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所以这就很容易比较出朱明的另类。
他并未像其他皇子那般想尽一切办法得到太子之位,他只是做了他这个亲王应该做的事。
什么才是他应该做的事?
为国为民而已。
铲除罗艺,那是他为了确保北境安定。
与魏征对赌,那是为了解决天下百姓的温饱。
不再其位不谋其政,可朱明身在亲王的位置上,那有些事他就不得不去做,社会责任使然,他无法逃避。
当然,他也想做个咸鱼王,潇潇洒洒的过一辈子,可实力不允许啊。
皇帝群内。
嬴政:“额就说群主今天有点反常,没想到还真似滴,群主这似要弄撒?给朱杞上政治辅导课哇?”
刘邦:“群主这是打算和朱杞和解了嘛?可这么做,但是没必要。”
王莽,“朕也觉得没必要,一个不成器的太子而已,废了也就废了,大不了群主以后自己当皇帝嘛。”
杨广:“群主啊,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当皇帝有什么不好的?后宫佳丽三千,想干嘛就干嘛,哪里会有这么多掣肘的地方。”
曹操:“......”
孙权:“......”
刘备:“......”
相比较其他人而言,他们三人对当皇帝显得有学无奈之下此被迫登基为帝的。
杨坚:“群主,要朕说,干脆反了得了,管他这些乱七八糟的作甚?快刀斩乱麻!”
李世民:“群主造反的话,朕第一个支持,朕老早就看朱元璋不顺眼了。”
努尔哈赤:“你们别急,群主还没说完呢。”
群里聊得热火朝天,但朱明却视而不见。
他不是不能造反,而是造反对他而言,好像并没有什么好处。
自己当皇帝就真的那么舒服么?
不见得吧?
之前想着造反,那是担心被朱杞这几个叼毛给陷害了。
可现在看来,他们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嘛,那还需要造反吗?
朱元璋都把皇位送到自己嘴巴边上了,还需要造反么?
明显不需要。
现在的情况是,朱明既不想造反,但也不想当皇帝,更不想让大明内耗。
突厥来袭不是没说明问题。
突厥为什么敢突袭京城?那不正是因为大明这两年没什么发展,反而内耗比较严重?
一旦长此以往,难保周边国家不会对大明起贪恋。
可总不能每次都让自己亲自上阵去解决这些不必要的战争吧?
你们不累,我自己还累呢。
所以朱明决定稳定大明内部的关系,构建一个稳固且团结的大明朝廷。
第一步,则是教朱杞如何当好一个太子。
朱杞听得朱明所言,一时间羞愧难当,他没想到比自己小好几岁的朱明竟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不知深刻,而且精髓。
但他还是有些疑惑,他看着朱明问道,“你既然不想当太子,那你这么着急的赶本宫下台是什么意思/”
他的意思是指朱明前面一段时间对他的压制。
可那实际上并不是朱明对他这个太子的压制,而是朱杞自己自找没趣。
朱明道,“本王何时赶你下台?”
“父皇离开京城前往泾州之时,是本宫让你让文武百官擅自离京?”
“吐蕃来使之时,又是本王出的主意让你派公孙济刺杀父皇?”
“还有这次,本王好不容易找到解决天下百姓温饱的办法,难道是本王会让你派人捣毁本王的仓库?”
“这一切,不过是你咎由自取。”
朱明并未对朱杞做出任何迫害,相反的,他只是在一味地防守。
防守朱杞对他的算计。
这种来自野心家的算计,朱明挡住了,也反击了,但这并不代表朱明就可以完完全全的忍受。
所以他必须要表明一点,你的咎由自取,是本王的理所应当。
朱杞听到这里,再无话可说。
但他仍旧不甘心,这就好比旁人指出了你的错误,你却义无反顾的坚持着自己内心的诉求,并以为那是相当正确和值得为之奋不顾身。
朱杞沉默一阵,忽的冷笑道,“所以,这就是你今日来的目的?”
“嘲笑本宫的过失?”
在他看来,朱明的这番话,只是在嘲讽他而已。
但他没有深思的是,朱明为什么要指出他的这些过失。
只听朱明若无其事的道,“你的过失,本王没有什么兴趣嘲笑。”
“而且,你的那些过失在本网看来不但愚蠢而且悲哀。”
“你身为堂堂太子,经会因为一个亲王的压力而犯下如此严重的过失。”
“试问,你又有什么本事成为一国之君?只因为你是太子,所以你就可以成为一国之君?如果是那样的话,天下百姓能指望你?大明朝廷的未来能指望你?”
朱明再度强调了一点,能不能成为皇帝不是看别人怎么做,而是你自己怎么做。
你自己当不了皇帝,那即是你是老大又如何?
可如果你有这个当皇帝的实力,那别人再强也无法阻止你。
自己的能力,才是证明自己的唯一手段。
朱杞气急,他看着朱明质问道,“可如果不是有你,本宫怎么可能犯下那些过失?”
“就是因为你步步紧逼,所以本宫才不得不选择自保,难道不是吗?”
朱杞终究没有明白朱明话里的深意,他还是以为是朱明的步步紧逼导致了他今天的结局。
于是,朱明只得叹息道,“看来,你是没办法再回头了。”
“你已经迷失了本性,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台子朱杞了,现在的你,已经彻底失去了太子之位。”
这话,倒有些像说给外面三人听的。
李文忠和孝慈高皇后听得这话顿时面色一变,急急看向朱元璋。
朱杞终究不再是当初那个朱杞,赤子之心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在他的字里行间,现在只剩下对朱明的怨恨和对世事的无奈,在没有当初的那股睿智。
朱元璋也很无奈,因为亲儿子始终是自己亲儿子,即便朱杞已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可他始终是自己亲儿子。
他很想狠下心肠废了朱杞,可每每要下决定之时都会手抖,忍不住手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