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城墙上的缺口被一块块巨石填补,倒塌的房屋被清理,新的木屋开始搭建。
城中百姓的脸上,渐渐褪去了麻木与绝望,取而代—之的,是忙碌的汗水和对未来的期盼。
尤其是当凤鸣涧传来消息,第一批试种的土豆即将迎来大丰收时,整个东平府都沸腾了。
那巨大的,远超麦米的产量,让所有人都看到了活下去的,最切实的希望。
对陈风的拥护,也在此刻达到了顶峰。
【东平府声望达到最高】
【凤鸣涧声望达到最高】
【改造点+2000】
【目前改造点:2451】……
数匹快马,卷起官道上的滚滚黄尘,一路向北,直奔大宋的都城——汴梁。
汴梁城,皇宫,紫宸殿。
香炉里升腾的龙涎香,都压不住殿内那股子沉闷压抑的气氛。
宋徽宗赵佶,这位精于书画,却疏于朝政的艺术家皇帝,此刻脸色铁青。
“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
他将一份军报狠狠地摔在龙案之上,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金贼南下,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各路州府,竟无一人能挡!”
“如今,更是欺我大宋无人,兵锋直抵东平府!”
殿下,文武百官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宰相蔡京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入定了一般。
就在此时,一名殿前侍卫快步入内,高声禀报。
“启禀官家!东平府八百里加急奏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了过去。
东平府?不正是方才官家怒火的中心吗?
赵佶眉头一皱:“呈上来!”
内侍官小心翼翼地接过奏折,展开,用一种抑扬顿挫,却难掩惊异的语调,朗声诵读。
奏折的前半段,是张商英用他那老辣的文笔,将金军的残暴与东平府的危局,描绘得淋漓尽致。
通判柳正元一家,如何为国尽忠,血洒府衙。
城中军民,如何同仇敌忾,奋死抵抗。
听得殿中百官,无不面露悲戚。
可当奏折读到后半段时,所有人的表情,都开始变得古怪起来。
“……城中军民,感天动地,竟引来天雷神罚,于悦宾楼处,炸死金兵数百,敌酋授首……”
“……敌军为神威所慑,军心大乱,仓皇北窜。”
“我部将士与城外援军王彦将军,合兵一处,趁势追击,大破金贼,斩获无算……”
“……然,此战惨烈,我东平府军民死伤数千,城池尽毁,百废待兴,恳请朝廷……抚恤……”
天雷神罚?
大破金贼?
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殿内,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议论声。
“荒唐!简直是荒唐!”一名御史大夫率先出列,他是蔡京的门生。
“张商英年事已高,莫不是老糊涂了?竟敢用此等神鬼之说,来欺瞒官家!”
立刻有人附和。
“就是!王彦将军的奏报早已呈上,说是他及时赶到,大破金贼于城下,才解了东平之围!”
“我看是那张商英守城不力,致使城破,如今是想借王将军的功劳,来为自己脱罪!”
一时间,朝堂之上,攻讦之声四起,矛头直指远在东平府的张商英。
然而,张商英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岂能坐视。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臣出列,正是当年与张商英同朝为官的旧友。
“官家!张相公一生刚正,岂会是那谎报军功之辈!”
“东平府之战,必有内情!王彦孤军一支,如何能大破数千金军?定是与城中军民里应外合!”
“恳请官家明察!”
两派人马,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
龙椅上的赵佶,被吵得头昏脑胀,但他的心中,却也充满了疑惑。
他相信王彦,因为王彦是军部的人,报上来的战功实实在在。
可他同样了解张商英,那老头固执得像块石头,绝不会轻易低头说谎。
天雷神罚……
这四个字,像魔咒一样,在他脑中盘旋。
难道,真是上天庇佑我大宋?
沉吟半晌,赵佶终于做出了决定。
“够了!都给朕闭嘴!”
他一拍龙案,威严的目光扫过众人。
“传朕旨意!”
“命翰林学士林正,为钦差大臣!另派御医随行!”
“即刻启程,前往东平府!”
“慰问张商英,犒赏三军,查验战果。”
……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鸟儿,比钦差的仪仗,更快地飞到了东平府。
陈风看着李师师递来的密信,眉头紧锁。
“钦差大臣,林正。”
“蔡京的得意门生,为人八面玲珑,手段却狠辣无比。”
“他不是来犒赏的,是来找茬的。”
陈风的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一连串沉闷的声响。
书房内,气氛凝重。
“看来,王彦在京城,没少给我们上眼药。”
陈风冷笑一声,眼中却无半点笑意。
“他想摘桃子,蔡京一党想借机打压张大人,两边一拍即合。”
“这林正,就是他们手里的一把刀。”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虽然残破,却已恢复秩序的街道。
百姓们正在以工代赈的号召下,热火朝天地重建家园。
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若是被那钦差看到,只会坐实张商英夸大其词的罪名。
“不行,不能让他看到这个。”
陈风当机立断,立刻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传令下去,所有城防修复工作,全部放缓!”
“告诉百姓,就说朝廷的抚恤款马上就到,大家先歇一歇。”
“城里的惨状,要保留下来!越惨越好!要让那位钦差大人,一进城就能感受到我们的悲壮!”
……
三日后,钦差仪仗,抵达东平府。
当钦差大臣林正,掀开轿帘,看到东平府的景象时,饶是他见多识广,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城墙上,巨大的豁口触目惊心,仿佛被巨兽啃噬过。
街道两旁,尽是断壁残垣,焦黑的木梁直指天空,无声地诉说着那夜的惨烈。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淡淡的血腥与焦糊味。
“哎呀……”
林正脸上立刻露出悲痛万分的神情,他走出轿子,痛心疾首。
“惨!太惨了!金贼暴虐,罄竹难书!”
他身后的一众官员,也纷纷附和,场面一时间无比悲戚。
在府衙门口,林正见到了被下人搀扶着,前来迎接的张商英。
“哎呀!张相公!”
林正三步并作两步,抢上前去,一把扶住张商英,眼眶瞬间就红了。
“您……您受苦了!下官来迟,罪该万死!”
“官家听闻东平府之事,龙体欠安,特命下官前来慰问,并带来了御医!”
张商英配合地剧烈咳嗽了几声,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
“劳……劳林大人挂心了……”
“为官家守土,为百姓尽忠,老臣……死而无憾……”
两人一番情真意切的表演,看得旁人无不动容。
林正的目光,状似不经意地扫过张商英身后。
他看到了那个年轻人。
一身简单的青衣,面容俊朗,眼神平静,却又带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想必,这位便是奏折中提及的,有勇有谋的陈风,陈公子吧?”林正笑呵呵地问道。
陈风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拱手行礼。
“草民陈风,见过钦差大人。”
“不敢当大人谬赞,东平府能守住,全赖张大人运筹帷幄,以及全城军民拼死抵抗。”
“草民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将所有功劳,都推得干干净净。
林正看着他,笑意更深,但眼底,却闪过一丝探究的寒芒。
好一个滴水不漏的年轻人。
……
夜,被临时收拾出来,充作钦差行辕的府邸内。
烛火摇曳。
林正端坐于主位,轻轻品着茶,脸上早已没了白日的悲痛与热情。
一名身穿夜行衣的黑影,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
“大人。”
“查得怎么样了?”林正头也不回地问道。
“回大人,”黑影的声音沙哑而低沉,“城中景象,与奏折所言,并无太大出入。”
“张商英的病,御医也看过了,确实是旧疾复发,心力交瘁所致。”
林正冷哼一声:“这些,都是表面文章。”
“我要听的,不是这些。”
黑影沉默了片刻,继续道:“属下探听到,城中百姓,对张大人的敬重,远不如对那个陈风。”
“他们都说,陈风是‘问渠公子’,是文曲星下凡。”
“更是他,在金军破城之后,引来了‘天雷’,才反败为胜。”
“如今在这东平府,陈风一句话,比官府的告示,还要管用。”
林正放下茶杯,眼中寒光一闪。
“好一个陈风……”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能收拢人心,还能装神弄鬼……此子,深不可测,绝非池中之物。”
他的心腹,从阴影中走出,低声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林正的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弧度。
“一头不知根底的猛虎,卧在我大宋的腹心,太危险了。”
“在离开之前,必须想个办法,试一试他的成色。”
“如果,他真的有不臣之心……”
林正转过身,眼中杀机毕露。
“那就,替朝廷,提前拔掉这根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