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沈越脸上的猖狂和掌控一切的得意瞬间凝固,如同被泼了一盆冰水。
他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乔念,似乎没有想明白,那句“我就是紫玉凝草。”是何意。
可看着乔念那无比镇定的神色,沈越脑海中猛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不可能!”沈越几乎是嘶吼出声,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不愿相信而扭曲,“荒谬!紫玉凝草何等珍贵,你凭什么代替?!‘九幽锁心禁’的顺序只有我知道!你凭什么解?!就凭你那点血?!”
乔念迎着他惊骇欲绝的目......
这一夜,谢灵霜站在皇宫的高墙之上,望着满天星斗,心中一片清明。
她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巅峰。但她也明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她轻轻一笑,低声呢喃:“谢灵霜,你已经回来了。”
“这一次,谁也别想再将你踩在脚下。”
翌日,朝堂之上,百官齐聚,新帝正式亲政。谢灵霜立于阶下,身着绯色官袍,腰悬玉带,目光如炬,神色沉静。
新帝缓缓起身,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谢灵霜身上,声音清朗而坚定:“谢卿,朕自幼蒙你教导,辅佐至今,朕能登基,皆赖卿之力。”
谢灵霜躬身行礼,语气平稳:“陛下言重了,臣不过是尽忠职守,不敢居功。”
新帝却抬手示意她起身,又道:“从今日起,封谢灵霜为太傅,位列三公,辅朕治国。谢家亦恢复侯爵之位,以彰其功。”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太傅之位,乃朝中最高官职,非德高望重、功勋卓著者不可居之。谢灵霜虽权倾朝野,却从未居此高位,如今新帝一登基便赐此殊荣,可见其信任之深。
谢灵霜微微一怔,随即再次行礼:“臣,谢陛下隆恩。”
她并未推辞,因为她知道,这是她应得的。
朝会散后,谢灵霜步出皇宫,马车早已在宫门外等候。她登上马车,帘幕落下,马蹄轻响,缓缓驶向侯府。
车内,她靠在锦垫上,闭目养神,思绪却并未停歇。
她知道,太后虽已被架空,但她的势力并未完全清除。朝中仍有旧臣暗中串联,试图反扑。她必须早做准备。
而谢家,虽已恢复侯爵之位,但侯府内部依旧暗流涌动。谢老夫人虽已向她低头,但她清楚,这并不意味着侯府上下都真心臣服于她。
她需要时间,也需要手段。
马车缓缓驶入侯府,府门前已有人等候。谢灵霜下车,目光一扫,见谢老夫人亲自站在门前,身后站着几位年轻的堂妹与堂弟。
“灵霜。”谢老夫人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与小心翼翼。
谢灵霜微微颔首:“祖母。”
几人走入府中,谢老夫人亲自为她设宴,席间众人皆恭敬有礼,却也透着几分拘谨与疏离。
谢灵霜心中明白,他们敬她,是因她的权势,而非真心。但她并不在意,只要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她便不会轻易动他们。
宴席结束后,谢灵霜回到自己的院落,刚踏入房门,便见一名黑衣人跪在房中。
“属下参见大人。”黑衣人低声禀报,“属下已查到,太后身边的心腹太监,近日频繁出入几位老臣府邸,似在密谋什么。”
谢灵霜神色未变,淡淡道:“继续监视,不得轻举妄动。”
黑衣人应声退下。
谢灵霜坐在窗前,望着夜色,心中思绪万千。
她知道,太后不会甘心就此被架空。她一定在等待时机,试图东山再起。
而她,也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只等对方出手。
翌日清晨,谢灵霜便入宫面圣。
新帝见她到来,神色欣喜:“谢卿,朕正要召你议事。”
谢灵霜拱手:“陛下有何吩咐?”
新帝道:“朕听闻,太后近日身体不适,朕欲亲自前往探望。”
谢灵霜微微皱眉:“陛下,太后年事已高,若真有不适,可命太医前去诊治,陛下不必亲自前往。”
新帝却道:“朕虽年幼,但也知孝道。太后毕竟是朕的祖母,朕岂能不亲自探望?”
谢灵霜沉默片刻,终是点头:“既如此,臣愿随陛下同行。”
新帝笑道:“有谢卿在,朕便安心。”
于是,当日下午,新帝亲自前往太后寝宫探望。
太后见新帝亲自前来,神色惊讶,随即露出慈祥笑容:“陛下竟亲自前来,哀家何德何能。”
新帝上前扶住她,道:“祖母身体不适,朕怎能不来?”
太后连连道谢,言语中满是慈爱。
谢灵霜站在一旁,静静观察着太后的一举一动,眼神微沉。
她敏锐地察觉到,太后虽然面带笑意,但眼神中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警惕。
她心中已有判断??太后果然在谋划什么。
果然,当新帝离开后不久,太后便召见了她身边的心腹太监,低声吩咐几句。
谢灵霜早已安排人手暗中监视,那太监刚出宫门,便被跟踪。
数日后,谢灵霜便得到了确切消息??太后暗中联系了几位旧臣,意图在新帝亲政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上发动政变,逼迫新帝退位,另立新君。
谢灵霜冷笑一声,心中已有决断。
她并未立即动手,而是等待时机。
大朝会当日,朝堂之上,百官齐聚。太后也破天荒地亲自出席,坐在新帝身旁,神色从容。
谢灵霜立于阶下,目光冷冽。
就在新帝准备宣布政令之时,一名老臣突然出列,高声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新帝微微一怔:“讲。”
老臣跪下,声音激动:“陛下,谢灵霜权倾朝野,把持朝政,实乃乱臣贼子,陛下若不早做决断,恐怕……”
他话未说完,谢灵霜便冷冷开口:“陛下,此贼早已与太后密谋,意图篡权夺位,今日便想借朝会之机逼迫陛下退位。”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太后脸色骤变,厉声道:“谢灵霜,你胡说什么!”
谢灵霜却不慌不忙,抬手一挥,几名侍卫押着那名心腹太监与几位老臣步入殿中。
“陛下,这些人已供认不讳,臣请陛下即刻下旨,将太后软禁于宫中,将这些乱臣贼子一并拿下。”
新帝虽年幼,但此刻也明白事态严重,当即点头:“朕准奏!”
侍卫立刻行动,将太后与那些老臣全部拿下。
太后怒视谢灵霜,咬牙切齿:“谢灵霜,你竟敢背叛哀家!”
谢灵霜冷冷一笑:“臣从未背叛过陛下,也从未背叛过大晟朝。”
太后被押走时,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怒。
而谢灵霜,则站在殿中,神色平静。
她知道,这场风暴,终于结束了。
数日后,太后被幽禁于冷宫,那几位老臣被处死,其余涉案之人或贬或流放,朝堂为之一清。
谢灵霜再次站上权力的巅峰。
而这一次,无人再敢轻视她。
这一夜,谢灵霜再次站在皇宫高墙之上,望着满天星斗,心中却不再有波澜。
她轻声呢喃:“谢灵霜,你已经回来了。”
“这一次,谁也别想再将你踩在脚下。”
谢灵霜回到侯府后的第七日,府中上下已悄然换了模样。
昔日那些曾对她冷眼旁观、甚至落井下石的旧仆,如今皆被贬为粗使奴仆,每日在后院洒扫劈柴,不得入前厅一步。几位曾参与当年逐她出府的管事,也被遣散回乡,永不录用。
而谢家几位年幼的堂妹,皆被她亲自安排了婚事??或嫁入朝中清贵世家,或许配给新帝亲信之子,皆为稳妥之选。她不求她们飞黄腾达,只求她们能在京城立足,不致重蹈她的覆辙。
谢老夫人自那夜一拜之后,便再未主动召见她。可她知道,祖母一直在等她。
果然,第七日傍晚,她正在书房批阅文书,一名侍女前来禀报:“老夫人请您去松鹤堂一叙。”
谢灵霜放下手中的笔,沉吟片刻,便起身前往松鹤堂。
松鹤堂是谢老夫人常年居住的院落,布置古朴,陈设简雅,墙上挂着一幅谢家祖训,墨迹已有些斑驳,却依旧清晰可见。
谢老夫人坐在堂中,身着素色锦袍,神情平静。
见谢灵霜进来,她抬眼看了她一眼,轻声道:“灵霜,坐吧。”
谢灵霜依言落座。
谢老夫人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你可还记得,你小时候,我常教你读书写字,教你为人处世?”
谢灵霜点头:“记得。”
“那时的你,聪慧伶俐,心地纯善。”谢老夫人轻叹一声,“我总想着,将来你若嫁入高门,必能光耀谢家门楣。”
谢灵霜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如今,我确实光耀了谢家门楣,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谢老夫人苦笑:“是啊,你做到了我从未想过的事。你不仅保住了谢家,还让谢家重新站了起来。”
她顿了顿,目光复杂地望着谢灵霜:“灵霜,我知道你心里怨我,恨我。你有资格怨我,恨我。”
谢灵霜看着她,神色未变:“祖母,我没有怨你,也没有恨你。我只是……不再信任你了。”
谢老夫人一震,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我知道。”她低声道,“你经历了那些事,怎么可能还信我?”
谢灵霜轻轻叹息:“当年你将我逐出侯府,是为了保全谢家。我能理解,也能接受。但我无法原谅的是,你从未试图救我,也从未为我做过任何事。”
谢老夫人低下头,声音低哑:“我……我以为你已经死了。”
谢灵霜微微一怔。
“那年你被逐出侯府后,我派人暗中打探你的下落,却始终没有消息。”谢老夫人声音颤抖,“我以为你被人卖到了南疆,或是流落街头,被乱民所害……我日日焚香祷告,祈求你平安。”
谢灵霜静静听着,神色未变。
“直到三年后,我听闻朝中出现了一位谢姓女官,手段凌厉,权势滔天。”谢老夫人抬起头,眼中含泪,“我才知道,你还活着,而且……活得比谁都好。”
她顿了顿,声音哽咽:“灵霜,我不是不想救你,而是……我无能为力。那时的谢家,已经风雨飘摇,若我再为你出头,谢家恐怕早已覆灭。”
谢灵霜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祖母,我明白你的苦衷。可你也该明白,我为何不再信任你。”
谢老夫人点头:“我明白。”
她深深地看着谢灵霜,眼中满是哀求:“灵霜,如今谢家已恢复昔日荣光,你已位极人臣,权倾朝野。我只求你一件事??别让谢家再因你而陷入危局。”
谢灵霜微微一笑:“祖母,你放心。我不会让谢家卷入任何风波。我保谢家,不是为了你,也不是为了谢家的门楣,而是为了我自己。”
她缓缓起身,向谢老夫人一拜:“祖母,谢家如今已无恙。我亦无暇顾及府中琐事。若府中有事,可派人告知我。”
说完,她转身离去,留下谢老夫人一人坐在堂中,久久未动。
谢灵霜走出松鹤堂,夜风微凉,吹起她的衣袂。
她抬头望向夜空,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她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靠家族庇护的小女孩,而是一个可以决定家族命运的人。
而她,也终于,走出了过去的阴影。
翌日清晨,谢灵霜入宫面圣。
新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见她到来,神色欣喜:“谢卿,朕正要召你议事。”
谢灵霜拱手:“陛下有何吩咐?”
新帝放下朱笔,神色凝重:“近日,朕听闻北境边关不稳,有异族蠢蠢欲动。朕欲派兵镇守,以防万一。”
谢灵霜点头:“陛下英明。北境边关确实需重兵把守,以防敌军突袭。”
新帝沉吟片刻,又道:“朕欲命你亲自前往北境,统御大军,镇守边关。”
谢灵霜微微一怔:“陛下,臣乃文臣,非统军之人,恐难胜任。”
新帝却坚定道:“谢卿,你虽为文臣,却有统御之才。朕信你,若你不去,朕无人可托。”
谢灵霜沉默片刻,终是拱手应下:“臣,遵旨。”
新帝露出笑意:“有谢卿在,朕便安心。”
谢灵霜退下后,步出御书房,心中却浮现出一丝异样。
她总觉得,新帝此举,似乎另有深意。
果然,当夜,她便收到密报??太后虽被幽禁,但她的心腹太监,近日在宫中暗中联络了几位旧臣,似乎在策划什么。
而新帝突然命她前往北境,或许正是为了将她调离京城。
谢灵霜微微蹙眉。
她知道,新帝年幼,虽聪慧,但终究涉世未深,极易被人利用。
她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否则,她若一走,京城恐怕又要生变。
她当即下令,命心腹密切监视宫中动向,同时,亲自前往北境之前,她要先解决掉这些暗中的隐患。
这一夜,谢灵霜站在侯府的庭院中,望着满天星斗,心中一片清明。
她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