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5章 老骥伏枥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闻听齐平山攻克了长安,元善清悸然低声悲叹:“关中一屠,三十万白骨尸堆无处,长安一炬;万千宫阙烟灰漫飞如土!”
    元善清瘫坐在轮椅之上,透过半开半闭的方窗,他思了又思,想了又想,怅然叹罢,他终究还是决定去拜访定王,一个早已不问时事,而又时时关心世势,闭门谢客已久的垂暮老王!
    “先生,您还是回去吧,王爷他,谁都不见!”王府管事的老仆十分为难地对元善清说着,他真是不好拒绝,但又不得不拒绝!
    “元善清知王爷闭门谢客已久,只烦您帮我将这纸字条,递与王爷。”元善清掏出一张纸条,让长随给了那老仆。
    “先生稍待,老奴这便去!”似乎老仆已经知晓,只要定王见了这张纸条,就一定会见元善清。
    少倾,老仆去而复返,喜道:“先生真是先生!王爷请您进去。”说完便亲自领着家丁来帮元善清的长随,说道:“先生,您可不知道,自从您那次从府上离开后,王爷可真是闭门谢客谁都不见,就连皇后进着门儿,也没得见王爷一面。您应该早些来才是!”说着元善清已经进府,由贴身的长随推着去见定王了。
    一如既往,一切照常,定王依然摆好了棋盘,沏上了新烹好的清茶。
    元善清屏退长随,对定王道:“且张棋盘执旧子,犹燃星火煮新茶。一别数月,王爷还是原来的王爷。”
    “世人多变,我喜如常!无论何时,老夫还是老夫!”
    “看来王爷闭门谢客多日,还真是接着那日你我之谈,参玄吾道?”元善清轻车熟路的拈了一颗子,就势而下。
    “参玄悟道?先生说笑!”定王也落一子,“老夫就算是闲得无聊而发慌,也没有那份超然物外的情趣!”
    “既不超然物外,那肯定就是置身其中了?”元善清再落一子。
    “不然,不然!”定王紧跟一子。
    “自古不能超然物外者,皆是置身其中。只是不自觉罢了!”元善清再落一子道:“正如这棋子,不在棋盘之内,必在棋盘之外。”
    “先生,又要把老夫绕进棋局里了?”定王一笑,落子道。
    “不是在下把绕进棋局里,而是王爷从来都没有超然出于棋局之外!”元善清轻轻一子,淡淡一叹。“那日之后,在下知王爷无意于朝堂,也想立即抽身红尘回返武当。谁知郡主……皇后娘娘突然驾临,一番相劝,使在下抽身不成,继续深陷朝中。非是王爷与语,而使皇后知之?”
    “……”定王落子无言。
    “王爷这又是何苦?既然有心于朝廷之事,又何必白白的浪费余年,还是那句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不瞒先生说,老夫真是有心于朝廷之事,只是恐无力而已。”定王一叹,又是落子无言。
    “王爷八尺之躯,静能立于朝堂,动能驰骋疆场;开口能言事,动手能使刀。如此怎能说是无力?”
    “唉……”顶王又是落子一叹,道:“多日以来,老夫闭门谢客,实在是想了很多,很多!”定王看着元善清,只觉得他又苍老许多,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这丝恐惧一闪而过,对元善清说:
    “苍山一战后,十数年来,老夫于朝堂之上再无建树,实在不愿,如此庸庸碌碌,空占一席之地!”
    “请恕在下直言,王爷是在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
    “只要能为国尽力,在哪儿都是用武之地!只是……”
    “只是于王爷而言,在朝堂不如在疆场!”
    “老夫的心事,先生是最明白的,想当年先皇在时,老夫虽然是一等亲王,可几时在王府中待过,在皇宫里待过?”定王慷慨一声,陡然一句,一言出口,释然于胸。
    “王爷,齐平山已经攻克了长安,我朝的三路大军,已然接管梁国全境,放眼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已无分裂之地!”元善清突然给定王说起了战况。
    “那……长安……”
    “破城之后,长安平民,尽皆遭难……”
    “……”定王一听无言,良久之后才道:“陛下不听老夫之言,可惜了长安百姓,竟还是替主君做了刀下亡魂,还了汴梁一难……”
    “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若是当年,梁军入汴时,能有一念之仁,长安数十万百姓,也不至于如此……”
    “你们都不了解齐平山!“定王说着滑落一子,叹道:“此人虽有文韬武略,既可做战前先锋之兵,又可为中军帅帐之将;只是明而不仁,勇而啫杀,更何况,当年梁军入汴之时,齐家百余口,全部都遭梁军残忍屠杀!当年老夫与他一同参军的时候,曾问他为什么来投军?
    “他只说了一句话:提兵入梁,屠长安!
    “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定王弃子入坛,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温茶。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齐平山多年以来时时刻刻就想着为家人复仇,而陛下自从登基以来,就想着为国雪恨;一个是多年大愿不得实现的臣子,一个是宿日大志不得施展的君王,君臣二人一旦相见,如何能不一拍即合,相见恨晚?”
    “无论怎样,那三十万百姓却是无辜!当兵杀人,天经地义,可总不能肆意屠戮,残害无辜!”定王虽然早已料到长安惨变,却仍忍不住为长安三十万百姓扼腕一叹。
    “如此,王爷怎还安心居于府,而不出镇掌兵?”元善清道:“长安一役只是天下流血大战的开始,比长安一役,更残酷的大战,还在后头呢!”
    “……”
    “越王已然称帝,又有南山君撺掇其意,我朝若想统一中原,两国之间必有生死大战!”元善清哑然微微一笑道:“朝中纵有云季,齐平山,牛辕,王章彦等人,若非王爷亲出,萧君霆岂不遗憾?”
    “只怕一屠长安,使我朝民心尽散,不似越国四方归心呐!”定王一叹落子。
    “三十万亡灵,诚然可畏!”元善清掷子,也是一叹,“然,自前郑失道,天下纷乱扰攘二百余年,天下惨死的亡灵,何止三十万?就说梁国皇帝坚壁清野这一举,便使关中数百万黎民惨遭涂炭……
    “若不是我军兴师,除灭无良暴君,不知还要有多少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罹难身亡?战争,一旦开衅,伤亡之事,本就难以逆料,何况是灭国大战?”
    “话虽如此,关中一屠,长安一炬,细细回想,不能不毛骨悚然,如此终不是王道之举,即使能得胜一时,终不能得长久之治!”
    “王爷闭门良久,所思所想,当真可以警醒世人!”元善清废棋一叹,言之曰:“正因如此,我军灭梁此番才兵分三路;一路行霸道,两路行王道!王霸并行,才是乱世统一之计!”
    “这么说先生早就知晓,齐平山会屠长安?”
    “不,正如刚才所言,在下对齐平山并不了解。”元善清执子缓缓而落。“只是在下知道,骁勇之师只能攻城掠地,而仁义之师既能攻城略地,更能征服人心!”
    “看来在先生眼中,一切皆是可以计算的!”
    “人生如棋,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天下如棋,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如此,如何能够冒冒失失,而不仔细计算计算?何为计算?有备无患而已!
    “灭梁一战,齐平山屠杀长安众三十余万,而襄王,吴元所救何止一城之民,乃是一国之众耳!”
    “数月不见,先生之言,颇有老辣之变!”定王一惊而叹。
    “如今大乱将止,正是提刀斩乱之时,操刀止乱,愈快愈好!古往今来,若要止武,必须以戈,此中道理,王爷最应深知吧?”
    “……”定王只听不语,心中杂味良多,已然无心下棋。
    “陛下,有公心,志在统一中原;陛下,有私意,原在报仇雪恨。齐平山屠长安,乃是报陛下国仇,雪陛下家恨;襄王,吴元仁布关中,惠及百姓,自然是征服梁民之心,其中各有所用,王爷又何必耿耿于怀!”元善清也抛子坛中,再无下棋之意。
    “看来老夫真的是老了,身心俱疲……”定王起身,仰天长叹。
    “恕在下直言,王爷您不是老了,而是厌了。您厌倦了天下,您厌倦了朝堂……”元善清直言一句,又转了话锋道:“可是天下需要您,朝堂需要您!”
    “不需要了,不需要了!”定王重复着,颇有悲凉之意。“陛下已经长大,已经成为了足以独掌朝纲,君临天下的一代强主,如若老夫这个前朝老王……”
    “您这是在成全陛下,还是在明哲保身?”
    “明哲保身?”定王一笑,“老夫孤身一人,死则死矣!”
    “既如此,为何不肯死于疆场之上,难道您还想着寿终正寝?”
    “寿终正寝?”定王又一笑,“老夫十七从军,入军第三日,便操刀杀人,何曾想过安安稳稳地寿终正寝?”
    “既如此,为何不肯死于疆场之上?”
    “于老夫而言,还有什么下场比死在疆场之上,更好?”定王再笑而悲,“然则,自从苍山一战之后,老夫何曾出过大梁?与其战战兢兢地立于朝堂之上,倒不如窝窝囊囊地居于王府之中?这样至少……”定王仰首半句,再不言语。
    “这样至少可以让郡主心中宽慰?”元善清轻轻哀叹,缓缓地帮病王补全了后半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元善清又道:“郡主是天下无双的孝女,一心只想您安安稳稳的在富贵中度过晚年,可她终究有些自私了!”
    “不,她不是自私,她是太明白老夫的心思……”定王缓缓地否决道。
    “……”元善清破天荒的无言以对了。
    “好啦,先生!”定王坐下对元善清道:“老夫知道,自从赵世宽赵老丞相,因疾致仕以后,整个朝廷的大梁都在你一人肩上,这次灭梁,您又调度诸事,万分劳苦!还是快些回去歇息吧!”
    “王爷……”元善清二字无语,良久之后,方又言道:“王爷这叫什么话?难道就要将这万斤重担压在我一个残废的身上,一点忙也不肯帮?”
    “先生大才,世事经纶只在反手之间!一切就都拜托先生了!”定王正颜肃色,深躬一拜,再拜,又拜。
    “王爷不必拜了!”元善清只一句道:“在下今日来,就是像王爷辞行的!”
    “先生……”定王闻言,大吃一惊。
    “只怪当初在下察人不明,以为王爷有天下之志,这才不惜残躯艰难跟随王爷下山而来此。原本想着与王爷共同结束乱世,谁知王爷……”
    “先生,你又何必逼老夫?”
    “王爷,你又何必逼在下?”
    “先生,老夫真的不愿意再涉足朝堂了!”
    “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王爷既不愿,又何必强加于在下?”
    “先生,当真……”
    “当真!在下今日此来,就是为请您重新立于朝堂之上,如若不然,在下自回武当!”元善清斩钉截铁道。“您也说了,现在陛下已经足以独掌朝纲,君临天下!何况,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已然平靖,如此也算不负王爷当年求请之情了!”
    “先生……”定王怆然一叹,“生我之身者父母,生我之心者,元善清,元先生也!”定王一拜,再拜,又拜不止!
    “王爷……”元善清泪目难言,此时只恨自己腿不能支,脚不能行。
    如果说,身为女儿的诗晶,是最了解定王这位父亲心思的;那么身为“第一谋臣”的元善清则是最了解定王这位主公心事的!在这乱世末年即将归于平静之时;各路英雄云蒸龙变之际,心怀薛国江山,身系祖宗社稷的一等定亲王,又怎能甘于沉寂?
    “先生,老夫虽欲重返朝堂,为国效力,只怕身不由己……”
    “王爷何必担忧,只要王爷积极,谋划之事,在下定当竭力!若是王爷一心不肯,在下就是有通天之神力,也是无济……”
    “也是,神仙难救,求死之人!”定王朗声一笑,“不知先生如何计算?怎样算计?”
    “这才是在下所认识之王爷,在武当山玄清观与在拼残局一战之人!”元善清也是一笑,至于如何计算,那就要看咱们陛下如何处置不遵圣谕的齐平山了?”
    ……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武功无限简化,高考前我已封王 顶级豪门 万人迷发癫后,顶级兽人都想独占 协议结婚?病弱权爷真香了!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半岛头号玩咖! 刘备,我是穿越者 帝都七爷,玄学老祖下山来嫁你了 求生:这条路,我要走到终点 洪荒之太极图俺大哥 五旬老太在八零,干翻全场渣夫逆子! 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心声泄露后,所有人都来攻略我 八零:不孝儿女都跪下,你们亲爹重生了 我娘子天下第一 重生后长公主提刀杀上王座 我师父超强却过分稳健 捞尸人 这才是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