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5章 栋梁崩摧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今若诛君霆,无异于自毁长城,微臣诚惶、诚恐社稷倾覆,国破家亡,不在日内而在随时矣!”自从将萧君霆下狱当日,一道道替萧君霆求情的奏折,就像一片片雪瓣儿纷至沓来。
    从在职的满朝公卿,到在野的王公侯伯,从京城高官到地方大员,为萧君霆下狱而越国皇帝赵肃元求情的不知有多少。有一人一折,有多人联名具折,还有匿名上折的!统共起来,凡是能够上折的,竟然十之八九都上了折!
    “萧君霆,你何德何能,竟能邀怀人心到这个地步?”看着案头上堆积如山的奏折,越国皇帝赵肃元自言自语道:“你一呼百应,等你造反,朕不是悔之已晚?”
    越国皇帝赵肃元对田弘光、萧君霆早有不满之心,只想着有一天将他们两个老朽削职罢权,请出朝廷。自己好大展身手,做出一番丰功伟业来。然而,当他阅览这些奏疏,隐隐起了一股杀心。“萧君霆,田弘光已死,朕本想让你在憩老园里寿终正寝!可是,为了江山社稷,朕一日都留你不得!”他想着,又读起了刚才那份已经看过很多遍的奏折:
    “‘今若诛君霆,无异于自毁长城,微臣诚惶、诚恐社稷倾覆,国破家亡,不在日内而在随时矣!’朕倒要看看,明日处决萧君霆,我朝江山社稷会不会随时而倾?”越国皇帝最后一句说出声来,站在旁边侍候的谭公南不寒而栗。
    萧君霆进宫之前,与谭公南密谈说:“这是老夫最后一摶,如若能成,我朝幸甚,若是不成,还请谭公一定要将襄王和穆良杀掉!”
    “萧帅!”
    “一旦薛国皇长子和特使都死在我朝境内,薛国必不肯善罢甘休,如此一来陛下那道‘罢战言和’的诏书就是一纸废文!”
    “这样恐怕不妥,这不是在逼薛国想辽国投降……”
    “谭公难道也相信薛国隆德正明皇帝以及薛国臣民会‘望风而顺’?”萧君霆笑道:“这只不过是穆良迷惑陛下的说辞,他的重点却在那一首诗:
    中州自古男儿壮,
    视死如归雄风长。
    若问忠魂今何处,
    请君拭目看汴梁!
    “无论我朝赐和与否,薛国都会死战到底,这才是‘忠魂今何处,拭目看汴梁!’
    “既然如此,杀了他们又有何用?薛国大军已经离境……”
    “结仇!”
    “什么?”
    “我若死,越国必亡!”萧君霆仰天长叹,恨恨道:“伍子胥死的时候,让人剜下他的老眼,悬于蛇门之上,因为他要亲眼看看,勾践怎样率兵杀进姑苏!他又让人将他的的尸首裹上鱼皮,扔进海中,他要随着汹涌的潮汐,回来看看吴国的灭亡!”
    “萧帅?”
    “老夫以风烛残年之躯秉赤子丹诚之心,为陛下进尽良言,陛下若是不听,则是无道,无道昏君,如何为一国之主,如何堪一朝之君?”萧君霆淡淡叹了一口气,道:“崇和公主以杀文恭太子,如今再杀襄王与穆良,这是何等的血海深仇?若是薛国不亡……”
    “萧帅……”看着苍老的萧君霆,谭公南发现自己突然不认识这位熟悉的老朋友了。
    “老夫终究不是诸葛武侯,陛下也不是蜀后主!而是秦二世……”
    “你,这样对得起先王吗?”
    “李斯,当初就是因为放任了胡亥,才留下了千古遗恨,毁了自己辅佐秦始皇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与其看着江山社稷毁在无道昏君手里,倒不如……”
    “萧帅,你不要再说了……”
    “老夫,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何去何从?谭公自便!”
    “你一定能够平安归来,陛下虽然不甚明智,但他也不至于愚蠢到让自己背负屠杀功勋,诛杀老臣的恶名!”
    萧君霆仰天长叹:“老夫何尝不想‘苟延残喘’?可是陛下他……”
    “难道这二百多年的江山,真的要易主了吗?”谭公南心怀忐忑想着,想着,不禁落泪,等他缓过神来只见皇帝还在看奏折,并突然发怒道:
    “看看这一大堆,全都是为萧君霆求情的!难道抗旨欺君,忤逆犯上,出言不逊就真的最不至死么?如若是寻常百姓,就其中一条死一万次都够了!”
    “陛下,请恕老奴多嘴!这萧君霆他毕竟不是寻常百姓,他是先皇钦封一等镇国公、三军大元帅,就是陛下您前不久也才刚给他加了荣衔,如果就这样仓促的处以死刑……”
    越国皇帝赵树元怒道:“你个奴才,也要替萧君霆求情吗?”
    “陛下息怒,老臣并非想替萧君霆求情,只是有句话想请陛下稍微想一想?”
    “什么话?”
    “萧君霆日益老迈,就算是陛下不杀他,好吃好喝的供养着他,他也没有三五年活头儿!萧君霆这一生杀人如麻,不知有多少冤魂会向他索命,陛下又何必急着亲自动手呢?
    “再说,萧君霆虽然是个刽子手,但却有老成仁德的虚名,朝野之间颇有人望!陛下,杀老之将死的萧君霆容易,可为杀一个本来就要快死的萧君霆,而背负杀功杀贤的……”
    “够了!你这老奴才,说一千道一万也是拐弯抹角的在替萧君霆求情,朕告诉你,萧君霆他必死无疑!”说着越国皇帝赵肃元将堆积如山的奏折撒乱一地,甩袖而去。
    越国皇帝赵肃元走后,有人相谭公南来报说襄王和穆良一直都在和皇亲国戚们饮宴,以至于他们找不到下手的好时机,迟迟不敢动手。谭公南短吁一声:“不必了!”便踽踽独去。
    次日,萧君霆下狱的第七日,月国皇帝赵肃元当着朝廷文武百官宣谕:
    “萧君霆屡次抗旨欺君,多次忤逆犯上,出言狂悖不驯,罪在不赦,拟凌迟处死,平五族。如有求情者,斩立决,夷三族!”
    越国皇帝赵肃元知道,朝会上一定还会有人当面向他替萧君霆求情,所以他在上谕中加了一句“文武百官有求情者,处死,夷三族!”可是文武百官都叩首在地,高呼:
    “求陛下收回成命!”
    这让一心要用萧君霆的死来震慑群臣的越国皇帝赵肃元始料未及。看着满朝大臣俯首在地,越国皇帝赵肃元心中熊熊燃烧的炽火早已怒不可遏,但是他清楚地明白,他不可能将满朝文武都夷三族,“法不责众”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越国皇帝赵肃元不动声色地起身,走向朝臣们中间,平声道:“各位爱卿,你们为萧君霆求情的奏折,朕是一份儿一份儿的都看了!七天时间,朕若是想回复其中的一份,恐怕你们也不用在这里高喊什么‘收回成命’了!
    “千言万语的奏折,都不足以让朕赦免萧君霆的弥天大罪,仅凭‘收回成命’这四个字,又有什么用?”
    “陛下,萧君霆老元帅是先皇钦命的顾命大臣,是居功至伟的两朝老臣,纵然有弥天大罪,也不当处以极刑,更何况萧老元帅一生忠君报国,勤勤恳恳,从无半点违逆之举,而今却遭陛下如此残杀,令人心寒胆颤,毛骨悚然,先皇若知,就是在九泉之下亦难安宁!”
    “先皇,先皇……”越国皇帝赵肃元看似轻描淡写地说:“你们心中只有先皇,你们怕先皇在九泉之下难以安宁,难道你们就不忧虑朕在这龙椅之上无法安宁吗?”
    “陛下!若无萧老元帅柱国,陛下才会真的寝不安席,食不知味,萧君霆使国家干城,沙场老将,陛下若是轻易将其诛杀,江山社稷堪忧!”
    “看来,在你们文武诸卿,王公侯伯中间的流言是真的啦?”
    当初赵鹏博曾对越国皇帝赵肃元说:“现在朝廷上下的这些人,只知道有丞相田弘光,元帅萧君霆,而不知道有您这个越国皇帝,不少王侯都认为我们越国之所以维持现在这个强盛的局面都是因为田弘光、萧君霆这一对将相!”
    赵鹏博刚说时,越国皇帝赵肃元只认为他是一派胡言,并没放在心上,可是近日来的事实越发表明这并非一个闲散王侯这胡言乱语,而是朝野大臣满朝公卿的心声。可是当他刚把这一番话向文武大臣们说了,马上就有人言辞恳切地说:
    “这些全是用心险恶的流言,陛下不可不察啊!”
    “流言,现在事实就摆在朕的眼前,你们还跟朕说,这是流言?你们说,你们眼里还有朕这个皇帝吗?”
    “战国时期的魏安僖王就是因为听信了这样的诽谤之言,才罢免了公子信陵君,继而使秦国奸计得逞!陛下,有前车之鉴,不能再重蹈覆辙了!望陛下明察!”
    “是啊,陛下!”又有一位大臣详细地说道:“秦国为了除掉无忌公子,就用万斤黄金收买了晋鄙的门客让他们在魏王面前进谗言说:
    “‘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现在担任魏国大将,诸侯国的将领都归他指挥,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个魏公子,不知道还有个魏王。公子也要乘这个时机决定称王。诸侯们害怕公子的权势声威,正打算共同出面拥立他为王呢。’
    “魏王天天听到这些毁谤公子的话,不能不信以为真,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担任上将军。信陵君忧愤而亡,而公子死后不到二十年魏国就被秦国所灭!”
    “你们这些人真是够了!”第一次位列朝堂的赵鹏博突然厉声道:“你们这些人,把陛下看成了什么陛下是昏庸无道随便听信谗言的君主吗?陛下废王号,即帝位,这是连先皇都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丰功伟绩?就凭这一点,陛下也是百年不遇的雄主!可是你们都把皇上看成什么了?”
    按照惯例像赵鹏博这样无职无权的闲散王侯,即使是在大朝会,也不必位列朝廷。只不过这一次情况特殊,越国皇帝下令凡宗室亲贵,有勋爵的公侯,一律列位,参预评议。
    越国皇帝赵肃元原本以为赵鹏博是一个不学无术,呆傻糊涂只知吃喝玩乐有特殊癖好的闲散王爷。可等他说完,赵肃元倒是对他刮目相看。他这一番话虽然说的并不是十分高明,却也恳切中听,竟让那些有心为萧君霆辩护的大臣们一时无言。他哪里知道,就这几句话都是穆良教好的。
    不过,这倒给了他一个空隙,可以让这些为萧君霆求情的臣子们听听《敬陈陛下请勿诛忠良萧君霆折》:
    古往今来,天欲亡其国,必先折其才。乐毅去燕,功败垂成;屈原死楚,积重难返;李牧谗赵,江河日下;蒙恬冤秦,大厦轰倾;燕之乐毅,楚之屈原,赵之李牧,秦之蒙恬,皆国之良臣名将,庙堂栋梁,柱国之人也。盖燕之衰,楚之弱,赵之灭,秦之亡,虽非因其一人而已,然若一人而存,天下之势何去何从,非今人所能逆料也!
    昔汉高祖诛韩信,宋高宗杀岳飞,时至今日,世人犹甚冤之!臣读《汉书》《宋史》不以为然,信之不死,新汉不定;飞之不亡,南宋岂宁。二人之死,以时论势,实属必然!
    而今陛下以“赐和”之阻,而诛君霆,何以然也?非欲替天折才而自亡其国也?一言以蔽之,信,飞之死,或于国有利,若君霆被诛,贻害无穷。长城万里,集数十万之人力,不日而筑;一将难求,资数百万之财力,百年不遇!今若诛君霆,无异于自毁长城,微臣诚惶、诚恐社稷倾覆,国破家亡,不在日内而在随时矣!
    越国皇帝赵肃元命将这道折一字不落的当众宣读,读者念完,难以成声;众人听毕,涕泪俱下!
    “陛下……”
    “今日午时三刻,凡在京官吏,无论官职大小,一律都要到场观刑,若是点名无人,或是名不对人的一律与萧君霆同罪!皇室宗亲,国戚勋贵,王公侯伯亦不可或缺一人!”
    越国皇帝赵肃元看着形如蜡像,呆若木鸡,几欲瘫卧在地的文武众臣,心中十分鄙夷地嘲笑道:“一群贪生怕死之徒,就让萧君霆的血来警醒你们,什么叫做忠臣!”
    由于皇帝严令,文武群臣,皇亲国戚,王公侯伯不得不全部前去刑,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被迫来看这种血腥场面的!而金陵城的百姓则不然,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自愿的!
    今夕何夕兮,江河滞流。
    今日何日兮,忠臣良将断头。
    蒙冤被枉兮,实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元良难救。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痛君兮君可知?
    行刑时,一曲悲歌突然响起,人们怀着极为愤恨沉痛的心情,怒视着刽子手,哀声痛苦,嚎啕怨天,斥声骂地:
    有日月朝朝暮暮悬于青天兮,
    有鬼神幽幽冥冥掌着生死权
    天地只合分辨清浊兮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功勋盖世的苦挨千刀兮
    祸国殃民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兮,乾坤兮
    如何混淆是非,怎的颠倒黑白?
    茫茫大地兮,你不分好歹,不载功德,何为地?
    悠悠苍天兮,你错勘贤愚,不佑忠良,枉做天!
    哎,想我元良,今受着万剐兮,含冤而亡!
    哀怨之声,惊天动地,南风停,流云滞,霎时间大雨倾盆,血流成河……
    夹在人群中从来观刑的襄王和穆良群情忧愤,天地变色,心中不无恐惧,穆良沉痛的由感叹道:“昔日有人云:‘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今我以田弘光、萧君霆撰联悲之曰:田弘光怀赤诚之心,抱憾而终;萧君霆怀全忠之心,含冤而死!”
    襄王亦叹道:“若是越国皇帝赵肃元能听得进去一句忠言,田弘光也不至于抱憾而终;若是越国皇帝赵肃元能有一点容人之量,以萧君霆风烛残年之躯,定不会含冤而死!”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穿成兽世NP文恶雌,她杀疯了 她除了修仙一无是处 吞噬万界,你管这叫废体?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LOL:什么叫做概念神选手啊! 天倾之后 我在日本当文豪 从赶海开始,成为全球首富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反派皇子三岁半 修真界房奴奋斗史 重生八零:山河猎户,从家徒四壁开始 人在无限,开始速通 我有一座镜像屋 系统流主角的我加入聊天群 诸天之笑傲第一剑 逃荒路上,爹娘和离了 我必须立刻撞大运 星武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