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9章 开疆拓土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宣武皇帝醒来,不敢相信,自己就在太原城里。
    出征之前,宣武皇帝不止一次的召集文武百官,商议的不是南征中原宏观战局,而是攻打太原的这一场战役。
    太原,是薛国的门户,是整个中原的门户,只要拿下了太原,那么包举中原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易如反掌。而今自己就在太原城里,这也就意味着,此后在下中原,便是一马平川,无遮无拦。即想于此,宣武皇帝的欣喜就难以自抑。
    世人都以为辽国的皇图霸业,在宣武皇帝的祖父圣武大帝手里已是登峰造极,后世之君即使英明神武,所建之功勋也只能是以文治守成,而在武功方面恐怕再难有所开拓。宣武皇帝自己也清楚:环顾宇内,辽国版图开拓已极。若想再有进展,只有南下中原。虽然说由于多年混战,自顾不暇的中原诸国不仅完全丧失了长城一线,就连长城以南的诸多要塞,也多已失陷。但是朝野上下,有不少人认为,即便如此,如果没有万全的准备,是很难将整个中原并入皇图而长久统治的。
    等到薛国灭了北燕和西梁之后,辽国朝野上下有许多人对于辽国是否要南下中原的战略抉择,则更加悲观。他们认为,随着中原北部的统一,中原北境的一体防线已经建立,此时的中原尽管没有长城和前代用以防守的前沿要塞,却仍不乏构筑完备的军事重镇,如长安、太原、燕京等。
    宣武皇帝想自己登基为帝数十年,一直兢兢业业的致力“文治”,但是作为圣武大帝的嫡系子孙,仅仅以文治是不足以彪炳史册,名垂后世与自己的祖父并驾齐驱的。他要开疆拓土,他要在自己祖父留下来的基业上更进一步,完成古往今来任何雄主都未能完成的宏愿。他要在真正意义上一统海内——凡目能所及,马所能驱,皆为皇图!所以他不可能因为一些人的瞻前顾后地思虑,而放弃自己在心中谋划多年的战略措施。
    而今,他已经成功地迈出了自己大施武功,开疆拓土的第一步。当前,他告诉自己:要稳扎稳打地迈出下一步。现在他已经完全忘却了自己曾经被刺,身中剧毒,几乎命悬一线。沉静的宣武皇帝,第一次这样激动。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吾皇洪福齐天,万岁万岁万万岁!”耶律德康、屈慕原二人一听宣武皇帝醒而传召,急忙同往,一见便宣武皇帝欣喜若狂的叩首,笑逐颜开地拜道。
    “好了,唉,你们俩,起来坐下说话!”
    “谢吾皇!”
    “德康啊,”宣武皇帝虚弱地先瞅了瞅耶律德康,忧心忡忡道:“这太原城的百姓……”
    当初,圣武皇帝率军西征时,攻城掠地,凡不战而降的,城中王公大臣,小民百姓一律免死;凡据城顽抗,破城之后,无论王公大臣,小民百姓,无论妇孺老幼一律屠杀殆尽,鸡犬不留。宣武皇帝继位之后,辽军秉着君王“仁义王道”的训诫,逐渐改变了好杀嗜血的屠城风。但是屠城之举并没有在辽军中完全绝迹。宣武皇帝清晰地记得,文化四年破大同,七年攻绥化、代城都曾发生过不同规模的大屠杀。
    正因如此,宣武皇帝一看定耶律德康,便首先询问城中的小民百姓,担心耶律德康会因为齐平山刺杀自己之事,进而恼羞成怒,不顾自己先前的令谕,以屠城的方式来宣泄活着的士兵们的怨气、告慰亡了的士兵们的英灵。
    “陛下,您尽可安心!城中的每一个百姓都毫发无损!他们都很感激陛下的天恩呢!”
    “朕真的很担心,担心你……”
    “陛下,您不必担心,臣弟我虽然从小就杀人,但是您的教诲我都牢记于心,何况还有屈慕原大人呢?”
    宣武皇帝瞬间安心了许多,他对着屈慕原说:“慕原呐,朕就知道如果太原城避免了生灵涂炭,你的功劳是莫大的!”屈慕原是中原汉人,且向来冷静沉急,处变不惊,又能放眼长远,顾全大局。
    “陛下谬奖了,此次能够顺利的征服太原,接管太原德康将军才是居功至伟。若不是德康将军,即使齐平山献城投降,我们如今也不能安稳的在这城里!”
    耶律德康一听,辞却道:“启禀陛下,臣弟不敢居功,这都是屈慕原大人的谋划!”
    “两位爱卿啊,你们是在此次南征的左膀右臂,你们的功劳朕都是知道的!”宣武皇帝笑道:“朕很欣慰,在在昏迷的这段时间里,两位爱卿能够按照朕的心意,妥善处理太原事宜。即使我们能屠一太原,可整个中原的人我们是杀不完的!以血祭血,只会激起更大的仇恨,而以义祭灵,却能缓解甚至消除因为血与火而生的仇怨!”
    “陛下仁惠圣明,百姓之福也!”屈慕原由衷一句,耶律德康也跟着说:“陛下实在仁厚,这是百姓们的福分呐!”
    “唉!”宣武皇帝低沉的缓缓一叹,脸色显得尤为苍白。屈慕原看到宣武皇帝的神色不佳,忙劝道:“陛下,如今太原已是我朝王土,太原城的百姓,以为我朝子民,可谓南征大捷!接下来我君臣可缓缓图之,从长计议。陛下龙体染恙,且先好生养息,太原余事情,微臣和德康将军,会商议诸将,妥善处理!”
    “有劳两位爱卿了!”
    “陛下圣明,臣等岂能不尽心竭力以报之!”
    “区区小伤,何足挂碍?”宣武皇帝兴奋地提起精神,对屈慕原他人说道:“只是伤及皮肉而已,又没有劳动筋骨,哪用得着什么休息?”宣武皇帝不是不知道己身中毒,只是他不愿意停下自己南征中原的脚步。
    “陛下,屈大人说的没错,陛下您是万金之躯,即使是小伤也不能不小心留意!”
    “哼!德康,怎么,咱们的祖父圣武大帝曾经‘腹中三箭,身被八创’照样披甲上马,一手握弯刀,一手执长枪,杀数十人而使敌军心裂胆丧。朕不过是一丁点儿皮肉小伤,你就劝我小心留意,不是给圣武大帝丢脸么?”
    “陛下……”耶律德康听了此话心中颇为担忧,当年圣武大帝的确是‘中数箭,被八创’不假,然而那都是没有伤及要害的外伤,但是现在宣武皇帝所中之毒已经入骨,如果不好生静养,祛除干净,只怕后患无穷。于是便直白地说道:
    “陛下您可不能大意,那齐平山虽然未曾伤到龙骨,却在刀刃上抹有暗毒,陛下为了大辽江山长久永固,也当好生静养,等到余毒拔尽,再从长计议不迟。”
    屈慕原听了耶律德康这番话,心中倒是惊喜了一阵,于是乘机再劝道:“陛下,德康将军所言甚是,如今我军已经占领中原门户,中元全境已经暴露在我军铁马弯刀之下,便如鱼肉,何事宰割,适意而已!”
    “话虽如此,一座太原城,一个齐平山,区区三万兵马,就让我军周折如此。想那中原之内,像太原城这样构筑精良,粮草丰足的高城坚垒可以说是不计其数,而中原向来人杰地灵,齐平山不过只是众多名将中的一个老迈人物,如果中原百姓同仇敌忾,执干戈,持刀剑,骁勇善战之兵,舍生忘死之士,其数何止于百万,如此算来……”宣武皇帝看着屈慕原和耶律德康,缓缓而谈,丝毫没有听从他二人之言,好生静心养息的意思。
    看着虚弱的宣武皇帝,屈慕原和耶律德康二人再三进言,可是宣皇帝依旧时而兴奋,时而低沉,时而哀叹地侃侃而谈,欲间他二人南下中原之事。屈慕原很快便明白,若想要皇帝静心养息,必须让其安心,于是接着皇帝所言道:
    “陛下勿需忧虑。当初,山东六国灭于秦之前,若人人执干戈,持剑拥盾,骁勇善战之兵亦可数倍于秦,可六国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六国亡秦之始,秦朝骁勇善战之兵,何止百万,可最终还是被刘、项所亡;汉祚绵延四百年,及至黄巾猖乱,一檄传出,天下忠君报国之士,云集响应,而曹魏代汉之时,却无一人作声;魏晋易代,南北互伐,君王拥兵百万者,多有其人,可是终不能避免身死国,隋唐宋元,兴衰存亡,概莫能外。可见。金城千座,雄兵百万,转瞬崩摧,倾刻溃散,并非难事!”
    “哈哈!”宣武皇帝听完之后,欣然而笑,“听屈爱卿说话,犹读奏折!”
    “陛下……”耶律德康一声,却又止住。原来是宣武皇帝又说话了:
    “听君一席话,就像服了一剂良药,病痛全无!爱卿对接下来的战局有何打算,不如就现在直说了吧,也好让朕安心躺下休息不是?”
    “启禀陛下,如今太原已破,形势对我军大为有利,微臣以为我朝已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接下来我军有三种选择:直下汴梁,西攻长安,东取燕京。
    “直下一马平川,何乐而不为?”宣武皇帝问道。
    “虽然现在的薛国深陷江南淮北战局的泥淖,但是对于其京城的防御力,我军仍然不可以轻视小觑。”
    “反而是长安和燕京更容易取些,这两座城池我军围攻多日,如果我主力大军与攻城的军队会合,必能摧而破之。长安和燕京这两座城池,我们只要攻破一座,薛国北境的防线必然全面崩溃!”耶律德康接着回答道。
    “两位爱卿以为,我们挥师南下,不能攻克汴梁?”
    “陛下多虑了,大辽铁骑所到之处,攻无不克!”耶律德康突然亢声道。
    屈慕原一听一惊,不知为什么刚才还进言西攻长安,东取燕京的耶律德康一瞬而变,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这着实让他有些措语不及——这不是在鼓动陛下南下汴梁,以硬碰硬么?
    “既然如此,何必东张西望的大费周章,朕的意思,直接挥师南下,进军汴梁。”
    “是!”屈慕原、耶律德康二人各在心中一叹,应声称是。
    “具体如何,你们二人下去召集诸将,仔细商议吧!朕真的有些乏了……”
    “遵命!”二人再拜而退。
    “将军……”屈慕原、耶律德康同行而出,屈慕原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不知耶律德康为何突然改变,想来想去,还是问他道:“德康将军,下官心中有一个疑惑,不问不解!”
    “哈哈哈!”耶律德康见状一笑道:“屈大人,你我二人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你是想问我当时为什么突然就改变主意了?”
    “正是!”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耶律德康道:“这个道理,屈大人不会不明白吧?就像陛下所说的,明明可以直接汴梁,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东张西望呢?何况薛军主力正在江南与越国军队率领的江南联军胶着,这个时候不直接拿下汴梁,不是很可惜吗?”耶律德康说着很是得意,若一举攻陷汴梁,那中原诸城,还敢像太原军民一样抵抗吗?
    “将军所思所想,很有道理!”屈慕原听后道:“只是有一难处,德康将军可曾想到?”
    “屈大人,你是怀疑我军的战力,还是怀疑我?”耶律德康一听屈慕原的话,立即急问,“我知道,这次太原久攻不下,我作为统军主帅,要负有全责。然而这次真的只是一个意外——不但齐平山豁了命,太原城三万守城士兵个个都不要命!”
    “诶,德康将军你想到哪里去了?”屈慕原微微笑道,“如果中原的士兵个个都像齐平山麾下的士兵那样不要命,哪里还会有什么政权更迭,改朝换代。”一句说完,言归正传,小声对耶律德康道:
    “我只是担心陛下……”
    “陛下?”
    “如果我军西进长安,或者东取燕京,你我尚劝陛下暂时驻跸太原,可是一旦直下汴梁,陛下一定会御驾亲征,随军而行。到时你我就不好劝阻了,即使劝了,陛下也不会听的!”
    “唉!”耶律德康十分懊恨地悔道:“你说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汴梁距离太原城,不止千里之遥啊。可是攻取汴梁,那是陛下多年的夙愿……唉!你既然早就想到了这一层,当时为什么不据理力争,提醒我一下也好啊!”
    “我当时正想于此,等到想清楚,却为时已晚,只能应命称是了。”其实,屈慕原早就想的很清楚了,他之所以在进言反驳,一是耶律德康那一句冷不丁地转折实在有些始料未及,二是他见宣武皇帝,龙体虚弱已极,如果再进言反对,君臣必定又要争执许久,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为了让宣武皇帝安心养息,在当时的情势下,他也只能应命称是了。
    耶律德康道:“不如我向陛下进言转取长安?”
    “陛下金口玉言,我二人也已应命称是!何况陛下对汴梁志在必得……”
    “那现在该怎么办?”
    “依我之见,只有先缓一缓……”
    “也只有如此了,反正陛下让你我二人召集诸将,仔细商议!”耶律德康一叹,又问道:“可是商议的再仔细,也拖不了百八十天,而且中间陛下肯定会催促!”
    “能拖一日是一日!”
    “哈哈哈!”耶律德康闻言忍不住一笑:“原来屈大人也有用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的时候啊!”
    “陛下等待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等到了江南淮北大战,乘此良机,他又怎么能不雄心高起而毕其功于一役?”屈慕原叹道,
    “若在平常,即使圣旨已下,我们也可以向陛下进言,可是如今陛下南下中原之心已经不可能回转,不是你我禁言所能劝的!”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神魂丹帝 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 我只想简单种个地,却被万人追捧 限制级幻想入侵中 将魂殇 名诗三百震诸国,我只想当富商! 混沌仙狱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怪谈游戏设计师 假千金誓不为奴,重生掀翻侯府 当社恐成为警局团宠 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 娇雌万人迷,顶级雄性夜夜争欢 炉炼苍生薪,证我大道果! 创业系神豪:我要供养百万员工! 觉醒后,虐文女配只想飞升 刚灵气复苏,叫我讨伐最终反派? 心之怪盗!但柯南 我娘子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