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定王骑马慢行,兀自心绪不定,自己的心一个劲儿地要胡思乱想,可究竟想了些什么,他自己也弄不清楚。大概是太累了吧,毕竟这么多天都未曾好好歇息,尤其是近几日他的神经一直都处于紧绷状态,不敢有丝毫懈怠!
“王爷,您终于回来了!”定王人马还没有到府门前,便有仆人上前问候牵马。
到了王府门前,定王纵身,还未下马,只觉得一股剧痛直冲头顶,使他难以忍受。不过好在定王自幼习武,从戎多年,最终还是强直着身子,在马下站稳了脚跟。
“王爷,您没事吧?”仆人关心地问候一句,王府门前的众卫士也都急忙上来问安。
“没事……不用管我……”定王头晕目眩,脑中嗡嗡作响,“快去准备些热汤,再弄些点心,一会儿还要去上午朝……”
“是。”那仆人将马交给了一个卫士,便进府去了。
定王缓了缓神,抬步进门,头痛似乎减缓了些,但是双眼还是很晕眩。
“王爷慢走……”定王还没有走得几步,就听见身后有人尖声高叫道。
“王爷慢走,”定王稍显艰难地转过身去,晕眩的眼睛看见了一名太监,“王爷,你没有事吧?”那太监上前问候道,语气显得有些着急和不安。
“无甚大事,敢问公公您因何到来?”定王视野不清,一时不知是宫中的哪一名太监。
“王爷既然没什么大碍儿,那就赶快进攻一趟吧,太皇太后等着您呢……”传话太监似乎看出了定王身体有些不适,因此语气放缓了些,但仍显得很急促。
“太皇太后?有什么要紧事吗?”定王听着这名太监的语气颇有些紧迫不安,急忙问道。
“没……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太皇太后想见您,快些随奴才去吧,太皇太后正等着呢!”
“好!”定王一声答应,一刻也没有多做停留,便随传话太监去了。
那太监领着定王一路匆匆,不久便到了太皇太后所居住的寿安宫。到了离寿安宫不远处的时候,定王突然眼前一亮,只见在寿安宫门前跪着一大群人,定王缓缓稍的心绪,又乱了起来。
“公公,太皇太后是不是……”定王终于看清了传话太监的神色,可只说了前半句,后半句无论如何也问不下去了。
“王爷,太皇太后就在寿安宫,您赶快进去吧!”传话太监只说了这一句,便不再言语,只是匆匆上前,跪入了人群当中。
定王登阶叩门,他已经无心也无暇顾及宫门前跪着的这些太医,侍卫,太监,宫女了……
“娘……”定王喊着进入了寿安宫,来到了太皇太后说居住的内室,他看见了三个人,平躺在床榻上的太皇太后——他的亲娘!还有在床前服侍的皇帝和皇后。
“微臣参见……”定王正要对皇帝和皇后行礼,突然听见一句苍老而又饱含哀怜之意的声音,“儿啊……你终于来了……”
听到这一句,定王再也顾不得什么君臣之礼,而是直接跑上前去,忙道:“娘,儿子来了,儿子来了,娘……”皇帝和皇后往旁边移了几步,定王得空跪在床前,一声一声的叫道。
“好……好……来了好……”太皇太后依旧平躺在那里,也不看定王,只是断断续续地说道:“娘就要去见宣灵皇帝和你皇兄了,本来对你……为娘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可娘舍不下你……你……你可还记得为娘对你说过的话?”
“记得,儿子当然记得!娘,儿永远都记得!”定王急切不安的忙说道。看着垂垂老矣,奄奄一息的老母亲,几十年前的记忆再次幡然一新,而最清晰的莫过于母亲的那一段话语,那时的定王才四岁……
“帝王之家的子孙,无不应该心怀天下。帝王帝王,帝与王原本没什么不同,可自从秦始皇称帝之后,帝与王便有了天壤之别。六儿长大了是为帝还是做王呢?”
“娘亲以为,凭孩儿的本事,是应该为帝,还是应该做王?”
“六儿,做皇帝是需要本事,可做一个王,更需要天大的本事。为娘以为,六儿的本事,比你几个哥哥的本事都大,所以,为娘想让六儿为王。”
“娘亲向来都是知道我的,我想让四哥做皇帝,他是我的亲哥哥……我……不喜欢大哥二哥……十分讨厌三哥”
“六儿说得对,只有你四哥继承你父皇的帝位,你才能助他一臂之力,只有你助他一臂之力,你四哥才能登上皇位,并坐稳皇位。只有这样,你我母子三人才能留得性命完成你父皇完不成的大业,了结你爷爷和曾爷爷的心愿!你明白吗?”
“我明白!”
“好孩子!”定王永远都忘不了母亲这一句温柔的言语,他那时看到的笑容,是记忆中母亲最为灿烂快乐的笑容。“过不了几日,娘亲就要派人将你送上云台山去,你一到山上,你便不再是皇子,娘亲也不再与你有任何关系,除非你学到了天大的本事,下得山来,你知道吗?”
“我知道!”那是自己有记忆以来第一次流泪,然而,母亲直到现在也不知道。但是他却知道,那时,母亲说完这一番话,在心里痛哭了很久很久……
“你要记住,你的命从来都不是你一人的,因为这一条性命承载着整个家族的运;你要记住,你身上所寄寓的不仅仅是母兄一二对你之期望,更是千万百姓对你之信任;你要记住,你所肩负的不只是振兴一个政权的重任,而是统一天下的使命!”
“孩儿记住了!”这是自己上云台山之前,对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因为说完这句话,仅仅只过得两个时辰,母亲便被自己的父皇打入了冷宫……
“皇祖母……祖母——”皇后与皇帝同音一高声,彻底使得定王清醒,“娘——”一声高喊,让他昏晕的头脑再也明白不过,他的娘亲,他的亲娘,死了……
“太医——太医……快来!”定王一阵狂喊,丝毫没有顾及与他同在太皇太后床榻边怀着同样i哀痛悲切心情的皇帝与皇后。他一边狂喊,一边镇静的像个孩子一样端详着躺在床上的安详的老母亲,越端详就越不敢相信,母亲真的离开了世上!
“父亲,您请节哀……”诗晶强自抑制着沉痛地劝慰道:“祖母她已经薨逝了……”一旁的皇帝也心怀悲戚地说道:“皇叔,节哀吧!”
“前几日我来寿安宫请安时,太皇太后的精神儿头还很好,怎么这……”定王似乎并没有理睬二人的话,而是依旧像个孩子般端详着母亲自言自语道。
“父亲,生老病死乃人之常事,何况祖母已届耄耋之年,此时寿终正寝,乃是可喜之丧,父亲节哀顺变,也不必太过悲伤,以免哀及身体,让太皇太后在地下为您牵挂……”诗晶又温言劝慰道。“皇叔,皇后所言甚是,当务之急是尽早安排太皇太后会葬事宜,以让老人家早日安息……”
“陛下,娘娘,是老臣失仪了!”定王强忍着悲痛伤心地说道。
“无妨,皇叔节哀,不要太过悲伤!”皇帝哀泣着说完一句,亲自出宫,晓谕寿安宫外所跪众人,“太皇太后与世长辞了——”
“太皇太后……”众人一片哗然,顿时哀泣不能成声。
“内庭总管王玄何在?”皇帝一声,众人饮泣吞声,立时鸦雀无声
“奴才在!”
“你速速派人将太皇太后辞世的噩耗,告知京城众官,皇族亲贵,并迅速会同内庭各司,各监,各宫,各房署理宫中丧情诸事,再火速传召丞相赵世宽,礼部侍郎常大任,鸿胪寺卿张可为等有关诸司来文德殿。”
“奴才遵口谕!”
“到时你也一起来,商办太皇太后身后之事。”隆德正明皇帝说完便又进了寿安宫,“尔等都起来吧!”皇帝将要进宫之说道。
“谢陛下!”众人在悲泣之时,长舒了一口气。他们已经在这里跪了将近一个半时辰。当时,太皇太后性命已近垂危,太医院的众位太医面对游进灯窟的太皇太后都已无计可施。皇帝本要迁怒惩处众人。众人只因皇后之劝才得以免于皇帝惩处,只是尽数跪在寿安宫外为太皇太后祈福而已。
“太皇太后身后的初步事宜,朕已命令王玄去做安排,宫中诸事,还要皇后再费些心力!”隆德正明皇帝对正在劝慰定王的诗晶说。
“臣妾遵旨!”诗晶一句而应,对皇帝说道:“虽然太皇太后先前有遗嘱说,她的身后之事不必拘于礼制而铺张,然而,太皇太后自太宗皇帝时就被封为太子妃,历经宣灵王,世宗皇帝和本朝四世,生为皇后,太后,太皇太后虽历经磨难,可终享荣尊,身后之事也不能太过简慢,古人言:事死如事生。陛下以为如何?
“太皇太后对你我二人有养育教诲之恩,对先帝有生养之德,对宣灵王有辅佐之泽,又是太宗皇帝钦定的太子妃。于情于理,于人于己太皇太后的身后之事绝对不可简慢着处!”
“父亲,您以为如何?”诗晶柔声问定王道。
“太皇太后一生尊荣,却又历经坎坷,多遭磨难……微臣只求母亲能够安心长眠于泉下,其他事宜全凭陛下娘娘做主……”
隆德正明皇帝武平二年十月十五,原是皇帝三十寿辰,为伏龙阁祭祖大典之日,因逢太皇太后大丧,伏龙阁祭祖大典取消,本应沉浸在庆典氛围中的薛国,陷入一片哀痛之中……
隆德正明皇帝停朝四日以表示对历经四朝的太皇太后的哀悼,并颁布圣旨,薛国百姓为太皇太后守丧三年,一年内任何人不得饮酒作乐,行婚娶喜庆之典。又下诏,自皇帝以下,皇族中所有四岁以上的皇子,公主,亲王,郡王,郡主一律为太皇太后守灵七日。
隆德正明皇帝武平三年二月十四中原大地迎来了这一年的第一场春雨。在依照薛国祖制停灵整整四个月之后,随着淅淅沥沥的初春之雨的间歇,庄宣太后(荣德太皇太后谥称。礼部侍郎常大任据《太宗实录》:“太宗尝谓,此女庄凝端丽,可为东宫女主,太子正妃。”取一“庄”字,又《逸周书·谥法解》云:“真心大度,严敬临民曰庄;维德端严,恭敬端肃曰庄。”再从其夫宣灵王谥一“宣”字,《谥法解》云:“诚意见外,浚达有德曰宣;哲惠昭布,善闻式布曰宣。”因本朝太皇太后在宣灵王崇康二年被废,之后虽终宣灵一朝,也未曾复位,故从夫不宜称皇后,而从子称太后。)被葬入哀陵(薛宣灵王之墓)。一时,春意盎然的巩县东郊被淹没在白色的海洋里!
此时,薛国这辆隆隆驱驰的战车,似乎暂时性地停止了……
[第四部·第二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