个字,极为赞赏的和蔼一笑道:“没想到开儿是如此长情之人……”
    “幼年之事,记忆犹新,一旦烙印,岁月有痕!”太子一言成韵,含情颇深。
    诗晶认真听太子咏完,才道:“如此便好,母亲还以为咱们的太子贵人多忘事,才不会记得只在幼年有几面之缘的小女孩儿呢!既然如此,那就请你父皇给你们赐婚如何?”
    太子闻言一喜,道:“母亲此言当真?”
    “婚姻大事,岂能戏言?”诗晶一笑郑重其事地说道:“你娘可不是你父皇!”
    “儿臣多谢母后成全,只是……”太子一喜而拜,之后突然一言犹豫。
    “你放心,她还没有定亲,更没有嫁人!”诗晶看出了太子的疑虑,一言消除道。
    “那她心中可否有心仪之人,若是如此,也不可……”太子低声一言。
    “除了你之外,她不会再心仪任何人!”诗晶看着自己儿子的表情,竟颇为感动,心中欢喜无比,又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可是她亲口所言……”太子心中还是有些不安,犹犹豫豫再问道。
    “是与不是,定婚之日,你可以自己问她。”诗晶又是微微一笑,心中颇为喜悦。
    “婚姻大事,儿臣但凭母后做主!”太子一言爽朗。
    “娘只能为你牵线搭桥,最终做主的还是你父皇,赐婚之日,他已经定下了!”
    “什么时候?”太子迫不及待地缓缓一问。
    “越国公主到汴京之时!”诗晶一言,问道:“派遣使节前往越国的事,究竟定下来没有?”
    “定下来了,”太子回答道:“中书省正在拟定国书,七日之后由吏部侍郎穆良,伏安将军王章彦为正副使,前往越国。”
    “穆良,王章彦?”诗晶微言无声道:“我还以为你父皇会遣弘元……”
    隆德正明皇帝是想让襄王季弘元领衔使越,因为穆良的谏言才没有让襄王领衔。
    “先生为何要向父皇进言?本王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襄王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就来穆府。
    “王爷的消息倒是十分灵通,”穆良淡淡一言,丝毫不在意襄王的质问。“看来,除了我,王爷在朝堂之上,还有效忠之人!”
    “先生不要误会,本王风闻,原此系传言,未免我与先生心生嫌隙,故来核实,然……”襄王一言半止。
    “不错,的确是我向陛下进言!”穆良一言开门见山,毫不遮掩。
    “本王,实在不理解,先生为何要这样做?”襄王闻言再问,颇有不满。
    “您理解不理解无所谓,我该做的都为您做了,不该做的,我想方设法也为您做了!”穆良一言淡然,似乎不懂襄王的意思。
    “先生欲助本王成事,不给本王谋事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反过来坏本王的好事?”
    “看来王爷在雪地里躺的还是不够久,冷静冷静,只有冷,才能静!”穆良淡淡一叹,尽是失望和遗憾。
    “先生……”襄王听到这一句话,心中一诧,顿时怒气全消,立刻冷静了下来,颜色面容一变,心平气和地赔礼道:
    “学生一直心急,求功太切,还望先生见谅!”
    穆良道:“王爷既知自己心急,就应该想办法让自己缓下来,既知自己求功太切,就应该想办法让自己闲下来!”
    “学生也想缓下来,也想闲下来!”襄王无奈地说道:“只是时不我待,如若我不趁早,恐怕将来悔之晚矣!”
    “欲成大事者,惜时如金并没有错,毕竟人生苦短。”穆良对襄王说道:“可是不要以为一直做事就是惜时,不该为处强作为,倒不如不作为!”
    “是!”襄王无可奈何地答应道。
    “我知道王爷一直很心急,也知道你为什么心急!”穆良知襄王虽然表面称是,但心中肯定以为这是大不是。只得再多言道:
    “你觉得如若你现在不抓紧立几件大功,到时候如何能与名正言顺的嫡系太子争锋,如若你现在不赶紧培植自己的势力,到与太子争锋之时,你将无人出力,是也不是?”
    “是……”穆良一语中的,襄王只得惭愧地称是。
    “当初我与王爷一席长谈,献于您的第一计是什么,王爷可还记得?”
    “藏锋显拙!”
    “现在王爷是怎么做的?”
    “……”
    “锋芒毕露!”穆良轻声训斥道:“现在,您恨不得把所有的本事都显露出来!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是陛下一日复一日对你的重用?最后废除太子,改立你?还是让那些为求富贵的势利大臣觉得,你是一个可以辅佐的主子,纷纷投靠于你?”
    “先生……”襄王无言以对!
    “这些可能不可能,你都心知肚明!”穆良语重心长地一叹。
    “……”襄王依旧无语。
    “当朝太子,是当今皇后嫡生亲子,皇后圣眷之隆,千年以前,很少有人能出其右;千年以后,亦是少有!此子凭母贵,王爷可与之争锋?”
    “自是不能!”襄王脸色一变。
    “皇后乃定王之女,定王乃皇族柱石,手握兵权,立于朝廷,一呼百应,响者云集,此当朝太子之外援,王爷可与之争锋?”
    “自是不能!”襄王脸色再变。
    “太子师从元善清,朱继程,乃是名门高足,王爷可与之争锋?”
    “自是不能!”襄王脸色又变了。
    “有此三不能,王爷以为自己现在所做之事还能为您成就大事起到什么作用?”
    “如先生所言,还成什么大事?醉生梦死算啦!”襄王悔恨无已,自己一番心力,到头来却是于事无济!
    “王爷要是如此想,便又是自暴自弃了!”
    “做了不如不做,动了不如不动,就算是死了也不干净!先生叫我如何?”
    “王也不知静中也有动,以静为动?”
    “先生之言是,以不变应万变?”
    “花无百日之红,人无千日之好。皇后不可能一直受宠,定王英雄,也总有拿不动刀,扛不了枪的一日,元善清残瘫之人,朱继程老朽之辈。而陛下未至不惑,春秋正盛,龙体康健。二十年内风云,何人能料,时间一久,必有变幻,王爷只须韬光养晦,静观其变!”。穆良侃侃,继续言道:
    “太子不党而党,王爷党而不党。以党而不党之党攻不党而党之党,必败无疑!”穆良顿了一口气,又道:
    “如果您锋芒太露,只怕您还没有拉起一个党,便已经败于朝堂之上了!只有韬光养晦,才能养精蓄锐!只有销声匿迹,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
    襄王霍然大惊,缓缓言道:“小王自以为是,不听先生良言,失策矣!”襄王及时追悔,对着穆良一拜。
    “王爷,”穆良激动的对拜还礼,“藏锋并非无锋,显拙并非真拙。耐下心来,等待时机,锋动一击即中,弃拙反掌之中!”
    “学生明白!”襄王恍然大悟,一拜再拜。
    “王爷接下来要怎么做?”
    “吃喝玩乐享人间富贵!”襄王一语。“两耳不闻窗外事,流觞曲水尽洒壶。”
    “哈哈哈哈……”穆良一笑,“富贵闲人是人间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能得?今日却被王爷唾手,怎么能不好好享受享受?流觞曲水,佳人在抱,羊羔美酒,信可乐也!”穆良言尽,又道:
    “我再送王爷一语,嬉笑怒骂看凡尘世态。”
    襄王一听深感受教,恭恭敬敬言道:“谨遵先生教诲!”
    “王爷,作为谋士,我本不该太过多言!然,作为老师,我又不得不多言!”
    “先生但有请讲!学生洗耳恭听!”
    “争强好胜没有错,可年轻气盛就不对了。你要内敛自己的盛气,让它沉淀下来,为你以后的强,胜奠基!”
    “学生明白,学生一定会让自己闲下来,静下来,沉淀下来!”襄王一笑庄肃。“然先生今后可有的忙了!”
    “该忙时忙,该乐时乐。”穆良笑道:“我乐了那么多年,不就是为今日这一忙吗?”
    “先生此番出使越国,可有必胜之把握?”襄王一言问道。
    “王爷以为,我之才,比南山君如何?”
    “哈哈哈哈……”襄王一笑出声,“先生之才学生亲眼所见,南山君之才,小王如雷贯耳!”
    “此一去,若为陛下求得亲还罢,若求不得,恐怕……”穆良一叹,半仰观天。
    “先生定能马到成功,再上一层楼!”襄王。一句笃定无疑,“学生相信先生!”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穆良一句,“好自为之!我还要准备行囊,就不远送了!”
    “先生好生准备,不必相送。告辞!”襄王言毕出府而去。
    襄王回到自己府上,黯然回房。
    “此去如何?”十九公主已经在房中等候多时,“穆先生是怎么说的?”
    “悔不该不听你言,此去与你所料如出一辙!”
    “我就说嘛,穆先生如此自有他的道理,他也是为你考虑!”十九公主温言道。在襄王去找因为出使越国之事去寻穆良之时,她就劝解襄王不要太过冲动。
    “他有他的考虑,我也有我的考虑啊!”襄王道:“他虽然是我的老师,可是我总不能事事都听他的,毫无主见吧?”
    “你倒是有主见,”十九公主闻言一笑,“可是你现在连朝堂都进不了,你的主见又有谁能知道?谁又想知道?等你有发言权的时候,就算你没有主见,别人也会先听你一言!”
    “贤妻所言,见理极是!”襄王一赞问道:“不知我如何才能有发言权?”
    “这个只有穆先生谋划,我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子,又怎么能够左右得了朝堂呢?”
    “听贤妻方才之言,本王倒还真以为!”
    “穆先生说了,现在你不用想那么多,只需吃喝玩乐便可!”
    “自从公主殿下嫁到我家以来,一年多了,这汴梁城中,好吃的咱们都已吃尽了,好喝的咱们也都品尝过了,好玩儿的地方咱们也都玩儿尽兴了,这可乐的地方嘛,咱们只有一处,没有去过了?”
    “什么地方?”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襄王看着十九公主轻轻一笑,微微吟道。
    十九公主先是不解其意,转瞬之间立即红了玉面,轻声骂道:“你若想去,便可自去,不过……”
    “玩笑而已,玩笑而已!”襄王知趣地一笑,“家有如花美眷,又岂会到那里虚度似水流年?”
    “知你不会,量你也不敢!”十九公主道:“既然东京汴梁已游一遍,闲来无事,我们过几日启程去西京洛阳小住如何?”
    “本朝太祖皇帝有制:“皇子成家以后,无旨不得出京!”襄王无奈道。
    “那本公主要是有旨意,这破规矩是不是就不用守了?”十九公主一语而喜。
    “你是请来了皇上的圣旨,还是皇后的懿旨?”
    “当然是皇后娘娘,你我出游,闲事一桩,哪里用惊动皇上?”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死遁归来,攻略的五个疯批争红眼 我是废雌?可哥哥们是大佬 布衣锦绣 斩气界 请点击伟大航路RPG 成为顶级向导后,他们死缠不放了 出殡日你没时间,我重生崛起你发疯 坦坦荡荡真君子 元始法则 匪祸天下 路人她只想过平静生活 你和黑道校花同居?还玩过她腿? 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左眼见飘心中喜貳 在高武世界摆摊,一碗抄手馋哭女武神! 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瘫痪十年,让我妹妹和亲?我直升陆地神 贵妃失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