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烈日高照。
洛阳消息不断传到北方,别说北方一个个郡内的世家大族、隋朝官员,就是北方各地城邑内的百姓,都在议论洛阳所发生的事情。
自从甄翟儿被击败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在洛阳城内,谁谁谁上书谏言皇帝不要迁都,最后被皇帝罢免官职,甚至砍头。
眼看皇帝杨广南下江都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一股微妙的气息,弥漫在北方几个郡内。
毕竟对于北方而言,一边是强盛的突厥,一边是准备迁徙的国都,面对这般局势,谁都知道,朝廷一旦迁徙南边,朝廷想要让北方抵御突厥,必要放权,否则一来一回间,任何情况都会酿成不可预计的后果。
晋阳东城外。
平原上。
晋阳令刘文静,带着李渊、裴寂、王威等人,视察正在挖凿的新河渠。
“这河渠挖得好啊!”
李渊走走在平原上,看着密密麻麻的晋阳百姓,正在平原上挖一条更深的河渠绕过东城,忍不住感叹一句,随后看向众人。
“日后二城相连,由西城为内城,由东城为外城,加上护城渠,何愁北方突厥南下劫掠!”
李渊语气满是自信。
作为领过兵的人,李渊清楚,这种内外两城的好处,即便外城失守,敌人杀入外城,也不过掉入一个包围圈内。
“是啊!加之今年为贼寇所祸,在秋收之前,很多百姓也需要粮食,伏将军想要挖渠造墙,也算是给百姓一条活路!”
王威听到李渊的话,也点点头,随后看向晋阳令刘文静。
“确实如此!”
刘文静赞同道。
看着李渊、王威二人一脸亲近的闲聊,刘文静与裴寂二人对视一眼,如果单看表面,还真以为李渊与王威关系要好。
可一想到,陛下为何要让王威、高君雅跟着李渊来到太原,就知道李渊与王威的关系,远没有表面那般简单。
自从王威来到晋阳后,对伏子厚的赞誉,就没停下来过,虽说王威说的是实话,但其中没有拉拢伏子厚的打算,他们二人可不信。
伏子厚是太原鹰扬府的将军,手握太原兵马,王威拉拢伏子厚要提防谁,这不言而喻。
“报!唐国公!离石郡传来消息,刘龙儿率领人马,正在攻打平夷城!离石郡告急!”
一名将士骑着战马,急匆匆的来到李渊等人面前,翻身下马后,便急匆匆的对着李渊禀报,把手里的书信交给李渊。
以往消息是要送去西城内的鹰扬府,再禀报郡守、郡丞,然而李渊在,消息自然第一时间送到李渊手里。
李渊山西河东抚慰大使的身份,除去直接掌管兵权外,有着便宜行事的权限,需要之时,就连其他的郡丞,将军,都要配合李渊。
“离石郡?刘龙儿那伙贼寇,为何突然敢攻打平夷城?”
王威听到将士的禀报,眉头紧锁。
“不好啊!那离石郡的贼寇,似乎也开具出攻城之力!”
李渊看完书信后,一脸忧虑的看向离石郡方向,随后把书信交给王威。
“我见伏将军修筑晋阳防备,心安之余,有意择日返回洛阳复命,不曾想,如今离石郡告急,看来只能先平定离石郡的贼寇,再回洛阳!”
李渊叹息道。
说完,李渊便接过一旁扈从手里的马儿,翻身上马。
“定是甄翟儿那伙贼寇余孽把图纸送给那些贼寇,若是离石郡失守,身为大使,我也无颜面见陛下,回太守府!”
李渊说道。
王威看完书信,眉宇间带着忧愁,听到李渊的话后,也从一旁的扈从手中接过马儿,上马跟着李渊一同返回太守府。
平原上。
裴寂、刘文静二人留在原地,看着李渊、王威等人离开。
“唐国公有四方之志啊!”
刘文静轻声自言自语说道一句。
裴寂正看着李渊等人的背影,突然听到刘文静的一句话,直接被吓一跳,连忙转头看向刘文静,又确认四周没有人。
“此言可不能乱说!”
裴寂叮嘱道。
“肇仁!你这几日为何总是胡言乱语,先是说唐公之子世民大气像汉高祖,用人像魏武帝,如今又说唐公有四方之志,你可知晓这些话传出去,可有何后果?”
裴寂语气中有些不满,似乎担心刘文静这些话会为李渊引来无数麻烦。
刘文静听到裴寂的叮嘱,没再说什么。
几息后,刘文静看着裴寂,眼神之中已经有些间隙。
自从李渊来到晋阳之后,裴寂再也没有去刘府,就连刘文静数次去裴寂府门,寻找裴寂,也都是得知裴寂已去找唐公。
多年好友,裴寂不仅从始至终都没想过引荐自己为唐公座上宾,就连去与唐公饮酒闲聊,也都不带上自己………………
如今这些话不过是私下说而已。
传出去?
就两人如何传出去?
能说出来才是信任,裴寂的不满,方是一把刀。
刘文静也算是看清裴寂的为人,不由得重新审视与裴寂的关系。
这四方之志......
王威是否猜疑刘文静不清楚,可刘文静笃定,攻城器械图纸泄露,背后少不了唐国公李渊的影子。
陛下要南下江都,这势必要给北方放权。
只要李渊能继续留在太原,日后必然是陛下放权的对象。
如今在刘文静心里,最疑惑的其实是裴寂是否知道此事,若是知道,那才真是让刘文静彻底寒心。
将军府内。
伏子厚跪坐在木桌后,一手拿着毛笔在半空中,另一只手拿着一卷竹简,一动不动。
许久。
伏子厚方才慢慢转过头,眼神带着些许疑问的看向李世民。
“世民兄,有......事?”
伏子厚小心翼翼的询问一句。
“子厚,你忙你的!”
李世民看着伏子厚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示意伏子厚不用在意自己。
伏子厚听到李世民的话,一脸无奈。
自己倒是想忙。
可任谁身旁有个人,从早到晚眼神直勾勾的看着自己,都受不了,崔文瑾就算了,好歹崔文瑾还喜欢唠叨,除去非逼自己吃肉,还会给自己按揉额头。
李世民呢?
伏子厚叹口气,怀念崔文瑾的好多好多天!
如果崔文瑾还在身边,那该多好,有崔文瑾做的菜,能让李世民吃上两顿后,就不敢再来。
“RA......“
伏子厚正准备开口,打算问李世民问个清楚,不曾想这时候一个将士急匆匆的来到书房内,禀报离石郡的事情。
“子厚,离石郡的贼寇,居然能攻陷城邑!”
李世民听到将士的话,看向伏子厚说道,言语间,双眼直勾勾的看着伏子厚的脸色。
“不对,不可能………………”
伏子厚看着书信里面的内容,第一反应便是质疑,离石郡的贼寇不过是张金称之流,手根本不到太原郡,何况甄翟儿的人马既然有能力躲避追捕,没道理不返回上谷郡,反而去离石郡。
一个是坐拥一郡,北靠突厥的魏刀儿,一个普通反贼之众,就连疆域不大的离石郡,都能让其无力。
正常人想想都知道如何选择。
除非是有人故意把人或者图纸送去离石郡。
那么如今有动机,并且必须这样做的人只有一个。
想到这里。
伏子厚本能的把目光从书信上移开,看向李世民。
然而这一看,就发现李世民正一直望着自己,眼神闪缩,突然嘴角上扬,露出笑容。
“子厚,你说不可能什么?”
李世民带着好奇,看着伏子厚询问道。
“没!”
伏子厚摇摇头,总不可能对李世民说,我怀疑离石郡的事情,是你父亲在背后推波助澜。
“报!将军,唐公、郡丞请将军过去太守府议事!”
一名将士前来禀报道。
伏子厚闻言点点头,看着被李世民干扰,面前桌案上,还剩下那么多事情要等着自己处理。
随即,伏子厚眼神有些幽怨的看向李世民一眼。
“这些可不能怨我!”
李世民见到伏子厚的目光,哪里不知道伏子厚心中所想,顿时笑得合不拢嘴,指着桌案上的文书。
开心之余,李世民看着伏子厚。
这些时日越是注意伏子厚的言行举动,李世民越是感觉,伏子厚很可能已经察觉到父亲的打算。
眼下。
只差最后一份确定。
“我先去一趟太守府!”
伏子厚叹息摇头道,放下毛笔,缓缓起身。
李世民自然也不会单独留在将军,于是跟着伏子厚一起离开。
不过就在将军府外,正准备离开的伏子厚与李世民,就见到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子厚!”
在伏子厚与李世民的目光中,马车缓缓停下,一个男子掀开布帘后,见到伏子厚便笑着喊道。
“承智!”
伏子厚没想到李姹的堂兄李承智,今日会来晋阳。
“子厚!恭喜啊!”
李承智走下马车,神情满是激动的看向伏子厚,此前李府一别时,伏子厚还一身白衣,与叔父李靖节去接祖父,如今再次见面。
伏子厚已经是太原鹰扬府的将军,掌管一郡兵马。
更关键的是。
伏子厚在太原展露出来的能力,远远超过在清河县,李承智不敢想象,昔日见到的夫长,居然如此厉害。
“世民,这是李阿翁的长孙,李承智!也是我未婚妻的堂兄!”
伏子厚见到李承智恭喜自己,比自己还激动的摸样,忍不住笑着还礼,随后给李世民介绍李承智。
“这是唐国公之子,李世民!”
伏子厚也给李承智介绍李世民。
“久仰!早就听闻姹儿她表姑的丈夫,乃是人中豪杰,今日一见,果然!”
李承智见到李世民抬手行礼,也正抬手还礼道。
看着伏子厚,又看向李世民。
昔日在李府,高家登门时,李承智可是听过叔母她们一起谈论观音婢的丈夫,唐国公之子李世民。
“嗯?姹儿……………”
伏子厚听到李承智的话,骤然瞪大眼睛,一脸错愕的看着李承智。
怎么回事?李承智方才说什么?
姹儿的表姑是?
“子厚,莫非你不知,世民乃是观音婢的丈夫?就是在李府时,你见过的高氏女子,那姹儿的表姑,世民便是她夫君!”
李承智见到伏子厚的摸样,反倒有些好奇,看二人走在一起的关系,应当十分要好,难道伏子厚不知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