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3章 进退维艰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隆德正明皇帝在文德殿召见总督京城防务的枢密副使、兵部尚书云季和京营兵马节度使、兵部右侍郎洪大豫。
    “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云季、洪大豫二人循礼而拜。隆德正明皇帝道:“两位爱卿免礼,耶律德康的十万大军,距离京城已经不足百里,两位有何对策?不妨先行说来,让朕心里有个底,待到明日早朝之时,再与众臣合计!”
    隆德正明皇帝开门见山,对京城防务了然于心的云季,也就直接了当的说道:“微臣以为,宿卫京城,应当坚壁以待,以固守之!”
    “嗯!”隆德正明皇帝轻应一声,“洪爱卿呢?”
    “启禀陛下,坚壁清野,老其攻势,固然是守卫京城的一个上策,但却不是上上之策。如果我军在京城中,固守不出,无疑就是向来势汹汹的辽军示弱……”
    “洪爱卿的意思是,要在城外与辽军短兵相接?”隆德正明皇帝看着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壮年将领,心中颇有些惊讶。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这样做太过冒险,”云季道:“辽国的先锋军只有十万,但是其后军主力却有三十余万,而我军总兵力不过三十万,如果直接放弃城池与辽军厮杀,我军很难有胜算!”
    “嗯!”隆德正明皇帝又是一声,看了看云季,瞅着洪大豫道:“京城地处平原,而辽军多骑兵,如果我军放弃城池,与辽军出城接战,倒是舍己之长,就敌之短!”
    洪大豫听着并没有言语,反是云季强调道:“陛下所言甚是,几个月以来,我军已经将汴梁里里外外三层城池加筑得十分坚固,而且军械,粮草等一应守城物资也是十分充足。辽军虽众,劳师远来,必然不能持久,我军只要坚守不出,少则三月五月,多则一年半载,辽军定然疲惫而退。”
    云季说完,沉默良久地洪大豫紧接着就说道:“云大人对辽军的估计,恐怕太乐观了!”
    “洪大人,不是本官太乐观,而是你太乐观,你低估了辽军的战力。在这开阔的平原地带,和辽军直接对战的代价几乎是不可估算的!”云季听洪大豫的话,淡淡地对他说道:
    “初生牛犊不怕虎,固然是一种勇气,但是汴梁城乃是我朝百年基业的根基,不是你洪大人一人的血气之勇可以巩固保卫的!”
    洪大豫并不理会云季的言语,而是接着自己刚才的话说道:“辽军攻打太原城,用了一百一十三天又四个时辰!想必他们必然清楚,太原纵然是我朝军事重镇,但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边城。一座边城尚且防守如此,那么京师重地,又是怎样的?他们不会不考虑!”
    云季问道:“照你这样说来,三个月五个月内,是不能指望辽军退兵了?”
    “陛下,大人,请恕下官直言,如果不是宣武皇帝御驾亲征,不要说是三五个月,就是三年五载辽军又未必会退!”
    “那现在宣武皇帝御驾亲征,辽军的攻势最多能持续多久?”隆德正明皇帝问道。他和云季自然清楚,洪大豫所说缘是实情。因为宣武皇帝南下中原之心,绝非一朝一夕,三年五年,而是蓄谋已久。
    “启禀陛下,这微臣,也未可知,想辽国宣武皇帝之所以敢长驱直入,用兵中原腹地,在出兵之前肯定是做了充足的准备,长久的计议,安排好了一切!”洪大豫道:“可是宣武皇帝身为一国之君久在千里之外的战场,于辽国而言,终究不是长策!”
    隆德正明皇帝道:“嗯,有理!”
    洪大豫闻言道:“即使是这样,但是想要在一年半载之内让宣皇帝退兵,除非江南五国与我军共同抗辽,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主动出击,趁辽军劳师远来,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予以其迎头痛击,挫伤他们的锐气!”
    隆德正明皇帝、云季二人一听都觉得有理,却隐隐担忧,如果首战不能给辽军以迎头痛击,反而被其所败,那么以后坚守城池,可就不堪设想了。
    云季问洪大豫道:“如果我军不能给予辽军迎头痛击,反而被其所败,那么我军士气一定会大泄,到时候即使退回城内,依仗这城池,恐怕也不能……”
    洪大豫道:“云大人,请恕我直言,作为京城防务的总督官,你如何能够这样轻看我军,难道我军就那么不堪一击么?”
    云季冷笑一声,道:“洪大人果然是少年英雄,不知洪大人自比太子少傅、晋南郡公齐平山将军如何?”齐平山殉国以后,朝廷追封他为二等郡公,赠太子少傅。
    洪大豫反问一句:“齐平山将军如何?”
    云季又笑道:“看来大人并没有将齐平山将军的遗言放在心上:如事不成,罪臣谨死叩告陛下:辽军来势汹汹,陛下不可等闲,不可小觑!不可!不可!不可!”隆德正明皇帝因为敢为齐平山之忠勇,所以他下旨齐平山这道奏折千总以上军官都要熟读成诵,默记在心。
    洪大豫道:“齐平山将军的本意是让我们不要轻敌,可没有让我们为敌如虎,龟缩不出!”
    云季再笑道:“好啊,洪大人英气如虎,尽可以一人之力,横扫千军,气吞万里!”
    洪大豫瞅着云季冷笑一声:“小子虽然不能以一人之力横扫千军,气吞万里。但必定会率领不怕死的弟兄们,为陛下前趋,报国杀敌!”
    “好啦!”隆德正明皇帝一句,问洪大豫道:“爱卿勇气可嘉,忠心可鼓,然……”
    “启禀陛下,微臣多蒙陛下赏识,将我从一个小小的千总将官越级拔升为京营兵马节度使,兵部左侍郎,上携天朝君主之威,怎么能不克敌制胜,以报皇恩呢?”
    “嗯……”听了洪大豫这一句话,隆德正明皇帝心中颇喜,看着自己面前这位虎气凛凛的年轻大汉,他十分佩服自己的眼力和魄力。
    “其次,微臣以为,我军自拱卫京城以来,早就磨刀霍霍,严阵以待,士气之高涨,真是前所未有啊!反观辽军,自大漠千里迢迢奔袭而来,而且长期受阻于太原城,士气必然低落!我军以逸击劳,何愁不给辽军以迎头痛击?
    “再者,辽军这次攻打汴梁,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微臣私自揣度耶律德康这十万先锋军应该是辽军精锐中的精锐,如果我们能一击将其击溃,那么宣武皇帝所众三十万众必然望风自危!”
    “以逸击劳,说得是很有道理!”云季道:“然而,如果一时的疲劳,就可以让辽军的战力大打折扣,那么这十万先锋军,又何以称为辽军精锐中的精锐?”云季正是知道耶律德康是辽军精锐,才不赞成正面出城迎敌。
    “他们战斗力如常又如何?”洪大豫信誓旦旦地说:“他十万先锋军是精锐不假,难道我十万京城宿卫军就不是精锐?”
    “你要以硬碰硬?”隆德正明皇帝惊讶地问道。
    “不可,以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云季一声否决道。
    “对于短兵相接的首战而言,两败俱伤也是大胜!”洪大豫高声道:“陛下,云大人,近百年来,在中原军民的心目中,辽军已是不可战胜的了!太原失陷,更是让为数不少的汴梁军民闻风丧胆,听之色变!我们需要一场仗,一场短兵相接的仗,来打破辽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神话!
    “好!”隆德正明皇帝突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我们需要一场仗,来打破辽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神话!说得好啊!”
    “陛下,若是我军的十万精锐不敌辽军……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啊!”
    “未战先言败,这是你的风格吗,云将军!”云季被隆德正明皇帝这样一说,顿时羞愧了起来,但是平静之后又说道:“虑败乃太祖用兵之法,这并不是怯战,而是做好最坏的打算,以谋将来!”
    “云大人言之有理,”洪大豫道:“如今最坏的打算是什么?陛下,请恕微臣斗胆,不过是汴梁城破!”
    “既然你知道,汴梁成破不得,那就应该以坚守为上,等到辽军,弹尽粮绝,疲惫不堪,他们自会退去!”
    “自古汴梁虽然处于四战之地,却从来都是可守之城,当年所向披蘼的秦军攻打大梁两年多,都毫无战果,最后不得已而决黄河,以水灌城!秦军可以,难道辽军就不能?李自成苦攻汴梁十九个月,最后还不是靠着黄河水一决而才拿下城,史之战例,历历可鉴。
    “如果我们一味的死守,即使守住了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可终了,辽军放水一淹,这大梁又要生灵涂炭,平添多少冤魂?”
    “陛下,辽军势大,不可与之硬碰!”云季仍然坚执己见。
    “陛下,正因辽军势大,更应该出门迎战,力挫其兵锋!”洪大豫于先前毫无改变。
    “你们,先下去吧!”隆德正明皇帝看着争执的二人沉声一句,下阶而去。“大敌当前,无论是攻是守,你们都要好生备战,千万不可疏忽!”
    “是!微臣告退。”云季、洪大豫微微的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同声一句。正要走时,洪大豫却又道:“陛下,耶律德康十万先锋军势如破竹,如果不先求一胜,鼓舞士气,即使金城千里,也难以持久啊!何况在他南来途中,沿途守军顽强阻击,其锋已挫啊,陛下!”
    隆德正明皇帝看了洪大豫一眼淡淡说道:“朕知道了,去吧!”
    洪大豫见皇帝无动于衷,胸中浅浅的憋了一口气,再拜而去。隆德正明皇帝望着离去的云季和洪大豫,叫王玄道:“玄子,给朕一张京城的守防图!”
    王玄应声而来,将一张图卷缓缓展开,隆德正明皇帝看着惊讶地问道:“这张图怎么跟前日的不一样?”
    “这是云大人,在面见陛下之前,交给奴才的!”
    看着这张图,隆德正明皇帝,清晰地记起了当年在云季书房里看到的那张标注十分详细的“天下形势图”,并想起了那首诗:
    “乍著微绵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
    “南回寒雁掩孤月,西去骄风黯九城。
    “驹隙留身争一瞬,蛮声吹梦欲三更,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对于自己所改的那首诗,他记得更为清晰:
    “天到无边云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莫怜高处多风雨,
    “绝上琼楼最高层。”
    隆德正明皇帝想着想着,京城各处守防的详细情况,已经是了如指掌。因为这张图已经标注的再清楚不过。“汴梁城坚,若无天兵天将,以此法守城,只要水源不绝,粮草不断,三五年,亦可守矣!”
    “辽军远道而来,只怕攻不上个三五年,也就返回大漠了!”王玄轻声说道。
    隆德正明皇帝移目一笑,问王玄道:“玄子,如果你是皇帝,他们两个人的话,你听谁的?”
    “万岁爷,折煞奴才了!”王玄道:“这事儿绝对不是奴才可以换位思虑的!”
    “朕现在就让你说!反正刚才他们俩说的话你都听着呢!说——”
    “这,这……”隆德正明皇帝怒道:“你要是不说,我就把你当做麻袋去堵城墙,你这一身肥肉,可比那些沙子结实多了!”
    “陛下恕罪,奴才这就说!”王玄吓了一跳,毕恭毕敬地说道:“奴才以为两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而且也不能仔细想,更不能琢磨!越是想,越是琢磨,就越难抉择!”
    “不错,不错!”隆德正明皇帝笑道。“越难抉择,就越需要抉择!接着说!”
    “唉哟,我的万岁爷爷!您可就别为难奴才了!奴才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呀!就说这云大人提出的坚守城池,那本来是不二的选择啊,可是偏偏那洪大人又把开门迎战说得是头头是道!”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隆德正明皇帝长长一叹道:“可是这又没办法称一称?”
    “这就全凭万岁爷您心里那杆秤了!”
    “权衡来去,若要不偏不倚尽得其利,谈何容易?”
    “可惜元大人,穆大人,张大人,程大人不在这里,如果他们在的话,也许会帮陛下参酌参酌!”
    “算了,我还是自己想想吧!就他们两个人说来说去,都已经是那样了难以抉择,再加上元善清,穆良等恐怕就更难了!”
    “万岁爷,说句奴才不该说的话,”王玄小心翼翼地说:“奴才总觉得洪大人有些少年得志的年轻气盛!”
    “不是他年轻气盛,是你们都老了,尤其是云季,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状元郎了,人家现在是一品大员,朝廷重臣!你信不信,若是十年前,朕断定洪大豫这番话,云季那是举双手赞成!”
    “奴才相信!”
    “你也下去吧,朕一个人好好想想!”
    “是!”
    “等等,玄子,明日朕要祭祀,你去安排一下。”
    “奴才愚钝,不知明日是什么典日……”
    “明日,朕要在伏龙阁,祭祀太祖、太宗、世宗皇帝!”
    “是否要召集大臣们商议……”
    “你看着办吧……”隆德正明皇帝随口一句,长叹一气。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云季、洪大豫言语——坚壁清野,持之以恒地守下去,或者开门迎战,一战挫其锋芒之后再守下去,他实在是难以权衡利弊啊!所以他要在伏龙阁祭祀祖先,叩请列祖列宗开示,他应当何去何从?并在阁中写下自己垂示后世的训语:
    “天到无边云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莫怜高处多风雨,
    “绝上琼楼最高层。”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天元灭魔传 武道天通 盗墓九门祖传白月光 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后,全球震荡! 每天开三万把模拟,你养生呢? 重生后不当舔狗,前妻一家不干了 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 仙人消失之后 全球极寒天灾,我带崽躺赢 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推窗见山河 风起宁古塔 极光陷落 天人图谱 万国之国 一天突破十二境,你跟我退婚? 东京泡沫人生 旧神之巅 重生后全家求我当团宠,我选继兄当靠山